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里,刨木声、锤击声和工匠们的说话声混在一起,满是生机。陈凡和张英穿梭在工位之间,看着新工匠渐渐上手,新设备运转顺畅,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可他们没看见,离工坊不远的巷子里,那个密探正匆匆离去 —— 他要把工坊 “扩大生产” 的消息,报给朝中的保守势力。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暗里酝酿,而沉浸在喜悦里的两人,对此一无所知。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会是比之前更猛烈的冲击。
随着工坊的产品越卖越广,那些实用的物件 —— 能省一半力气的手摇纺织机、能把水引到高地的灌溉木车,渐渐在百姓里传开了。有人把纺织机送给乡下的亲戚,有人把灌溉木车推荐给邻村的农户,口口相传间,“陈家工坊” 的名声,顺着乡绅、官员的渠道,传到了皇宫里。
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禀报 “民间有个陈凡,造的物件能帮百姓省力”,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底掠过一丝兴味:“竟有这样的奇才?能造出实用的东西,若是能为朝廷所用,既能帮百姓,又能增强国力。” 他抚着胡须想了会儿,立刻让人宣亲信大臣进来:“你亲自去陈凡的工坊看看,仔细查他造的物件,问清楚生产流程,回来如实禀报 —— 别惊动其他人。”
可皇帝的关注,很快被保守势力知道了。他们聚在刘尚书的府里,密室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刘尚书手指死死攥着朝珠,脸色沉得能滴出水:“这陈凡越来越过分,现在竟惊动了皇上!要是让他借着皇上的关注发展,咱们的地位就危险了。”
旁边的孙将军也跟着咬牙:“必须尽快想办法!趁皇上还没真的支持他,先把他的名声搞臭,让朝廷下令查他!”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商量好 —— 等皇帝的使者去工坊的时候,派人在旁边散布谣言,再找几个 “百姓” 告状,说陈凡的产品害了人。
几天后,皇帝的使者穿着华丽的官服,带着一队侍卫,浩浩荡荡地来到工坊。工匠们正忙着干活,见这阵仗,都停下手里的活,好奇地往门口看。陈凡和张英听到消息,赶紧整理了衣服,快步迎出去。
“想必二位就是陈公子、张姑娘吧?” 使者微微拱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陈凡和张英连忙回礼,陈凡热情地说:“大人亲临,工坊蓬荜生辉。不知大人此次前来,有何吩咐?”
使者笑着说:“皇上听闻公子造的物件能帮百姓省力,十分感兴趣,特命本官来看看,问问生产的情况。”
陈凡心里一喜,连忙说道:“能得皇上关注,是陈某的荣幸。大人快请进,我给您介绍。” 说着,就领着使者往工坊里走。
使者一边走,一边仔细看 —— 看工匠怎么刨木,怎么拼接,时不时停下来问:“这纺织机,一个人一天能织多少布?”“这灌溉木车,能引多远的水?” 陈凡都一一回答,还亲自走到一台纺织机前,摇动摇柄:“大人您看,这机器只要摇动手柄,经线和纬线就能自动交织,之前一个人一天织一匹布,现在能织两匹,还更均匀。”
使者凑过去,看着机器运转的样子,眼里满是惊叹:“这般巧思,真是难得。”
接着,陈凡又带使者去看灌溉木车的模型:“这木车利用杠杆原理,只要水流推动下面的轮子,上面的木桶就能把水提上来,引到田地里。之前农民浇水要挑桶,现在有了这个,几个人就能管几十亩地。” 使者点点头,拿起模型仔细看,连木车的轴承、木桶的接口都没放过。
参观完工坊,使者又和陈凡、张英坐在会客厅里说话。他问得很细:工坊有多少工匠,每月能产多少物件,卖多少钱,赚的钱怎么分配。陈凡都如实回答:“现在有三十个工匠,每月产两百件左右的物件,价格比别家低一成,赚的钱一部分给工匠发奖,一部分用来改进设备。” 使者听着,频频点头,对陈凡的见识和踏实很认可。
“陈公子年纪轻轻,就能做出这么利国利民的事,真是国之栋梁。” 使者笑着说。陈凡连忙拱手:“大人过奖了,陈某只是想造些实用的东西,帮百姓省点力。” 两人又聊了半个时辰,使者才起身告辞。
使者回宫后,把在工坊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皇帝。皇帝听后,龙颜大悦:“这陈凡不仅有才华,还心系百姓,是个可用之才。” 可他没立刻下旨支持陈凡 —— 毕竟工坊涉及商业、民生,还得再看看情况。
而保守势力得知使者回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刘尚书当天就进宫求见皇帝,在殿上,他装出忧心忡忡的样子:“皇上,那陈凡虽会造些小物件,可他出身卑微,行事张扬,之前还被人举报强买强卖。他的工坊发展太快,要是招揽了太多工匠,恐会形成势力,扰乱朝纲啊。” 皇帝听了,眉头微微皱起 —— 他也担心工坊发展太快会出问题,刘尚书的话,让他多了几分犹豫。
工坊里,陈凡和张英送走使者后,心情格外好。张英手里拿着使者留下的字条,笑着说:“使者大人说皇上对咱们的物件很感兴趣,这说不定是个好机会,能让工坊更有名气。”
陈凡点点头,却没放松:“是机会,可也是风险。朝中的保守势力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说不定会在皇上面前说咱们的坏话。”
张英的笑容淡了些,担忧地问:“那咱们该怎么办?”
“先做好自己的事,” 陈凡沉思着说,“把产品质量再提一提,让更多百姓认可。同时多留意朝中的动静,要是有什么事,也好及时应对。”
两人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喧闹声。陈凡和张英对视一眼,赶紧走出去 —— 只见工坊门口围了十几个人,吵吵嚷嚷地喊着 “退货”“赔钱”。陈凡心里一沉,知道是保守势力动手了。他快步走到人群前,大声说:“各位乡亲,大家先安静!我陈凡在这里保证,要是工坊的产品真有问题,我不仅退货,还赔三倍的钱!可要是有人故意造谣,想坏工坊的名声,我也不会饶过!”
人群安静了些,一个老头站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断了腿的椅子:“我上个月买的椅子,昨天坐的时候腿突然断了,这不是质量问题是什么?”
张英上前一步,仔细看了看椅子的断口,笑着说:“大爷,您看这断口,是从侧面裂开的,而且榫卯处没有磨损 —— 这分明是被人从侧面用力砸断的,不是自然断裂。” 说着,她让工匠拿了一把新椅子,让两个伙计从侧面用力掰,椅子纹丝不动。
老头看着断口,又看了看新椅子,脸涨得通红,转身就走。其他闹事的人见势不妙,也纷纷散了。
可陈凡和张英知道,这只是保守势力打压的开始。他们回到工坊,气氛又凝重起来。陈凡握紧拳头,眼里满是坚定:“不管他们用什么手段,我都不会让工坊倒下。” 张英也点点头:“我跟你一起面对,再难也不退缩。”
皇帝对工坊有了兴趣,却还没拿定主意;保守势力又在暗里谋划新的打压。陈凡和张英就像在暴风雨里行船,接下来要面对的,会是更猛烈的风浪。他们能撑过去吗?皇帝最终会站在他们这边吗?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