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舟刚上完课的时候,就看到孟希芸从外面进来,头发衣服也打湿了,手里拎着一个袋子。
“鱼老师!你的衣服都湿了,会感冒的,我在附近买了一套衣服,你可以把湿衣服换了再回去。”孟希芸捋着湿漉漉的头发,看着鱼舟说道,表情自然。
“这个,不用了。”鱼舟摸摸鼻子,有些手足无措。
“我买都买了,你换上吧。”孟希芸面带笑容,眼睛里流露出丝丝柔情。
鱼舟有点头疼,这人家花钱给自己买了,要是一定拒绝,人家钱就白花了,让人家出钱,也不太合适。
“好吧!多少钱,我打给你。”
“这是我要去买的,又不是你让我去买的,你为什么付钱。”孟希芸眼神很坚定地和鱼舟对视。
“我坚持!”鱼舟也很坚定。
最后还是孟希芸服软了,眼角一挑。“其实我是有私心的,我是学过法语的,但并没有达到精通,我想开拓一下自己的第二外语。想提高一下自己的法语的书面和口语能力,但是在江大,法语能力强的年轻老师其实不多。我是想可以有时候和鱼老师请教一下法语,最好是口语的交流。希望鱼老师能帮我一下。”
鱼舟拧了拧眉毛,孟希芸紧张了起来。
鱼舟想了想,说:“我现在的课排得很满了,实在没有时间,再帮你提高法语了。”
孟希芸连忙解释道:“鱼老师误会了,我并不想占用你太多的时间,我只是想,能够偶尔在手机上,进行语音交流。”
孟希芸一直在试探,鱼舟现在能接受什么程度的交流。她的标准一步步降低。
鱼舟想了想,点点头。“好吧,不过我不能保证及时回复。”
鱼舟刚刚从人家哥哥那里拿了一千八百万,转眼连人家这么点要求都不愿意满足,确实有些太不近人情。
“没关系的,我可以等的。”孟希芸一语双关。
孟希芸把袋子递给鱼舟,鱼舟点头接过。“现在就不换了,外面下着雨,好像更大了一点,穿着新衣服回去,一会又湿了。”鱼舟不太想在别人家换衣服,还换上一个女同事送的衣服。
孟希芸不再坚持,一直把鱼舟送到楼下。
看着鱼舟穿着雨衣,冒雨骑车离开的背影,孟希芸一阵气苦。“这个小可爱,还真有点油盐不进,水火不侵的意思。他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盯上他的妖艳贱货,只怕已经不少。不能再拖了,要加大力度。”
鱼舟一边码字,一边和苏晚鱼视频,热恋中的男女,聊什么都是甜蜜的。哪怕只是,你在干嘛?吃饭了吗?今天吃了什么?
要不是俩人还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要不然,还得加上,想了你,我也想你,我想你多一点,好好好!你多你多。
热恋中的人,智商都堪忧。
“晚鱼,你以后想把工作室开在哪里?”鱼舟脸色正经一些。
苏晚鱼想都没有想。“泉亭!江大边上。”
鱼舟嘴角微微上翘,忍不住,实在忍不住。“为什么要在江大边上?”
苏晚鱼一脸的傲娇。“离家近,上班方便。”她说的家,是哪个家,就不得而知了。
鱼舟想了想,也是。确实苏晚鱼家离江大不远,骑车也就最多二十分钟。
“但是,泉亭毕竟不是娱乐公司林立的地方,配套的企业也是并不齐全。其实天海和京都是最合适的,你真的考虑好了?”鱼舟很认真地问。
“嗯!我想好了,就在泉亭。真有需要的时候,我就跑一趟天海,平时我就天天在江大边上。”苏晚鱼说得斩钉截铁,看着鱼舟的眼神满满地坚定。
鱼舟看着苏晚鱼的眼睛,心里的一片柔软被那双装满自己的桃花眸子深深地触动着。
“好!我们就在泉亭,一直在。”
“嗯!一直在!”苏晚鱼应声道。这一刻,两个人仿佛做了某种决定。看着对方的眼神中,多了一种莫名的神采。
“你问一下周籽言,开一个音乐工作室,需要租什么样的房子。我有空可以先去看一看,也可以问问别人,有合适的我就先租下来。”
“好!我晚上就和籽言姐商量一下。”
“今天排练顺利吗?”
“顺利的。今天已经开始整个晚会的总体彩排了。明天开始预演。磨合得很好,严老师那里也很好,她说晚会结束后,要请你吃饭。”
“好啊!不过,可能要到国庆假期后了,我两年没回家了,可能要在家里多陪陪父母。”
苏晚鱼的神情一下子多了几分落寞,桃花眸子里的神采黯淡了几分。她又想起鱼舟昨天想家了,那种忧伤的样子,心头又不免心疼。瞬间又恢复了笑脸。
“你是该回去了。你老家在哪?”
“明州啊!”
“明州这么大,具体在哪?”苏晚鱼的眼神里多了一份狡黠。
“明州市白峤镇长亭镇下湾村,够不够具体?”
“说说你的老家!想听!”趴在床上的苏晚鱼双脚打着愉快的摆子。
鱼舟有时候会想,苏晚鱼每天带着两个凶器,趴在床上,是很舒服吗?还是硌得慌?应该是很舒服的吧,不然,她怎么老是喜欢趴着!
“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子,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历史也不悠久,就几十年历史。以前这里没有村子,是几十年前那个波及全国的政治运动的时候,上面专门建的学校,说是学校,其实是一个特殊形式的监狱。
村子里都是一些干部,知识分子,那时候叫臭老九,在这里劳动改造。我爷爷也是其中一份子。
我奶奶那时候属于是上面派到学校里,来指导他们改造的人员,还要和他们一起劳动,当然还有监视他们的职责。
当年的运动很残酷,有些人没有挺过来,有些人即使后来平反了,也没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选择留在了这里,也有些人,不想回去了。像我爷爷奶奶这样的,已经在这里成家了,就在一直这里安了家不走了。
所以,别看我老家村子很小,也有些落后,但一直以来,知识分子很多,文化人很多,孩子也会读书。”
“你小时候就是很喜欢读书?”苏晚鱼对鱼舟的曾经很好奇。
鱼舟有一部分原主的记忆,但不太全。但苏晚鱼这么问,他也只能努力回忆。
“我小时候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读书的,我小时候也喜欢下海上山的疯玩。农村的孩子是从小具备为家里做贡献的意识的,。经常要帮家里干点活。可惜我从小手脚笨。下海抓鱼我抓不到,捞螃蟹,我打不过螃蟹。种田我插的秧全倒了,摘桃子我浑身痒。摘橘子,我边摘边吃,人都吃成橘子色的了。
在老家人眼里,我就是个四肢不勤的人。我爸就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多宝啊!你要是不读书,以后可能就饿死了。你还是好好读书,争取到村里小学当个老师吧,这是我能给你想的最好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