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元二年秋,昆明西郊,天工院禁区深处。
原本用于试验蒸汽机的巨大厂房旁,一条崭新的、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双线铁轨,如同两条巨蟒,从厂房大门延伸而出,笔直地通向远方。轨枕不再是硬木,而是坚固的铸铁基座,轨道则是天工院利用新建的蒸汽锻锤和简易轧机,日夜赶工轧制出的熟铁轨。虽然工艺尚显粗糙,但相比于之前的硬木轨道,已是天壤之别。
轨道的起点,停泊着一个庞然大物——“圣元一号”蒸汽机车!
这台机车体型庞大,结构还带着明显的笨重与粗犷。一个硕大的立式锅炉位于前端,烟囱高耸,此刻正缓缓冒着白烟。锅炉后方是双气缸和复杂的连杆传动系统,驱动着巨大的主动轮。机车后面,连接着五节同样由钢铁和硬木制成的敞篷货车厢。整个车体黝黑发亮,充满了工业时代初期的力量感与压迫感。
刘基(汉天帝)亲临现场,法正、庞统、徐庶、甘宁、太史慈等文武重臣悉数到场,人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好奇。天工院大匠作公输衍和墨衡,正带领着数十名核心工匠,进行着最后的检查。
“陛下,‘圣元一号’锅炉压力稳定,各部件连接紧固,轨道检查完毕,可以试运行了!”公输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向刘基禀报。
刘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澎湃。从提出铁路构想,到铺设木轨、畜力拉车,再到今日蒸汽机车的诞生,他等待这一刻太久了。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开始吧!”
“点火!升压!”公输衍大声下令。
司炉工将优质煤块投入炉膛,鼓风机开始工作,火焰顿时熊熊燃烧起来。锅炉内的水逐渐沸腾,压力表指针缓缓上升。低沉的轰鸣声从机车内部传出,烟囱开始冒出浓密的黑烟。
等待压力达到预定值的时间里,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锅炉的轰鸣和人们紧张的心跳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台钢铁巨兽。
“压力达标!”司炉工高声报告。
“鸣笛!准备启动!”公输衍的声音因紧张而尖锐。
“呜——!!!”
一声尖锐、高亢、前所未闻的汽笛声,猛然划破长空,震得在场众人耳膜嗡嗡作响,一些胆小的文官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紧接着,在所有人震撼的目光中,“圣元一号”庞大的身躯猛地颤动了一下,伴随着一阵金属摩擦的铿锵声和更加剧烈的蒸汽喷发声(“嗤——!”),巨大的主动轮开始缓缓转动!
起初很慢,但很快,轮子越转越快,沉重的机车带着五节车厢,开始沿着铁轨平稳地向前移动!
“动了!真的动了!”
“无需牛马,自行前进!”
“天工造化!鬼斧神工啊!”
惊呼声、赞叹声顿时响成一片!法正、庞统等人纵然早有心理准备,亲眼见到这钢铁巨兽无需外力牵引便能自行奔驰,依旧感到无比的震撼!甘宁、太史慈等武将更是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神话中的战车!
机车速度逐渐提升,虽然远不及后世火车,但比最快的马车还要快上许多,而且势头沉稳,力量感十足!它喷吐着浓烟和白汽,发出有节奏的“轰隆、轰隆”巨响,如同一头苏醒的洪荒巨兽,沿着铁轨向着预设的环试验区轨道(长约十里)奔驰而去!
刘基快步登上旁边早已准备好的、由四匹骏马牵引的轻便轨道车(类似后来的巡检车),对车夫下令:“跟上它!”
马车沿着平行的辅轨奋力追赶。风声在耳边呼啸,刘基站在车上,望着前方那喷烟吐雾、铿锵前行的钢铁长龙,心中豪情万丈!这就是工业的力量!这就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他回头对同样激动不已的法正等人喊道:“孝直!士元!尔等可见识到了?此物一日,可行数百里!可拉载数万斤货物!不惧风雨,不分昼夜!若将此铁路,铺遍我圣元疆土,连通云南矿区与长江港口,通往西域油田,则物资流转之速,将十倍、百倍于今!运兵、运粮、运货,朝发夕至,天下再无险阻!”
法正看着远处轰鸣的机车,激动得胡须颤抖:“陛下!此乃社稷神器啊!若真能建成铁路网,则我朝调兵遣将、输送粮秣之能,将远超曹、刘想象!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庞统小眼睛精光爆射:“更可组建铁甲列车,上置强弓劲弩,甚至……甚至搭载‘火药’利器!巡行边疆,何人敢犯?”
徐庶补充道:“还需制定严格的《铁路律》,设立专门的铁道司,管理运营,确保安全。”
试运行非常成功。“圣元一号”顺利跑完了十里环形轨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虽然震动和噪音还很大,蒸汽效率也有待提高,但这历史性的第一步,已经完美迈出!
随后数月,天工院全力运转。
在刘基的亲自指导和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下,蒸汽机车的改进和铁路建设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首先,利用“圣元一号”积累的经验和蒸汽机带动的机床,第二代、第三代蒸汽机车被制造出来,功率更大,运行更平稳。同时,标准化铁轨和更坚固的铸铁轨枕开始大规模生产。
其次,刘基下达了圣元朝第一条国家级战略铁路的修建诏书:
“旨:兴修‘昆明—曲靖—盘江—南宁’铁路干线! 此路乃帝国通海之咽喉,连通帝都昆明与南海珠江河口重港(未来广州港)。沿途设站,优先采用石墩铁桥跨越江河。征调工兵五万,民工二十万,由天工院技术指导,太尉府协调,三年内,必须全线贯通!”
“旨:兴修‘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腾冲’铁路西线! 此路乃经略西南,连通缅甸,遥望印度洋之要道。同步勘探昆明—昭通—宜宾北上线路,为未来连通长江水道做准备!”
“旨:命格物院(天工院分支)与将作监,联合研制客货运车厢、道岔系统、信号灯系统,并制定行车章程!”
庞大的国家机器再次开动。数以十万计的工人、匠师、兵士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铁路建设中。开山架桥,遇水搭桥,一条条钢铁巨龙开始在天南大地上蜿蜒伸展。原有的木轨被迅速替换成铁轨,畜力车厢也逐渐被加挂在蒸汽机车后。
圣元三年夏,昆明至曲靖段铁路(约一百五十里)率先建成通车!
通车典礼当日,万人空巷。当披红挂彩的“圣元三号”机车,拉载着十节装满矿石和粮食的车厢,以及两节临时加挂的、坐着文武百官的代表性“客车厢”,轰鸣着驶出昆明站,以超过每小时三十里的速度奔向曲靖时,整个圣元王朝都沸腾了!
消息通过驿道、商队,迅速传遍天下。
邺城,魏王宫。
曹操接到细作密报,看着上面描述的“无马自行,日行数百里,力拉万钧”的“铁车”,脸色铁青,久久无言。最终,他将竹简狠狠摔在地上,对身旁的郭嘉、司马懿叹道:“刘正世……此子究竟得了何等鬼神相助?先是火药,后是此等铁车……莫非真是天命所归?我等……还有胜算吗?”
南郑,汉中王宫。
刘备与诸葛亮看着同样的情报,相视默然。诸葛亮羽扇轻摇,最终长叹一声:“主公,此物若成,刘基调兵运粮之速,将远超我等。其势……已不可逆。联曹抗刘之策,需加紧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