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光,转瞬即逝。
黑风峪,位于闯营势力范围边缘的一处险要山谷。
此地地势崎岖,两侧山峦起伏,林木茂密,谷底一条蜿蜒小道是通往附近几个村落的必经之路,也是闯军时常“打粮”的路线之一,平日里便人迹罕至,此刻更显荒凉肃杀。
山谷深处,一片相对开阔的洼地旁,矗立着一棵不知历经多少风雨、枝干虬结扭曲的老槐树,正是王麻子供出的约定接头地点。
此刻,山谷两侧的山坡密林之中,却潜藏着与这片寂静格格不入的森然杀机。
刘宗敏亲自披挂上阵,率领着数百名精锐老营兵,早已提前一夜悄然进驻此地,布下了天罗地网。
伏兵们偃旗息鼓,人马衔枚,刀出鞘,弓上弦,如同蛰伏的猛虎,借助茂密的灌木和嶙峋的岩石完美地隐藏了身形,一双双锐利的眼睛死死盯着谷底那棵老槐树和蜿蜒的小道,空气中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紧绷气息。
为确保万无一失,苏俊朗也提供了些许“技术支持”——
在一些关键的逃遁路线上,布置了几处巧妙而隐蔽的绊马索和加固的藤网陷阱,虽简陋,却足以在关键时刻迟滞敌人的行动。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鱼儿上钩。
按照计划,昨日傍晚,一名被严密控制的、仿冒王麻子笔迹和口吻的亲信,已通过约定的方式(或许是在那棵老槐树的特定位置刻下了一个隐秘标记),成功将“香饵”抛了出去——
消息称:今日午时,将有一支约二十人的闯军精锐小队,押运一批极其珍贵的“特效金疮药”和“新式火器样品”途经此地,前往前方营寨,领队者疑似与那“妖人”苏俊朗关系密切。
这个诱饵,分量足够重,足以让任何有野心的明军细作心动不已。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缓缓流逝。
日头逐渐升高,山谷中除了风声和偶尔的鸟鸣,再无其他动静。
伏兵们纹丝不动,耐心如同磐石。
终于,当时近正午,阳光直射谷底之时——
谷口方向,隐隐传来了一阵极其轻微、却绝非自然产生的窸窣声响!
所有伏兵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
只见一小队约莫十余人的人马,出现在谷口小道尽头。
他们并未打旗号,穿着也是五花八门,有作普通行商打扮的,有作樵夫农人打扮的,甚至还有两个穿着破旧号褂、扮作溃兵模样的。
但这些人行动间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干练和警惕,步伐轻盈,眼神锐利,不断四下扫视,显然都是老手。
为首一人,身材精瘦,面色焦黄,目光闪烁,正是与王麻子接头的那个赵小旗!
他亲自来了!
显然,这份“大功劳”的诱惑,让他决定亲自带队冒险一搏。
他身后跟着的,也绝非普通兵卒,从其矫健的身手和携带的兵器(如强弩、短刃、飞爪等)来看,很可能是精锐的夜不收甚至是他重金聘来的江湖亡命之徒!
这队人极其谨慎,行进速度不快,每走一段便停下观察,确认安全后才继续前进。
他们缓缓地、一步步地,最终完全进入了洼地,来到了那棵老槐树下。
赵小旗停下脚步,再次警惕地环顾四周,山谷寂静,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他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巨大的贪念很快压过了不安。
他打了个手势,手下立刻散开,看似随意地占据有利位置,实则形成了简单的警戒圈,显然是在等待那支想象中的“押运队”。
他们浑然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两侧山坡上无数双冰冷的眼睛尽收眼底。
眼看这十余人已完全踏入包围圈的最核心区域,再无逃脱可能。
山坡上,一块巨岩之后,刘宗敏缓缓举起了右手,豹眼中寒光爆射,杀意凛然!
他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狞笑,猛地将手向下一挥!
“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