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夏·林家村·农历六月廿七晌午)
依公!依姐!村口三岔路口又来大卡车咧!林漺骑在阿白背上,扯着嗓子从村口方向奔回来。
林凛正蹲在祖祠后院给药泉边的草药浇水,手一抖,葫芦瓢里的水浇到了自家布鞋上——这双回力鞋可是上周爸爸特意带我去镇里供销社买的,鞋帮子上还印着俩小白兔!
莫不是伐木队又要来砍树了?奶奶郑美娇慌慌张张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拽着半把葱,不是说伐木队不会来砍后头那片松林了吗?怎么又来了?
爷爷林敬波地合上手中那本泛黄的《闽都草药志》,玉佩在胸前晃得叮当响。他大步流星往院门口走,林凛和林漺赶紧追在后头——远远就瞧见村口停着三辆大卡车,车厢上坐着十几个戴安全帽的汉子,正抽着烟唠嗑。
义公!依凛表姐!潘煋紧张的迎向林敬波和林凛两姐妹,那些人是不是又要来砍松树的了?
爷爷林敬波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些龟孙子!上次刚说过松林连着药泉,不能砍!他突然摸了摸口袋,掏出个皱巴巴的信封,昨儿村长送来的通知,说要开发山地资源......
林家村一群人看到大卡车,手里没活的众人呼啦啦涌到村口,隔壁堂叔公林敬魁正跟伐木队领头的扯皮!那领头的汉子叼着烟,满脸横肉:老林啊,这松林又不是你家的!县里批了文件,要砍了种经济林!
放你娘的屁!文化人的堂叔公气得胡子直翘着骂出声,这松林是咱林家祖宗留下来的!底下还连着药泉哩!
药泉?伐木队的人哄笑起来,就那汪黑黢黢的泉水?能当饭吃?
林漺爬上阿白的背,气鼓鼓地喊:这泉水能治我姐姐的脸盲症!还能给我弟弟煮凉茶!
小娃娃懂啥!伐木队的人撇撇嘴。
爷爷林敬波突然举起那枚龙纹玉佩,玉佩在阳光下闪着红光:各位兄弟!这松林的根脉连着药泉,药泉的灵气养着咱全村人!当年我爸在南洋火山口找到月华草,就是为了守护这药泉!
伐木队的人面面相觑:啥月华草?啥南洋火山口?
依公!林凛突然想起祖祠里的壁画,咱们有证据!祖祠主墙上有壁画,画着松林和药泉的关系!
对对对!潘煋赶紧掏出小本本,我还记着外太爷爷的日记!上面写着松林根脉连南洋,药泉灵气护林家!
伐木队的人将信将疑,堂叔公林敬魁趁机喊:大伙儿都来我林氏祖祠瞧瞧!看看这松林是不是真不能砍!
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祖祠。爷爷林敬波小心翼翼地揭开壁画前的红布——那幅炫彩的壁画在阳光下愈发清晰,火山口冒着热气,松林郁郁葱葱,药泉汩汩流淌。壁画下方若隐若现的还有一行闽都方言小字:松林倒,药泉枯;药泉枯,林家苦。
作孽哦!奶奶郑美娇抹了抹眼泪,这松林真是咱家的命根子!
伐木队领头的汉子挠了挠头:这......这画上画的当真靠谱?
二叔林丕伟突然从人群里钻出来,他媳妇郑珍珠在后面拽都拽不住,我昨儿还听人说,这松林能防台风!砍了台风来了咱村就得遭殃!
对对对!邻居王婶也跟着嚷嚷,去年台风玛莉亚,要不是这松林挡着,咱村屋顶都得被掀喽!
伐木队的人开始嘀咕:要不......咱再问问县里?
问啥问!堂叔公林敬魁一拍大腿,这松林是咱林家祖宗留下来的!县里批文件也得讲理不是?
爷爷林敬波从怀里掏出太爷爷的日记,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用毛笔写着:吾林氏子孙,当世代守护松林与药泉,若有违者,天打雷劈!
各位叔伯!林凛举着小手喊,我、我妹妹还有弟弟都喝药泉的水长大!这水可甜啦!
林漺赶紧补充:对对对!我姐姐的脸盲症喝了药泉的水都好多了!
伐木队领头的汉子终于扛不住了:得嘞!得嘞!咱这就回去跟领导说!这松林不能砍!
伐木队的大卡车轰隆隆开走后,村口响起一片欢呼声。奶奶郑美娇从围裙兜里掏出一把晒干的桂圆干,挨个塞给帮忙的邻居:吃点桂圆,补补力气!
依公!林凛蹦蹦跳跳地拉着爷爷的袖子,那松林真的不会被砍啦?
爷爷林敬波笑着摸了摸我的脑袋:不会咯!咱林家子孙世世代代都得守着这松林和药泉!
林漺神气的骑在阿白背上,鹅脖子上的红布条迎风飘扬:姐姐!我以后要给松林浇水!
我也帮忙!潘煋推了推眼镜,我要把外太爷爷的日记整理成书!
爸爸林丕和站在一旁,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咱们的药泉和松林,可是咱林家的宝贝哩!林家人人都有责任看护着。
南洋的季风轻轻吹过林家村的松林,松针沙沙作响。药泉的水面上泛起微微涟漪,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祖祠的飞檐。爷爷林敬波站在松林边,望着远处的大海,喃喃自语:依爸啊~您放心......这松林和药泉,我会带着林家人守定了!
而此刻的林凛,望着家族里一张张熟悉的脸——有唠叨却温暖的奶奶,有睿智的爷爷,有调皮可爱的妹妹,还有那些为了守护家园挺身而出的邻里乡亲——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比如传承,比如守护,比如一家人齐心协力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