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啊,就放心吧,我不是跟您说过吗,我趁空闲的时候画了几本小人书,得了不少的稿费呢,不仅够花了,还能剩下不少。
再说了,挣钱本来就是要花的啊,不然的话挣它干啥?”
“你呀,就是有说不完的歪理,算了,我不跟你说这个了,你不是想明天去赶集吗?咱们家里现在的东西也不少了,别的都不缺什么,你可别乱买啊,我一个老婆子也用不了什么,你只要买在家这段时间能用到的东西就行。”
说着不说了,还是忍不住要再说两句。
“好好,我知道了奶奶,我去整理一下今天买的东西,把明儿要拿给大伯的分出来。”
何苏叶说着,站起来就跑回屋了。
“这么大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
何奶奶看着她跑回屋,摇摇头道:“老喽老喽,说话都没人愿意听了。”
随后又拿起一边捻了一半的棉线,又捻了起来。
何苏叶从窗户边往堂屋看了看,笑了一下,这才去看东西。
她在去之前就看了一下家里,发现盐和油都不多了,这也不奇怪,何奶奶一个人在家,她平时是舍不得买那么多的,用的就更少了。
何苏叶去公社的时候,就一口气都买了,不仅又买了油盐,就是酱油和醋也一起灌了,另外点心糖瓜子也买了些。
最巧的是竟然还让她买到了些排骨和大骨头,也因为这个时候的人都喜欢吃肥肉,所以才让她捡到了漏。
其实何苏叶现在也喜欢吃肥肉,特别是用肥肥的五花肉做出来的红烧肉,别提有多香了,没办法,她也觉得自己缺油水。
只不过那五花肉没点关系,轻易是买不到的,不过能买到那么多的排骨和骨头,她也是高兴的。
幸好她去的时候是背着一个背篓的,村里人并没有看到背篓里的东西,也不会传出去什么话。
何苏叶把买的鸡蛋糕,饼干,桃酥这些先拿出来,拿了两个纸包的饼干和桃酥,还有一包的红糖出来另外放着,在这里面,还有一瓶酒。
买这些东西用的票都是她在省城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找人换的,费了不少的功夫。
这是她打算送去何大伯家的,剩下的就是家里要用的了,过年的时候会有不少的小孩在村里拜年,这个时候给压岁钱的也就是很亲的人的,远一点的通常都是给孩子点吃的。
在村子里有不少人会在自家的自留地上种上花生,南瓜,冬瓜一类的,而过年时候就会炒些花生,还有瓜子放在桌子上给孩子分。
当然,他们炒的瓜子也不是葵瓜子,大多都是南瓜子,冬瓜子这些。
大家都不爱种向日葵,因为它只能结瓜子,不如南瓜和冬瓜,瓜可以吃不说,子也可以炒了当零食。
何家当然也是有自留地的,还不少,以前一直是何母在上面种着东西,只不过何母没了,何苏叶去上学也没有时间种,那块自留地就让何大伯家种着。
家里过年要用来招待小孩的东西,她看到了也就买了。
这也是正好遇到了,而且离过年还有十来天,大家还没有急着买,不然再等几天,她想买也不一定买的到。
等把上面的东西都拿出来,才露出来下面的排骨和骨头。
何苏叶买到的排骨只有三斤,可以留着做个糖醋排骨,这是她前世最喜欢吃的。
但是骨头却有六斤多,她之前看到厨房里还有一个大冬瓜,不知道是谁送来了,正好和这骨头相配,等会儿就可以把这骨头放锅里去煮了,等好了以后喝汤有营养不说,还可以用这汤下挂面。
想到就做,何苏叶把其他东西归置了一下,就提着背篓去了厨房,直接把厨房里要用到的东西放到厨房里,省得她来回跑。
她这边还没有放好呢,何奶奶就过来了:“你这时候在厨房干啥呢,又饿了?”
何奶奶想着不能吧?
中午虽然只做了一个汤,但是她是眼看着何苏叶吃掉两个大肉包的。
“没饿,我这不是买了些排骨和骨头吗?排骨先放着,这骨头我想着今天就做了,和冬瓜一起熬汤最好了。”
没等何苏叶说呢,何奶奶就看到了灶台上的骨头,看着那被刮的干干净净,连点子肉星都没了的骨头,她一言难尽的看着孙女。
“这东西买回来干啥啊?连点肉都没有,啃又啃不动,熬成汤里面都不会有点油腥,还不够浪费柴火的,还有那排骨,也是骨头多肉少,叶子啊,这东西你花了多少钱,别不是被那卖肉的给坑了吧?”
“没有被坑,这是我特意买的,而且也没花多少钱,比买肉便宜的多,奶奶你别小看这骨头,只要煮的够久,把里面的骨髓都煮出来,有营养的很,比咱们喝的那麦乳精都好。”
何苏叶觉得现在买排骨真的是太划算了,在现代的时候买一斤排骨的钱能买两斤肉,但是现在的一等猪肉价格是九毛四分钱一斤,这排骨算三等,只用七毛八一斤。
再有这骨头,她是五毛一斤买的,觉得划算极了。
当然,这就不用跟何奶奶说了,她要是知道,就要更认定她是被坑了。
毕竟现在鸡蛋一斤是四毛八一斤,有买一斤骨头的钱她倒宁愿买成鸡蛋回来吃了。
“你别骗我,我虽然是个老婆子,也不是啥都不知道,就这骨头,能有那麦乳精好,真要是这样的话,都买骨头回家煮不就行了。”
何奶奶瞪了她一眼,觉得何苏叶就是在哄她老人家。
见此,何苏叶只得无奈的笑了笑,老人家不就是用来哄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