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基地的生活,对于林澈和林莫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开始。
这里没有无处不在的监视猜忌,没有权力倾轧的窒息感,取而代之的是尊重、支持,以及一种为共同未来而奋斗的蓬勃朝气。
林澈全身心投入了他的新实验室——“深蓝”。
他首先改进了“抗逆高产水稻1号”和“强韧小麦γ型”,使其更适应岛屿的盐碱土壤和独特气候,产量进一步提升。
金色的稻浪和饱满的麦穗在岛屿的试验田里迎风摇曳,成为了所有居民信心的源泉。
紧接着,他启动了更具前瞻性的项目。利用岛屿基地丰富的海洋资源,他带领团队开始研究一种富含蛋白质和特殊脂肪酸的 速生藻类”
旨在弥补陆地作物的营养短板。
同时,基于对丧尸病毒机制的深入理解,他开始尝试设计一种广谱的环境病毒消杀剂
目标是能够大规模喷洒,净化被病毒污染的土地和水源,为人类重返故土奠定基础。
每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汇报,都引来岛屿基地高层和民众的阵阵欢呼。
林莫也没有闲着。
他被高震正式任命为岛屿基地防御体系总顾问。
他摒弃了南方军政府那种臃肿、依赖固定工事的防御思想,结合岛屿地形,打造了一套
动态、立体、信息驱动的新防御理念。
他部署了大量低成本的水下声呐和浮标传感器,构建了覆盖岛屿周边数百海里的早期预警体系。
改进了大量的无人快艇和无人机,装备非致命性声波武器(用于驱散可能被病毒污染的海生生物)和精确制导武器,形成灵活的快速反应力量。
优化了岸防炮位和导弹阵地,增加了伪装和机动能力,并设置了多层、可遥控激活的障碍带。
他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成的指挥中心,将所有传感器、武器平台和作战单位的数据流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和高效决策。
这套系统不仅是为了防御可能来自海上的丧尸变异体,更是为了防范南方军政府可能狗急跳墙发动的袭击。
林莫就像一位精心打磨盾牌与利剑的工匠,为这座希望之岛披上了坚实的铠甲。
与此同时,南方军政府的情况每况愈下。
林澈的离开,使得超级作物的推广和优化陷入停滞。
孙皓等人掌控的“曙光粮业”管理混乱,贪腐横行,种子退化问题初现端倪,粮食产量开始下滑,配给制再次收紧,底层怨声载道。
巨大的防线工程消耗了海量资源,而北方丧尸的骚扰日益频繁,施工进度缓慢,伤亡数字不断上升。
士兵们士气低落,逃兵事件开始增多,其中不少人是试图寻找途径投奔岛屿基地。
雷将军一派与孙署长一派的斗争日趋公开化和激烈化。
孙皓在失败后变得更加偏执和疯狂,他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在其祖父的庇护下,掌握了部分情报和内部安全力量,开始用更黑暗的手段清除异己,南方军政府内部人人自危。
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医生和普通民众,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乘坐自制的简陋船只,穿越危险的海域,试图前往传说中的“希望之岛”。
岛屿基地出于人道主义和吸纳人才的需要,在严格审查后,有限度地接收了这些逃亡者,这进一步加剧了南方的人口和人才流失。
就在林澈在“深蓝”实验室取得一项关于利用特定真菌分解丧尸病毒废物的突破时,岛屿基地的远程监测站,捕捉到了一段来自北方大陆深处、强度远超以往的复杂信号。
经过初步分析,这不再是混乱的嘶吼或简单的信息素模拟,而更像是一种……有规律的编码信息?
几乎在同一时间,岛屿基地和残存的南方军政府监测站,都收到了一个来自大洋彼岸、微弱但持续不断的无线电信号。
经过破译,内容让所有知情者心跳加速:
“这里是……北美‘新希望’联盟……我们仍存在……病毒出现……可控进化体……寻求……联系……合作……”
全球的幸存者版图上,似乎出现了新的亮点,也带来了更巨大的未知。
北方的“智慧丧尸”是否已经发展出了真正的文明?大洋彼岸的“可控进化”又意味着什么?是新的希望,还是更深邃的陷阱?
面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高震再次找到了林澈和林莫。
“林博士,林先生,”高震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我们可能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北方的谜团,西方的信号,都意味着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区域性的灾难。
岛屿基地不能偏安一隅,我们需要更广阔的眼界和更强大的盟友,或者至少,要弄清楚潜在的威胁。”
他看向林澈:“我们需要对北方信号进行更深入的破译和分析,这需要你最顶尖的生物学和信息学知识。”
他又看向林莫:“我们也需要一支最精锐、最可靠的侦察队伍,前往接触那个西方信号。这支队伍的指挥官,非你莫属。”
海风透过窗户,吹动了桌上的资料。林澈和林莫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决然。
短暂的宁静即将结束,新的、更广阔的征程,已经在召唤。
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将再次被推向决定人类命运的风口浪尖。这一次,他们的舞台,将是整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