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春,惊蛰刚过。林家村头那棵老榕树,新抽的嫩芽在晨光下绿得透亮。几声清脆的鹅叫,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嘎——嘎嘎——!”
只见一只通体雪白、体型健壮、脖颈高昂的大白鹅,正雄赳赳气昂昂地踱步在林家老宅的院子里,活像个巡视自己领地的将军。
如今的林凛,已是溪山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继承了爷爷的沉静性子,学习认真,话不多,但心里透亮。也许是重生带来的天赋,也许是耳濡目染,她对草药和医理表现出超乎年龄的兴趣和领悟力。放学后,她常跟着依公在院子里辨认药材,帮依嫲晒草药,小本子上画的都是各种植物的简图。
这天放学,林凛背着书包往家走,阿白一如既往地跟在她脚边。路过村口时,看见邻居家五岁的小石头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原来爬树掏鸟窝把手掌划了道大口子,鲜血直流。他奶奶急得直跺脚。
林凛走过去,看了看伤口,小眉头都没皱一下。她放下书包,从里面掏出个小布包——那是依公给她备的简易“急救包”,里面有干净的纱布和一点依公特制的止血消炎药粉。
“石头奶奶,莫急。”林凛用稚嫩但沉稳的声音说着,熟练地用药粉洒在伤口上,再用纱布包扎好,动作有条不紊。阿白则在一旁,伸着脖子,“嘎”地叫了一声,像是在给小主人助威。
“哎哟!谢谢依凛央!你真是个小神医!”石头奶奶感激不尽,“比你依公小时候还厉害哩!”
林凛腼腆地笑了笑,拍拍手上的药灰:“石头,下次莫爬那么高了。” 说完,领着阿白,继续往家走。夕阳把这一人一鹅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村里人现在见了林凛,都亲切地叫她“小神医”,连带着对总是跟在她身后的阿白,也多了几分喜爱和敬畏——毕竟,谁敢惹护主的鹅“将军”呢?
比林凛小两岁的妹妹林漺,今年虚岁六岁(实四岁),更是了不得。她从小展现出的身体协调性和韵律感,在辰力操的熏陶下,愈发突出。她不再满足于自己比划,而是在林家院子里开起了“露天舞蹈课堂”!
学生是谁呢?主要是村里一群三四岁到七八岁不等的娃娃们,还有……一只特别的学生——阿白!
每天下午,院子里的辰力理疗仪(现在已是更成熟的第三代产品)会定时启动,散发出温和的能量场。林漺就把这里当成了天然舞台。她把自己从哥哥姐姐那儿学来的辰力操,加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编成一套套充满童趣的“星辰快乐操”。
“小手拍拍,像星星眨眼!小脚跳跳,像火箭上天!”林漺一边喊着自编的口令,一边做着优美的示范。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跟着学,虽然动作歪歪扭扭,但个个兴致勃勃。
最搞笑的是阿白。它似乎对辰力场特别敏感,每次林漺开始跳操,它就会摇摇摆摆地走到孩子们外围,伸长脖子,扑扇着翅膀,笨拙地模仿着转圈或者抬头的动作,嘴里还发出“嘎嘎”的伴奏声,活像一个努力跟上节奏却总是慢半拍的滑稽演员,常常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阿白!你又同我抢风头!”林漺有时会假装生气地跺脚,但眼里全是笑意。阿白则会凑过来,用扁嘴轻轻蹭蹭她的裤腿,像是在道歉,又像是在撒娇。这温馨又搞笑的场面,成了林家小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刚满三周岁不久的林岽,则展现了与他年龄不符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他不像姐姐们那样喜欢唱唱跳跳,反而对一切机械和发光的东西充满好奇。爸爸林丕和偶尔回家,带回来的那些画满线路图的草稿纸,或者废弃的小零件,成了林岽最宝贝的“玩具”。
他常常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摆弄那些小齿轮、小螺丝,一坐就是半天。有一次,他竟然用几根冰棍棒和一小段从姑父五金店要来的铜丝,鼓捣出了一个能随风转动的简易小风车!虽然粗糙,但思路清晰。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对那台辰力理疗仪似乎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害怕机器的嗡鸣,反而总想凑近看那些闪烁的指示灯。有一次,他趁大人不注意,踮着脚想去摸仪器,被眼尖的阿白发现。“嘎!”阿白大叫一声,冲过去,不是啄他,而是用身体轻轻把他拱开,然后挡在仪器前,严肃地瞪着林岽,仿佛在说:“这个不能乱动!”
林岽看着一脸“正气”的阿白,居然没哭也没闹,只是歪着头,似乎在思考为什么这个大白家伙不让他碰。闻声赶来的林凛赶紧把弟弟抱开,耐心解释:“依岽,那个是治病的机器,有电,危险,不能摸。等爸爸回来,让他讲给你听,好不好?”林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看向仪器的眼神,依旧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孩子们在辰力环境中无忧无虑地成长,而大人们的事业也进入了新阶段。省城的“辰力技术实验室”已经正式运转,林丕和与林敬波依公需要经常去省城工作。家里的辰力理疗,主要由已经能独当一面的林丕邺和越来越有经验的曹浮光负责。
同时,之前欧洲ESA的伊莎贝拉博士再次发来正式邀请,这次是希望林丕和能参加在瑞士举办的一个高级别国际空间生命科学研讨会,并做关于“辰力技术在长期太空飞行中健康维护应用”的主题报告!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辰力技术将真正走上国际学术舞台,接受世界上最顶尖专家的审视和质疑。
“去!一定要去!”林敬波依公态度坚决,“咱们的研究实实在在,不怕见光!让世界看看,咱们中国人有自己的办法解决太空难题!”
林丕和虽然沉默,但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代表国家去展示一项可能改变未来航天格局的原创技术。
林家小院,再次因为一个远方的召唤而忙碌起来。而这一次,成长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在辰星照耀下,如春笋般茁壮成长的下一代。雏凤清声,其音渐亮;星火传承,其光愈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