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王浩正在家中指导晨星进行基础的体术训练,一则最高加密等级的通讯请求接入了他个人终端。发信方是“星海秩序联盟”最高理事会轮值主席——来自星海共同体的资深外交家索拉娜议员。
通讯中,索拉娜议员面色凝重,语气带着罕见的急切:“王浩元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理事会,对您完全康复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和欣慰。联盟需要您的智慧和经验。情况紧急,理事会请求您即刻前往‘希望之城’(联盟在新扩建的‘庇护所’星系行政星上建立的首都),参加一场最高级别的紧急会议。”
王浩心中一动,平静地问道:“索拉娜议员,发生了什么事?”
“会议内容涉及最高机密,不便在通讯中详谈。但可以透露的是,我们位于银河系边缘的深空探测网络,以及艾尔族重建的预警系统,同时捕捉到了一些……令人极度不安的信号。迹象表明,宇宙的平静可能只是表象。”索拉娜的声音压得很低,“杨振华总司令和苏婉首席科学官均已抵达。我们需要您,元帅先生。”
放下通讯,王浩深吸一口气。两年的平静时光结束了。他明白,这次召唤意味着新的挑战已经出现。他轻轻拥抱了担忧的林雪,摸了摸儿子的头:“爸爸要去开会了,在家要听妈妈的话。”
“爸爸,你还会去打坏蛋吗?”晨星仰着小脸问。
王浩笑了笑,眼神却锐利起来:“爸爸要去确保,再也没有坏蛋能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没有惊动太多人,王浩搭乘一艘低调的高速穿梭机,前往“希望之城”。沿途,他透过舷窗观察着“庇护所”星系的变化。昔日的战争创伤大多已被抚平,空间站更加庞大繁忙,行星地表城市灯火璀璨,往来舰船如织,一派繁荣景象。但他也注意到,巡逻舰队的数量和警戒级别明显高于和平时期,星港中停泊着不少新下水的、造型凌厉的战舰,显然联盟的军备并未松懈。
穿梭机降落在“希望之城”最高议会大厦顶层的专用平台。杨振华和苏婉早已在此等候。两位老战友见到王浩完全康复、精神矍铄的样子,都难掩激动。
“老伙计,看到你没事,真是太好了!”杨振华上前紧紧握住王浩的手,这位硬汉将军眼中竟有些湿润。
“元帅,您的回归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来源。”苏婉博士依旧冷静,但语气中的欣慰显而易见。
寒暄过后,三人的表情迅速严肃起来。杨振华低声道:“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会议室里气氛不太对。”
王浩点点头,整理了一下笔挺的元帅礼服(尽管没有军衔,但这是联盟为他特制的荣誉制服),目光坚定:“走吧,让我们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在搅动这片刚刚平静下来的星海。”
最高议会的秘密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除了轮值主席索拉娜、杨振华、苏婉,还有几位来自不同核心文明的最高代表,以及以能量虚影形式出席的艾尔丹长老。
会议开始,苏婉博士首先展示了令人震惊的探测数据:
信号源:来自银河系之外,一片以往被认为是“虚无深渊”的巨引源方向。
信号特征:并非虫族那种充满侵略性的混沌波动,而是一种高度有序、节奏诡异、仿佛某种加密通讯或导航信号的引力波束。其编码方式复杂无比,远超已知任何文明的技术水平。
艾尔族的警示:艾尔丹长老补充,这种信号模式让他族内最古老的记忆碎片产生了共鸣,隐约指向一个在“守望者”文明鼎盛时期都仅存在于传说中的、更加古老而神秘的超远古文明。传说中,他们并非实体生命,而是某种“位面旅行者”或“维度观测者”。
近期异动:最近三个月,该信号强度增加了数个数量级,并且源头似乎在向银河系方向移动,尽管速度缓慢,但趋势明确。
“各位,”索拉娜主席沉声道,“我们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一方面,这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接触一个远超我们想象的超级文明;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无法预知的巨大威胁。虫族的教训告诉我们,对未知的盲目乐观是致命的。”
会议上立刻出现了分歧:
接触派(以部分共同体代表为主):主张主动派出使团,尝试与信号源建立联系。认为闭关锁国只会导致文明停滞,应抓住机遇。
警戒派(以龙国和部分军事将领为主):主张立刻提升战备等级,向边境增兵,构筑防御圈,同时继续观测,绝不主动暴露自身位置。认为在完全不了解对方意图前,任何接触都是冒险。
观望派:建议继续加强观测,收集更多数据,暂时不采取任何激进行动。
争论十分激烈,各方互不相让,联盟内部首次出现了明显的战略分歧。
在众人争论不休时,王浩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当争论暂告一段落,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这位刚刚归来的传奇元帅时,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两年的平静,让我们似乎有些忘记了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依然有效。虫族的威胁解除了,但并不意味着宇宙就变成了乐园。”
他站起身,走到星图前,指着那个遥远的信号源:“对这个未知的存在,我认为,既不能盲目接触,也不能消极防御,更不能无所作为地观望。”
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战略框架,暂命名为 “远航者计划”:
绝对警戒:立刻提升联盟全域防御等级至二级(仅次于战争状态),加强边境巡逻和深空监测网。这是底线。
主动侦察:组建一支高度隐秘、具备极强生存和探索能力的小型特遣舰队,代号“探针”。其任务不是接触,而是悄无声息地抵近信号源区域,进行远距离、长周期的详细侦察,摸清其本质、规模、动向,评估威胁等级。
技术准备:集中联盟最顶尖的科学家,成立“超常规现象研究小组”,全力破译信号编码,并基于艾尔族提供的古老信息,研究可能应对位面\/维度威胁的理论和技术。
内部巩固:暂停无谓的争论,加强联盟内部团结和信息管控。同时,加快下一代防御技术的研发和列装,确保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我们都有一战之力。
“这个‘远航者’,必须是最优秀的船员,最先进的舰船,并且,需要一个经验丰富、意志坚定的指挥官。”王浩的目光扫过全场,“在我们获得确凿情报之前,任何关于接触或对抗的决策都为时过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伸出我们的触角,睁大眼睛,握紧刀剑,然后耐心等待。”
王浩的方案,沉稳、务实、富有远见,迅速得到了杨振华、苏婉等务实派的支持。就连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也找不到更合理的替代方案。会议最终通过了“远航者计划”的初步构想。
会议结束后,王浩、杨振华、苏婉三人并肩走在议会大厦的长廊里。
“这个‘探针’舰队的指挥官,非同小可。”杨振华沉吟道,“需要极大的勇气、智慧和运气。”
苏婉看向王浩:“元帅,您是否有人选?”
王浩停下脚步,望着窗外“希望之城”的璀璨灯火和远方深邃的星空,缓缓说道:“我休息了两年,是时候活动一下筋骨了。”
杨振华和苏婉都是一惊:“你要亲自去?太危险了!你的身体……”
王浩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属于战士的锐利笑容:“我的身体已经为新的使命准备好了。而且,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如何在这种极端未知的环境下做出判断。这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次探索。联盟需要最可靠的眼睛,而我,或许是这双眼睛最好的载体。”
王浩的决定在联盟最高层引发了激烈讨论。他作为联盟的象征和精神支柱,亲自涉险深入绝对未知的领域,风险实在太大。杨振华和苏婉等人极力劝阻,希望他能坐镇中枢,运筹帷幄。
但王浩的态度异常坚决。他在一次小范围的高层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第一,此次侦察的核心价值在于判断,而非武力。需要对战略态势、潜在威胁级别有极其敏锐和准确的把握,这需要最高层级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容不得半点误判。远程指挥存在延迟和信息失真,关键时刻的决策必须由现场最高指挥官做出。”
“第二,‘探针’舰队一旦遭遇不测,联盟需要第一时间了解真相,并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如果指挥官权限不足或需要层层汇报,将贻误战机。我作为元帅,拥有联盟最高授权,可以临机决断,必要时甚至可以为保全情报而牺牲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