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盛世华章,万国来朝启新元
乾朝启明三年,春。
汴梁城护城河边的新柳,嫩得能掐出水来。暖风裹着麦田的清香扑在脸上 —— 那是鸟粪石矿粉喂出来的中原麦田,麦穗沉得压弯了麦秆,一看就是个好收成。
城郊铁路线上,“启明号” 蒸汽机车喷着白汽,拉着满车厢新薯种,朝着岭南方向狂奔,铁轨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矿区深处,内燃机 “突突突” 的声响盖过了人力号子,锰钢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堆得像小山似的;
电报局的信号塔上,瓷瓶在太阳下闪着光,汴梁到星火港、黑山坳的消息,半刻钟就能传到。
这一日,汴梁城南新修的 “万国驿”,热闹得快赶上庙会了。
驿馆外的广场上,各国马车挤得满满当当:
高昌的驼车裹着彩色织毯,风一吹就晃得人眼晕;
波斯商队的马车里飘出香料味,隔着老远都能闻见;
天竺人牵着大象,象背上驮着精致的佛龛,引得百姓围着看;
最扎眼的是辆四轮车 —— 竟是用乾朝蒸汽机改的,拂林(拜占庭)使团从海路绕了大半个世界,特意带来当 “礼物”。
西域高昌的使者、波斯萨珊的商人、天竺戒日的僧侣、还有拂林来的老外,穿得花红柳绿,拎着满箱珍宝,眼睛里全是好奇,踩着驿馆的青石板就往里走。
跟旧朝那种 “跪下朝贡” 不一样,这群人来,是想跟乾朝平等做生意,学真东西。
高昌使者走在最前面,双手捧着卷金箔装饰的国书,身后武士牵着十匹汗血宝马 —— 马鬃亮得像涂了油,一看就不是凡品。
他操着流利的汉话,对着林烨躬身:“伟大的乾主!高昌愿用千匹良马,换乾朝最新的‘乾武二式’步枪和电报机!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守好跟乾朝的商路,一起打草原上的强盗!”
林烨笑着点头,叫人引他去军务司:“那边备好‘乾武二式’的样品了,还有电报机的操作手册。”
“乾朝跟高昌是盟友,该一起守家。” 他补充道,“我们会派工匠去高昌,教你们怎么用这些家伙,保证练熟了能用。”
高昌使者眼睛一亮,连声道谢,跟着军务司的人就走,生怕晚了一步。
波斯商人带着一队侍从,“哗啦” 一声打开随身的木箱 —— 里面全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
酒杯薄得像纸,花瓶上刻着花纹,还有一面镜子,照得人连眉毛都清清楚楚。
他躬身行礼,语气带着期待:“乾主!这是波斯最好的玻璃手艺,愿用这些换乾朝的丝绸和瓷器!我们还听说,乾朝能造‘自己动的铁车’(蒸汽机),要是能卖给我们,我们愿意付三倍的钱!”
林烨叫人把玻璃器皿送到格物院 —— 工匠们正想研究波斯的玻璃技术,说不定能改进自家的玻璃。
“丝绸和瓷器,乾朝有的是,随便换。” 他话锋一转,“但有个条件 —— 波斯得开放西部商路,让乾朝的商队能直抵欧洲,大家互通有无。”
波斯商人一听,当场笑出了褶子:“我马上禀报国王!所有商路都开放,欢迎乾朝的商队来!”
天竺僧侣的注意力,全在格物院的 “新鲜玩意儿” 上。
当他们看到格物院造的机械钟 —— 齿轮一转,指针能准准指时辰,到点还会 “铛铛” 响时,全围了上去,嘴里不停念叨 “不可思议”。
为首的僧侣双手合十,对着林烨行礼:“乾主!这‘计时之器’太神奇了!天竺的寺庙愿用黄金和佛经,换十座这样的钟,还想派僧侣来格物院,学怎么造这东西!”
林烨叫人取来两座小型机械钟,递给他:“钟可以送你们,想学也没问题。”
“乾朝的格物院,欢迎各国学子来学 —— 不管是机械、算术,还是种地、打铁,只要你们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
天竺僧侣接过钟,宝贝似的抱在怀里,连连道谢。
最引人注目的,是拂林使臣利奥。
他穿一身绣着鹰纹的长袍,头发卷卷的,眼睛深凹,操着生硬却认真的官话,对着林烨深深一躬:“伟大的乾主!我从拂林出发,走了两年,跨了三大洲,终于见到传说中的乾朝!”
“你们的铁路能让铁车飞跑,你们的电报能让消息传千里,你们的作物能让百姓不挨饿 —— 乾朝像神话一样崛起,却比神话还真!”
利奥顿了顿,语气更恳切了:“拂林正被北方蛮族欺负,国内技术也停了步。我们想学习乾朝的制度和科技,愿跟乾朝永远结盟,一起探索星辰大海!”
“拂林愿意开放所有港口,让乾朝的舰队停靠;也愿派最优秀的学者来乾朝学习,同时把拂林的天文、数学知识带来,跟乾朝分享。”
林烨上前扶起他:“利奥使臣,乾朝从不把自己当‘天朝上国’。拂林的天文和数学,也是好知识,乾朝也想学习。”
“我们可以互派使节,互设学堂,让两国学者一起研究进步。至于结盟 —— 乾朝跟拂林约定,要是一方被外敌欺负,另一方要尽力帮忙,一起维护东西方的和平。”
承天殿的晚宴,把气氛推到了顶点。
殿里没有旧朝的龙椅和台阶,只有一张张圆桌,林烨跟各国使节坐在一起,没有高低之分。
宴席用的餐具,是格物院新造的薄胎瓷器 —— 白得像凝脂,上面还画着乾朝的铁路和舰船;
酒杯是乾朝自产的玻璃器,透光性一点不比波斯的差。
食物也全是 “乾朝特色”:
主食是新越港引进的薯类做的糕点,甜糯可口;
配菜有中原麦田产的小麦磨的馒头,暄软香甜;
还有西域商路运来的羊肉做的菜,香得人直流口水。
连饮品都是格物院用甘蔗榨的蔗糖水,甜而不腻,使节们一口接一口地喝。
林烨举起酒杯,声音清亮,传遍整个大殿:“诸位!乾朝愿跟天下各国,平等贸易,互通有无!我们不图‘万国朝贡’的虚名,只想要‘互利共赢’的实利!”
“知识没有国界,技术该一起分享 —— 只要愿意跟乾朝友好,都能派学子来格物院学习,也能买我们非核心的器械;乾朝也会派学者和工匠去各国,教大家种地、打铁、织布,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过好日子!”
满座使节纷纷举杯回应:
高昌使者激动地说:“乾朝的开放和自信,我们从没见过!愿高昌跟乾朝,友谊长存!”
波斯商人笑着说:“有乾朝这样的贸易伙伴,波斯的商路肯定越来越旺!”
利奥用不太流利的汉话大喊:“乾朝跟拂林,一起探星辰大海!”
晚宴过后,林烨带着使节们去了汴梁的格物院分院。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正在转的内燃机,听到了 “突突” 的声响;
看到了新研制的 “乾武二式” 步枪,摸着枪身感叹 “太精良了”;
还看到了农学家培育的高产薯种,捏着薯块问 “真能亩产三十石?”
天竺僧侣忍不住伸手摸内燃机的气缸,感受着机器的震动,眼里全是惊叹;
利奥拿着 “乾武二式” 的图纸,仔细研究零件结构,嘴里不停赞叹:“太精妙了!这是超越时代的设计!”
夜色渐深,万国驿的灯火依旧亮着。
使节们回到驿馆,纷纷拿出纸笔,把在乾朝的所见所闻详细记下来 —— 他们要把这个 “有活力、够开放、很自信” 的国度,介绍给各自的国王和人民。
林烨站在承天殿的望海台上,看着远处的灯火,心里满是感慨。
萧月瑶走过来,递给他一件披风:“今天,乾朝真正让世界看到了自己的实力和胸怀。”
“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林烨说,“万国来朝,朝的不是我这个‘乾主’,是乾朝代表的先进文明和开放姿态。”
“从今往后,乾朝不再是孤立东方的国度,而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 —— 靠贸易让物资流动,靠交流让知识共享,靠结盟让和平延续。”
他望向东方的天空,那里有颗明亮的星辰 —— 那是 “启明号” 蒸汽机车的名字来源,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未来,乾朝的铁路会修到西域,跟波斯的商路连起来;乾朝的舰队会驶向大西洋,跟拂林的港口互通;乾朝的学者会跟各国智者一起,研究天文、数学、科技,一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萧月瑶点头,眼里满是憧憬:“一个以乾朝为核心,辐射东西方的全新世界格局,正在形成。这是乾朝的幸运,也是天下百姓的幸运。”
次日清晨,汴梁城的街道上热闹起来。
各国使节跟乾朝官员忙得脚不沾地:
有的在签贸易协议,有的在定交流项目,有的在安排学子入学……
阳光洒在街道上,照在人们的笑脸上,也照在乾朝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乾朝启明三年的春天,注定要被写进史册。
它不只是乾朝盛世的开端,更是全新世界格局的起点 —— 平等、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会跟着乾朝的舰船和商队,传遍世界每个角落,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