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软糖”的死亡预告像一块巨石投入“开推公寓”这潭原本就不平静的水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郭包佑虽然决定暂时不报警,但内心的不安促使他寻求更稳妥的解决方案。他想到了公寓里那个几乎与世隔绝,却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技术能力的住户——刘下来。
郭包佑敲开108房门时,刘下来正戴着降噪耳机,整个人几乎埋在闪烁的屏幕和杂乱的线路里。被突然打扰,他显得十分不耐烦,但在郭包佑说明来意,并暗示此事关乎公寓整体安全,且宋漂亮哭得梨花带雨的情况下,刘下来推了推厚重的眼镜,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接过了存有直播录屏的U盘。
“我……我只能试试看追踪那个发弹幕的Ip,”刘下来声音含糊,眼神躲闪,“但对方用了乱码Id,可能跳转了很多次代理服务器,希望不大……而且这属于侵犯隐私……”他嘟囔着,但手指已经下意识地在键盘上敲击起来,这是技术宅面对挑战时的本能。
“拜托你了,下来!只要能找到点线索,知道是恶作剧我们也安心啊!”郭包佑连声道谢。
与此同时,在紧闭的106房间里,周可可正进行着另一场截然不同的追踪。
刘下来的方法是正统的、沿着网络协议层逐级回溯,试图定位Ip源头。这种方法合法,但效率低下,且极易被高手布下的迷阵误导。
而周可可的方式,则如同在黑暗的泥沼中潜行,充满了危险与禁忌。他直接绕开了Ip追踪的常规路径,将目标锁定在发布预告本身这一“行为”上。
他重新调出那段录屏,逐帧分析那几行血色弹幕。不仅仅是文字内容,他更关注的是发布时机、措辞习惯、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方式。这些细节如同一个人独特的“数字指纹”,在暗网某些充斥着心理变态者和犯罪者交流的阴暗角落,或许能找到相似的模式。
他像一条经验丰富的猎犬,凭借一丝微弱的气味,闯入了数个需要特殊权限才能访问的加密论坛和聊天群。这里充斥着暴力、仇恨和犯罪幻想,是现实世界污秽在网络上的倒影。周可可忍受着令人作呕的信息洪流,目光冰冷地筛选着每一条可能相关的发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下来那边似乎遇到了瓶颈,不时能听到他烦躁地敲击键盘和低声咒骂的声音。
而周可可的屏幕前,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滚动。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匿名帖子上。发帖时间在“小软糖”事件前一天,帖子内容看似是无聊的抱怨生活,但其中几个关键词的缩写方式和一种特有的、将暴力行为“诗意化”描述的倾向,与死亡预告中的口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个匿名账号的历史发言极少,但周可可没有放弃。他利用一个极其隐蔽的漏洞,尝试反向关联这个匿名账号可能使用过的其他网络服务(如某些安全性较差的公共邮箱注册信息、或是在其他平台留下的相同数字签名)。这是一项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操作,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发警报,暴露自身。
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但他眼神依旧专注如鹰隼。终于,在经过数层加密破解和数据碰撞后,一个模糊的信息碎片浮出水面:这个匿名账号的使用者,近期曾在一个需要手机验证码的本地二手交易平台上,短暂登录过!而平台记录的那个手机号码前几位,显示其归属地正是本市!
虽然无法直接获取完整号码和机主信息(那需要更高级的权限或非法手段),但这已经是一个重大突破!他将这个匿名账号的Id、行为特征以及关联出的手机号片段,牢牢刻在脑海里。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刘下来有些沮丧的声音:“不行……追到境外一个公共代理就断了,对方是个老手,抹得很干净。查不到了。”
郭包佑和宋漂亮闻言,失望地叹了口气。
周可可悄无声息地清除了自己所有的操作痕迹,关闭了电脑。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渐渐苏醒的城市轮廓。刘下来的追踪失败了,这在他的预料之中。对方既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发出预告,必然做好了反追踪的准备。
但他,却通过黑暗中的潜行,抓住了一丝幽灵的尾巴。一个本市的、具有特定心理特征、并且可能正在策划真实犯罪的潜在目标。
这条线索比一个虚无缥缈的Ip地址要有价值得多。它意味着,威胁可能近在咫尺。
柯务酷在明处,遵循规则,追踪着虚拟的地址,最终一无所获。
而周可可则在暗处,践踏界限,挖掘着行为背后的幽灵,捕捉到了一缕真实的恶意。
双线追踪,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周可可知道,接下来的舞台,将从虚拟的网络,转向真实的黑夜。他需要为明晚的星光公园,做好准备。无论那是陷阱,还是线索的源头,他都必须亲自去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