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静静地站在朝堂上,看着两派官员争论不休,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此刻自己虽有了一些转机,但前路依旧荆棘密布。大皇子和保守派那充满敌意的目光,如同一把把利刃,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皇帝那阴晴不定的脸色,更让他捉摸不透。这场危机,究竟该如何化解,他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峻地看着朝堂上的争论。他的内心,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权衡。陈凡的水利改革,他看在眼里,确实对国家大有裨益。若能顺利推行,不仅能解决水患,增加赋税,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稳固他的统治根基。然而,陈凡在改革过程中展现出的能力与影响力,也让他心生忌惮。一个臣子,若势力过大,是否会威胁到皇室的统治?这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大皇子与保守派官员们言辞激烈,依旧试图给陈凡扣上谋反的罪名。“陛下,陈凡狼子野心,其改革之举不过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妄图谋逆,绝不能轻饶!”大皇子满脸通红,情绪激动地说道。
保守派官员们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陈凡行事嚣张,全然不将皇室与朝廷法度放在眼里,若不加以惩处,恐日后酿成大祸!”
而支持陈凡的正直官员们则据理力争:“陛下,陈大人一心为国,水利改革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皇子与诸位大人仅凭一些无端猜测,便要给陈大人定罪,实在不公!”
“陈大人所做之事,皆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怎能被污蔑为谋反?请陛下明察!”
朝堂上,两派的声音此起彼伏,吵得皇帝头疼不已。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厌烦。
在这激烈的争论声中,皇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陈凡之前呈上的改革规划与账目,条理清晰,处处透着用心。若陈凡真有谋反之心,又怎会如此尽心尽力地推行改革?但大皇子与保守派官员们的话,也并非毫无道理。陈凡在朝中的声望渐起,确实可能引起一些势力的不安。
这时,一位太监匆匆走进朝堂,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的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原来,大皇子和赵太师在府中动作频繁,似乎在谋划着新的阴谋。这让皇帝心中更加警惕,他深知,若处理不当,朝堂恐将陷入更大的混乱。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皇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而低沉:“都住口!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皇帝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凡身上:“陈凡,朕看在你平日为朝廷尽心尽力的份上,此次暂且不追究你的责任。但你需收敛行事,不可再如此张扬。水利改革虽为好事,但也要注意分寸,不可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陈凡心中一喜,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谨遵陛下教诲,日后行事必更加谨慎。”
皇帝微微点头,随后又将目光转向大皇子:“大皇子,你身为皇室宗亲,本应以身作则,协助朝廷推行有利之事,却在此无端指责大臣,扰乱朝堂秩序。朕念你是初犯,且禁足一月,好好反省!”
大皇子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圣命,只得跪地领旨:“儿臣遵旨。”
皇帝又看向保守派官员们,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大臣,朝廷之事,应以国事为重,切不可因一己之私,随意构陷他人。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朕绝不轻饶!”
保守派官员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陈凡谢恩后,缓缓退下朝堂。他知道,自己暂时躲过了一劫,但这场权力的斗争远未结束。皇帝的态度虽让他松了一口气,但大皇子和赵太师必定不会就此罢休,他们接下来肯定会想出更狠的招数来对付自己。
走出朝堂,陈凡感受到一阵冷风扑面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抬头望去,天空中乌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