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和张英缓缓走在回府的路上,天色渐暗,街边的灯笼逐一亮起。陈凡看着那摇曳的灯火,心中暗自思忖,赵太师行事阴狠,手段百出,此次吃了亏,定会变本加厉。他握紧了拳头,对张英说道:“英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张英坚定地点点头:“嗯,我与你一起。”二人加快脚步,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渐行渐远,一场新的谋划即将展开。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纸,洒在陈家书房的书案上。陈凡早早便来到书房,他坐在桌前,看着墙上挂着的水利工程图,陷入沉思。此时,张英轻轻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凡哥,先吃点东西,别累坏了身子。”陈凡转过头,看着张英温柔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英儿,辛苦你了。”
用过早餐后,陈凡和张英开始商讨应对赵太师新阴谋的策略。陈凡紧皱眉头,分析道:“赵太师此次阴谋败露,他极有可能在朝堂上再次弹劾我,或者暗中破坏水利工程后续建设,以此来打击我。”张英秀眉微蹙,思索片刻后说道:“那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保护,安排可靠之人日夜巡查;另一方面,在朝堂上,我们得寻找更多支持你的力量,提前做好应对弹劾的准备。”
陈凡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打算让王老夫子去联络朝中一些中立官员,向他们阐述改革的益处,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我安排张护卫带领一些高手,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守护。”正说着,陈家老管家王老夫子走了进来:“少爷,老奴来了。”陈凡起身,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王老夫子,王老夫子恭敬地说道:“少爷放心,老奴定当竭尽全力。”
安排好一切后,陈凡和张英来到京城周边的农田。此时,新的水利设施已经修缮和改革完成,清澈的水流顺着新修的渠道,源源不断地灌溉着周边的农田。微风吹过,麦浪滚滚,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庄稼的香气。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位老农看到陈凡和张英,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快步迎了上来:“陈公子,张姑娘,你们可来了!多亏了陈公子的好法子,今年这庄稼的长势可比往年好多了,丰收在望啊!”其他农民们听到动静,也纷纷围了过来,对陈凡表达着感激之情。
“陈公子,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要不是您,我们哪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是啊,陈公子,您带来的这些改变,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陈凡笑着说道:“大家都辛苦了,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这时,几个年轻人抬着一面锦旗走了过来,锦旗上绣着“恩泽百姓,改革先锋”八个大字。他们将锦旗递给陈凡,说道:“陈公子,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陈凡接过锦旗,心中满是感动:“大家的心意我收下了,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做更多的事情。”
随着陈凡在百姓中的声誉进一步提升,朝中一些中立官员也开始对他另眼相看。在一次朝会上,几位中立官员主动与陈凡交谈,表达了对他改革举措的认可。其中一位李大人说道:“陈公子,此次水利工程的改革成果显着,可见公子的能力和用心。我等之前对公子多有误解,还望公子海涵。”
陈凡谦逊地说道:“李大人言重了,改革之事,本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之前多有得罪之处,还望各位大人谅解。如今改革初见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各位大人多多支持。”
然而,陈凡的改革成功,却更加引起了赵太师等保守势力的嫉恨。在赵太师的府邸中,赵太师面色阴沉地坐在太师椅上,手中的茶杯被他捏得紧紧的。他的亲信刘尚书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太师,陈凡这小子如今在百姓中声望日隆,朝中也有一些人开始偏向他,我们得想个办法对付他才行啊。”
赵太师冷哼一声:“哼,这小子坏我好事,我岂会轻易放过他。传我命令,让孙将军和马师爷密切关注陈凡的一举一动,寻找他的把柄。另外,联络大皇子,是时候和他联手了,一定要将陈凡彻底扳倒!”
刘尚书连忙点头:“是,太师,属下这就去办。”一场新的阴谋,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