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仁光的讲述,林天忽然心中一动。
她想起父亲遗留的诸多丹药。这些究竟是他自己炼制的,还是祖父亦或外人遗留的?而名讳不明的祖父又是何许人也?
想到这些,林天更加坚定了辞职修行的决心。她打算一边修炼,一边寻根求源。
说到灵物...仁光法师忽然话锋一转,你可知道终南山大墓中的毒煞之气从何而来?
林天精神一振,这正是困扰她多日的疑问。即便她已推测墓主人可能是位修真者,但仍有诸多谜团难以解释。
她将研究所的发现详细告知仁光法师,希望能从这位见多识广的修真界前辈这里得到启发。
果然,仁光法师听完后,结合修真界的秘闻,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推测——这座陵墓极可能正是徐偃王真墓!
据他所闻,这位史书记载的徐国国君,实际上还是一位毒道修士。当年,徐偃王通过炼化各种妖兽来修炼毒煞玄功,后被周穆王察觉,以谋反罪名将其与护道灵兽九尾金犬斩杀于龙游县。
然而,二者的元神却侥幸逃脱,藏身于后来被称为龙游石窟的地方。在养伤期间,自感寿元将尽的九尾金犬不仅传授御兽之法,更是主动化为精魂,被徐偃王残缺元神吞噬炼化,助其渡过劫难。
三十年后,恢复修为的徐偃王再次挑战周穆王,在终南山上激战一夜,最终彻底陨落,此战他元神寂灭,无法再夺舍重生。
但他的尸身却蕴含剧毒,始终不腐不坏。周穆王见状只得将其封印在终南山上,准备借助天地之势,彻底磨灭其尸身和其中的毒煞精血。
不幸的是,前段时间终南山上一位修士不慎触动了封印,导致部分毒物外泄,这正是考古队员突发怪病的根源。所幸历经千年消磨,徐偃王的尸身早已灰飞烟灭,残留的精血毒性也大不如前。
难怪那些接触古墓的学者会突发怪病,林天恍然大悟道,就连我体内也蕴含一些毒气,原来都是残留的毒煞之气外泄所致。
正是如此。仁光法师叹息道,所幸经过千年消磨,尸身早已化为尘土,毒煞也不及千分之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临别前,仁光法师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林父当年正是从那位终南山修士所在的宗门里获得了《长生仙经》的《衍神》一卷,方才在结丹境界修炼出了元神。
日后林天若想探究父亲元神存灭,或许可以前去寻找那人。即便寻不到那人,也可前往青城山问道。因为那位修士曾是青城山之主,不知何故离开,长居终南山修炼。
林天郑重记下这条线索,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中已有了决断。
“下周完成报告后,就辞职潜心修炼吧。”辞职信已经写好,待到这处大墓的研究工作完成,林天就会递交给研究所。一场追寻修行之路的旅程,便会真正开始。
回到了长安市的家中,夜色已深,林天简单洗漱后便躺下休息,脑海中却仍回荡着法师的话语。
终南山大墓的谜团虽已解开,但那些超乎常理的真相却注定无法公之于世。
新的一周,终南山大墓的发掘工作进入了尾声。
随着最后一块石碑的破译,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结论——这座大墓正是周穆王时期的徐偃王之墓,而史料记载的龙游县大墓,不过是一座衣冠冢。
仁光法师的推测几乎全部应验,徐偃王借助某种秘法延续生命。
然而,作为发掘报告的主撰写人,林天深知这些真相绝不能如实上报。她提笔沉思,最终在报告中写道:
徐偃王逃亡至龙游后,以假死瞒过周穆王,随后暗中集结军队,于终南山一带秘密修建陵墓,意图再度起兵。数万军民分散于秦岭村落,利用农闲修筑此墓。然而,二次叛乱仍以失败告终。周穆王念其仁义爱民,最终仍以王室之礼将其安葬,终结了这场纷争。
写完这份报告,林天长舒一口气。她知道,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记载更加离奇。
这份报告既符合考古发现,又避免了引发不必要的震动。毕竟,若凡尘之人知晓世间真有修炼之法,恐怕会掀起一场难以想象的狂潮。
工作结束后,林天带着一篮混有沉香气息的水果,前往医院探望那位昏迷的同事。
几天后,同事奇迹般的苏醒,并逐渐恢复健康,最终重返研究所。
此事过后,林天正式提交了辞职申请,她在申请中写道:“家父离世,欲赴国外调整心境,暂别工作。”
领导再三挽留,甚至提出升职,但林天去意已决。三次申请后,上级终于签字批准。
离职后的林天开始了潜心修炼的生活。为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她变卖了部分父亲收藏的宋元明时期的文玩字画。
当银行卡余额突破千万时,林天的内心却异常平静:“钱财终究是外物。”
若在接触修炼之前,尤其在大学读书之时,这笔巨款定会让她开心数日。但现在的她更看重自身修为境界,这也是她毅然辞职的根本原因。
在整理父亲的书稿时,林天还偶然翻到一本手写的诗词集,其中有两首《定风波》是写给苏轼的。
反复品读着这两首初中时她便曾见过的宋词,当时只当是父亲仰慕古人,如今细读起来,却察觉字里行间藏着更深的意味。
或许,父亲与苏轼并非仅仅是“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而是真正相识,甚至有过一段淡泊宁静的交情。
临江仙 怀东坡居士 其一
破卷行路五十载,奋励直报君民。可叹弱世难为臣。持心守一处,化气入空魂。
风雨不改自安乐,贬逐放歌山林。苦炼人间第一文。才情横百代,陆海作浮沉。
临江仙 怀东坡居士 其二
冷月寒光照浊酒,清风不消痴嗔。几行经文舒情深。不是真修禅,欲解心愁闷。
红颜渐离亲渐散,青衫独围千坟。回望东坡无一人。平潭秋水逝,南轩遗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