巨大的野猪尸体横陈在林间空地上,散发着浓重的血腥气。刘远洋不敢怠慢,深知这气味很快就会引来其他掠食者。他必须尽快处理这头猎物。
“洛依,你警戒四周,我来处理它。”刘远洋松开怀抱,神色凝重地说道。
刘洛依点了点头,握紧银针筒,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幽暗的丛林。刚才的搏杀动静太大,难保不会惊动其他危险的存在。
刘远洋抽出随身的小刀——这是他从孟琏寨带出的少数几件铁器之一,开始艰难地分割这头庞然大物。野猪的皮毛厚实坚韧,脂肪层极厚,处理起来异常费力。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取下那对极具威慑力的弯曲獠牙,这既是战利品,未来或许也能制成武器或工具。然后,他尽可能地将四条肥厚的猪腿和背脊上最好的肉块切割下来,用坚韧的藤蔓捆扎好。猪皮虽然处理起来麻烦,但硝制后是极好的保暖和防护材料,他也尽力剥下最大、最完整的一块。
内脏和剩余的部分,他只能选择放弃。浓重的血腥味已经弥漫开来,远处隐约传来了几声不知名野兽的嚎叫,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刘远洋将分割好的肉块和猪皮背在身上,重量相当可观。他拉起刘洛依,毫不犹豫地沿着来路快速返回。
果然,他们离开后不久,空地方向就传来了激烈的厮打和咆哮声,显然是为了争夺剩余的猎物而发生了争斗。
两人不敢停留,一路疾行,直到回到熟悉的溪边营地附近,才稍稍松了口气。将沉重的收获放下,刘远洋几乎虚脱,汗水浸透了衣衫。刘洛依立刻取来清水和干净的布,为他擦拭脸上和手上的血污。
看着堆放在地上的大量猪肉和那张巨大的野猪皮,两人在疲惫之余,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这些肉,如果熏制保存得当,足够他们吃上很长一段时间,大大缓解了食物压力。
接下来的几天,营地变得异常忙碌。刘远洋在溪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熏肉架,将大部分猪肉切成条状,用盐(来自溪边某种富含盐分的植物根系提炼)和找到的具有防腐效果的香料植物揉搓后,挂在架上用慢火和烟雾熏制。剩下的鲜肉则尽快食用。
那张野猪皮的处理更是费时费力。刘远洋按照记忆中有限的知识,用木铲刮去皮上的脂肪和残肉,然后用草木灰和某种树皮汁液进行初步的鞣制,再反复拉伸晾晒,防止其变硬发脆。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体力。
刘洛依则忙着将采集来的草药分类、晾晒、研磨成粉。那对野猪獠牙被她小心地清洗干净,阳光下闪烁着象牙般的光泽。她看着这对獠牙,若有所思。
“远洋,”她轻声道,“这次遇险,虽然侥幸成功,却也提醒了我们,这里的危险远超想象。我们现有的武器,对付小型猎物尚可,面对这等巨兽,实在力有未逮。”
刘远洋停下手中鞣制皮革的活计,点了点头,神色严肃:“你说得对。我的弓太粗糙,力量和准头都不够。长矛也只能近身搏杀,太过凶险。我们需要更强、更有效的武器。”
他目光落在那些熏制中的肉条和正在处理的野猪皮上,一个想法逐渐成形:“这些资源,或许就是我们制造更强武器的资本。”
他拿起那对沉重的野猪獠牙,比划着:“这对獠牙,质地坚硬,形状天然带有弧度,若是能将其固定在更强劲的弓臂两端作为弓弰,必能极大提升弓的威力和稳定性!”
他又指了指那张厚实的野猪皮:“还有这皮子,硝制好后,可以尝试制作皮甲,或者……用来制作更坚韧的弓弦和箭囊。”
刘洛依眼中一亮,补充道:“我观察过那种黑木,纹理细密,木质极硬,或许可以作为新弓臂的主材。还有,我发现一种藤蔓的汁液,粘性极强,或可用来粘合弓弰与弓臂。”
两人越说思路越清晰,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刘远洋寻找合适的黑木,刘洛依则尝试提取那种藤蔓的汁液,并继续完善皮革的鞣制工艺。
这一次的生死危机,如同一记警钟,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力量的不足。但也正因如此,激发了他们更大的潜力和创造力。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开始向着在这片土地上更好地、更安全地生活而努力。
危机化为了动力,收获变成了进步的阶梯。在这片充满挑战的雨林中,他们正以惊人的速度学习和成长。
夕阳下,熏肉的烟火袅袅升起,与溪边的水汽交融。刘远洋打磨着黑木弓臂,刘洛依在一旁小心地处理着野猪皮和獠牙。忙碌的身影,专注的神情,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充满希望的画卷。
他们知道,前路依然漫长,但每克服一个困难,每完成一次创造,他们离那个理想的“桃源”,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