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老铁们觉得这书还算对胃口,就麻烦多来捧个场,哪怕留句评论、点个收藏,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我先在这儿谢过大家了!
......
凌云城,大周米行的仓库内,正阳道的萧程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一袋袋发霉的陈米,往新米堆里掺。他的动作很轻,却带着几分不耐烦,眉头始终紧紧皱着——袋口的霉点沾在指尖,让他忍不住想伸手去擦,可一想到师父的叮嘱,又只能硬生生忍住。
直到最后一袋陈米也掺完,萧程才直起身,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萧程看着眼前这堆混杂着陈米的新米,心里却满是疑惑:他好歹是正阳道的大师兄,平日里要么修炼功法,要么指点师弟师妹,什么时候沦落到要做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
正阳道在昆仑界也是响当当的门派,门下弟子众多,产业遍布各地,怎么会突然缺钱,需要靠掺陈米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牟利?
萧程越想越不对劲,他清楚地记得,前几天杂役弟子还在师门里领了月俸,每个人的银子都分文不少,库房里的灵石、丹药也堆得满满当当,丝毫看不出半点经济紧张的样子。
萧程忍不住想起前几日找师父孙长老问缘由的场景。当时他刚小心翼翼地提出疑问,孙长老就勃然大怒,指着他的鼻子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说他“不知好歹”“不懂变通”。
直到萧程被骂得低下头,孙长老才放缓了语气:“这是我好不容易为你争取来的任务,你要是不愿意做,有的是弟子抢着去做。”
孙长老都这样说了,萧程只能默默接受任务了。更何况,萧程太清楚孙长老的手段了——上次有个师弟不小心顶撞了孙长老的弟子,不过是件小事,最后竟被发配到边境的门派坊市驻守,据说那里风沙大、妖兽多,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一想到那师弟的下场,萧程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再也不敢多问了。
可即便领了任务,萧程心里的疑团却没散。他看着仓库门口的马车,鬼使神差地做了个决定:不能就这么走。他悄悄绕到仓库后方的老槐树下,借着浓密的枝叶藏了起来——他倒要看看,这批掺了陈米的粮食,到底要运去哪里,又要用来做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萧程每天都悄悄盯着仓库的动静。直到第三天清晨,他看到几个弟子赶着马车,将那批米运出了山门,而马车最终停下的地方,竟是城外的养济院--那里是官方设置赡养孤寡老人的地方。更让他意外的是,来接车的人,竟然是徐松涛。
他躲在远处的树后,看着徐松涛指挥弟子们将米搬下车,分给那些孤寡老人,脸上满是温和的笑。萧程皱了皱眉:徐松涛这是在做善事?可这批米里掺了陈米,要是被人发现了,岂不是要坏了正阳道的名声?
果然,没过两天,就有消息传来——养济院的老人们吃了米后,接二连三地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萧程听到消息时,正在自己的屋里修炼,手里的功法秘籍“啪”地掉在地上。
萧程赶紧往养济院赶,远远就看到一群老人围着徐松涛,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着,徐松涛站在中间,脸色通红,手足无措地解释着,可没人愿意听。
萧程心里咯噔一下:这也难怪,那些孤寡老人本就体弱多病,肠胃更是脆弱,哪经得住发霉陈米的折腾?
好在徐松涛反应快,立刻让人去药铺抓了药,亲自给老人们熬药喂药,忙活了大半天,才把老人们的病情稳住。可即便如此,老人们的怨气还是没消,有人甚至说要把他送到官府去问罪,最后还是几个年长的老人劝住了:“算了,他也是好心,只是没想到米有问题,真送官了,反倒显得我们不近人情。”
徐松涛这才松了口气,可脸上依旧满是愧疚,低着头给老人们道歉,那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和平时那个有些张扬的徐松涛判若两人。
萧程躲在街角,看着这一幕,心里竟有些发慌:徐松涛可是王雪兰的夫君啊!虽说他也觉得王雪兰这朵“修仙界的娇花”,嫁给徐松涛这个纨绔子弟太可惜,私下里也常和师兄弟吐槽“鲜花插在牛粪上”,可他实在想不通——师傅为什么要让他掺陈米?难道师父是故意的?故意败坏徐松涛的名声,想拆散他和王雪兰?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萧程的心跳就骤然加快,心头竟莫名一热。他和王雪兰从小一起长大,虽说后来王雪兰修为进步快,成了门派里的重点培养对象,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他心里对王雪兰的心思,却从来没断过。他还知道,王雪兰如今正在修炼一门特殊功法,正值关键时刻,不能破身,所以她和徐松涛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两人连同房都没有。
要是……要是因为这件事,王雪兰和徐松涛闹掰了,那他岂不是就有机会了?
想到这里,萧程之前心里的负罪感,竟像被风吹走似的,一下子减轻了不少。他甚至开始暗暗盘算:要是能再帮师傅“做点事”,让徐松涛在王雪兰面前更没面子,说不定王雪兰真的会回心转意,看到他的好。
没过多久,孙长老果然又找了他,这次不仅让他掺陈米,还多了个“换陈药”的任务——把药房的新药换成快过期的陈药。萧程这次没有丝毫犹豫,也没再问半个字,只是恭恭敬敬地接了任务,转身就去了药房。他知道,自只要把师傅交代的事做好,说不定就能等到他想要的结果。
之后,萧程偷偷将药房里的新药与快过期的陈药调换完毕,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才去见孙长老复命。
孙长老坐在堂中,见萧程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淡淡问了句“办妥了?”。萧程躬身应道:“回师傅,都按您的吩咐办好了,没有出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