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正在旁边喝粥骂骂咧咧的贾张氏顿时火了。
“好你个不要脸的!这就嫌我们贾家穷了是吧?”
“当年贾旭阳还在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忘恩负义的东西,就这么想往别人家跑是吧?”
“我……我打死你个不守妇道的!”
这一回,婆媳之间的争吵终于不再只是动嘴。
周围看热闹的邻居见两人真的动手打起来,也装模作样地上前劝架。
“哎,她婶子,可不能打啊!”
“你家可就剩下这根顶梁柱了,真要打跑了,往后你们靠啥过日子呀!”
“淮茹,你这是干什么?万一真把你婆婆打坏了,到头来不还得你掏钱?”
“说得对!那闫奇不是个好东西,看病那么贵,真出点事,钱不都让他给赚去了?”
果然,矛头一转到闫奇身上,这场闹剧立刻找到了发泄口。
院子外的喧闹声,让正在吃饭的闫奇觉得心烦。
他放下碗筷,去厨房舀了一瓢清水。
走到院墙边,朝着外面就泼了出去。
“啊——”
一声尖叫响起,外面顿时乱成一片。
“姓闫的这小子真不是东西!”
“大家躲远点,别被泼到了。”
“早就劝你们别在这说闲话,现在倒霉了吧?”
“他分明是故意的,我今天非得跟他算账不可!”
听这动静,闫奇那一瓢水不偏不倚,全泼在了贾张氏身上。
“她婶子,幸好是清水,要是脏水、馊水什么的,你这身棉袄可就毁了。”
这话一听就是故意挑事的妇人说的。
贾张氏哪是省油的灯?
被闫奇迎面泼了一瓢水,不趁机讹点好处,那就不是她了。
于是这老婆子扯开嗓子,在闫奇家院墙外嚎了起来:
“天杀的小混蛋啊!”
“我这棉袄都湿透了!”
“要是把我冻出病来,你就等着赔钱吧!”
接着,秦淮茹的声音响了起来:
“妈,快回家吧!”
“小闫那脾气,怎么可能赔你钱?”
“赶紧回去换衣服,别真冻着了。”
这对婆媳也真够奇怪,之前还闹得不可开交,转眼就能配合演戏了。
闫奇语气轻松地说:
“哎哟,真不好意思!”
“刚看见院墙上蹲了只夜猫子,想把它赶走。”
“老瘟婆,我真不是故意的。”
“就在这儿跟你道个歉!”
一听见“夜猫子”
三个字,傻柱先慌了。
他隔着墙大声喊道:
“闫老弟,这事可跟我没关系啊!”
自从上次被闫奇用“夜猫子”
的名号打了一顿,傻柱现在听见这三个字就发怵。
贾张氏一听闫奇这话,闹得更凶了:
“道个歉就完了?”
“不行,你今天必须赔钱!”
“不赔钱我就……我就躺你家门口不走了!”
闫奇转身就走,丢下一句:
“随你便!”
“大家可都听见了啊!”
“是这疯婆娘自己躺我院子门口的。”
“我可没逼她这么做。”
“真要冻坏了也赖不着我。”
此时,易中海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小闫啊,贾张氏就这一件能出门的棉袄。”
“你看这袄子都穿了一冬天了。”
“现在你把她棉袄泼湿了,总得给件换洗衣裳吧?”
“实在不行给点钱也行?”
闫奇不屑地撇嘴,这假仁假义的一大爷,可真会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一大爷要是看不过眼,就让一大娘拿身衣裳出来呗。”
“您家又不缺衣裳。”
“您老说街里街坊的,送身衣裳也不算什么吧?”
他用一大爷自己的话给顶了回去。
闫奇实在被易中海的虚伪恶心到了,不再理会外面的吵闹,转身回屋。
这院子里的老住户早就习惯了这些鸡毛蒜皮,哪天不闹腾反而觉得不自在。
别看贾张氏叫得凶,真要她在闫奇门口冻一晚上,她肯定不乐意。
果然夜深时分,闹腾了半天的四合院渐渐安静下来。
闫奇陪着四个女儿写完作业,把她们哄上炕,讲了几个童话故事,看她们睡着后才起身。
他想起答应冉秋叶要给学校准备礼物,原本打算送面锦旗,又觉得不够分量,决定改做牌匾。
上次做家具剩下的水杉木料正好派上用场,以他《鲁班绝学》的木工手艺,做块牌匾轻而易举。
正要动手时,窗台忽然传来响动。
闫奇推开窗户,只见一只系着头巾的绿皮青蛙蹲在窗台上。
“这么冷的天,还以为你冬眠了?”
他打趣道,“这些日子去哪云游了?”
青蛙一言不发,丢下三样东西就跳走了。
“获得《秀山崖雕》石刻秘籍一卷。”
“获得灵璧石料一块。”
“获得徽州砚台一套。”
听提示,闫奇便猜到了。
小青蛙这次去的地方,正是有名的徽县。
不管是灵璧石,还是徽砚,都是徽县最出名的特产。
灵璧石因为数量稀少,价格被炒得极高。
小青蛙好久没出现,一回来就带来如此贵重的礼物。
闫奇把那套精美的徽砚收好。
窗外那块几乎堵住窗口的巨石,让他兴奋不已。
“这么大的灵璧石,肯定价值不菲吧?”
“真是厉害,小青蛙太给力了。”
三件物品中,这块灵璧石是最值钱的。
闫奇把灵璧石收进了临时储物空间。
即便巨石压坏了他家昂贵的地板,他也毫不在意。
闫奇的目光又落在那本《秀山崖雕》上。
他知道,徽县存有不少古人留下的崖刻和石雕。
想到这是一门关于石雕技艺的书,闫奇顿时兴趣满满。
翻开这本略显陈旧的书,他脑海中瞬间涌入大量信息。
石雕、崖刻、碑、牌、坊、石像等古老技艺,很快被他吸收掌握。
这是一门流传久远的石雕手艺。
吸收完毕,闫奇已成为石雕大师。
正好,他打算送学校一块匾额。
现在,可以换一份更特别、更有分量的礼物了。
第二天一早,闫奇送走四个女儿,向医院请了假。
既然要制作石雕礼物,他打算全神贯注地投入。
他也想试试新学会的石雕技艺效果如何。
闫奇一早出门,去了燕京城郊的石材厂。
石雕噪音大、灰尘多,这类工厂一般不会设在市区。
这家石材厂的业务范围不小。
据老板说,燕京周边市县的石刻生意基本都被他包揽了。
他们这儿的石刻生意一直很好。
虽然正值除旧迎新的时候,但燕京仍有不少讲究的大户人家。
他们也会悄悄订购石雕。
石材厂老板一见闫奇上门,态度格外热情。
闫奇的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
老板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即便闫奇没有介绍信,老板也不在意。
只要能赚钱,他才不在乎闫奇的身份。
“老板,您是需要订购石雕,还是准备购买石料呢?”
闫奇此行的目的,就是选购一块适合雕刻的青石用来练习。
于是他直截了当地回答:
“给我一块适合雕刻的青石就行。”
听到对方只要原材料,石材厂老板的热情明显减退。
毕竟,真正能带来利润的是加工完成的石雕成品。
批发原材料,利润最低。
老板接着问道:
“那老板打算买多少青石?”
青石在众多石材中价格最低,
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像白菜一样廉价。
当然,可用于雕刻的青石也必须满足一些“严格”
条件,不是随便一块石头就能拿来用的。
闫奇思考了一下,说:
“先来一吨吧,好用的话再继续买。”
他不好意思只要几百斤石料。
考虑到自己目前还在初学阶段,多备些石材练习也是合理的。
听说闫奇只要一吨,石材厂老板眼珠一转,又问:
“老板您买这些青石,是打算做什么用呢?”
闫奇皱眉看向老板。
老板赶紧解释:
“老板您别误会。”
“我不是有意打探您的私事。”
“主要想根据您的用途,给您一些合适的建议。”
闫奇想了想,也不隐瞒,直接说:
“准备雕刻一件东西,送人。”
一听到“送礼”
二字,老板眼睛顿时亮了。
“哎!老板,我们这里成品石雕种类很多。”
“您直接买成品,也省得再加工了。”
“实话说,我们这儿的雕刻师傅,都是全燕京有名的大师。”
“成品质量绝对有保障。”
“而且样式奇全,肯定有您需要的。”
呵,这老板是把他当新手,想狠狠宰一笔啊。
闫奇不动声色地回答:
“不用了,我懂一些石刻手艺。”
石材厂老板看看闫奇的年纪,忍不住笑了:
“老板,您真会开玩笑。”
“您不想要成品也行,我这儿还有更好的石料。”
“既然是用来送礼,那肯定不能用太普通的青石。”
这老板真会做生意。
见闫奇坚持不买成品,立马转推起更贵的石材。
“老板,青石质地又脆又硬,雕出来的作品棱角明显。”
“这和它的材质有关,而且它也不太耐风雨侵蚀。”
“要选一件质地紧密又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礼物,我建议您考虑贵重石材。”
“一分价钱一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