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靶满环的震撼,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新兵连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一项更艰巨的挑战已悄然降临——移动靶射击。消息传来,新兵们刚刚因实弹射击而高涨的情绪,瞬间被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焦虑所取代。
“移动靶?靶子会动怎么打?”
“我固定靶都还没打好呢……”
“完了,这次肯定要出丑了。”
训练场上,议论声此起彼伏,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固定靶考验的是稳定和精准,而移动靶,则是对预判、节奏感和心理素质的终极考验。
赵铁柱看着底下这群愁眉苦脸的新兵,冷哼道:“都怕了?敌人会站着不动让你们打吗?战场是活的!从今天起,都给我把脑子里那根弦拧紧了!”
新的靶场布置起来,轨道、滑轮、还有那些即将不规则移动的靶标,都透着一股冰冷的机械感,无形中增加了压力。
陈教官也再次出现在训练场。格斗切磋的“败绩”似乎并未影响他,反而让他对姜青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站在赵铁柱身边,目光同样聚焦在那个瘦小的身影上,他想看看,这个在格斗场上给了他巨大“惊喜”的女兵,在动态射击上,是否同样妖孽。
训练从最简单的横向匀速移动靶开始。靶标在百米距离上,以固定的速度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滑动。
第一批上场的新兵,状况百出。有人跟不上靶子速度,子弹全打在后面;有人预判过度,子弹飞到了靶子前面;更多的是手忙脚乱,毫无节奏,五发子弹天女散花般分布在靶标轨迹的各个位置,能有一两发上靶就算不错。脱靶者比比皆是。
沮丧的气氛在蔓延。
轮到姜青白小组。
她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模样,卧倒,据枪,装弹。当远处的靶标开始沿着轨道“唰”地移动起来时,她的眼神瞬间变了。
不再是固定靶时的绝对静止,她的瞳孔微微收缩,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都融入了那移动的靶标之中。她的枪口不再死死锁定一点,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特的、圆润的韵律,伴随着靶标的移动而平滑地移动。
她没有急于击发。第一轮,她只是在感受,感受靶标移动的速度,感受轨道运行的规律,感受枪支在移动中保持稳定的微妙平衡。她的呼吸变得极其悠长,心跳仿佛也放缓下来,整个世界在她眼中,只剩下那个移动的白色目标和手中随之舞动的枪。
“她在干什么?怎么不开枪?”
“吓傻了吗?”
旁观的新兵有些不解。
但陈教官和赵铁柱的眼神却同时一凝!他们看出了门道!姜青白不是在发呆,她是在“人枪合一”,在寻找那种最佳的跟踪节奏和击发时机!
第二轮移动开始!
就在靶标进入有效射界的瞬间,姜青白动了!
她的枪口移动陡然变得坚决而稳定,不再是单纯的跟随,而是带着一种精准的预判,始终将准星提前压在靶标移动路径的前方某个无形的点上!
“砰!”
第一声枪响!果断,干脆!
报靶杆迅速指向移动的靶标——8环!虽然不在中心,但稳稳上靶!在大多数新兵还在脱靶边缘挣扎时,她第一枪就取得了有效命中!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砰!”
第二枪!报靶杆指向9环!
“砰!”
第三枪!10环!
“砰!”
第四枪!10环!
“砰!”
第五枪!9环!
五发子弹,全部命中!而且环数越来越高!
“四十五环!”观察员报出成绩。
全场响起一阵低呼!第一次打移动靶,就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堪称惊艳!
但姜青白微微蹙了蹙眉,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于这支枪在移动中的弹道特性,以及更复杂的提前量计算,还需要进一步熟悉。
接下来的训练,她更加专注。她不再追求每一枪都命中高环数,而是有意地进行各种尝试——不同的跟踪速度,不同的预判量,甚至尝试在靶标变速的瞬间击发。
旁人看来,她的成绩似乎变得不稳定起来,有时能打出48环的高分,有时又会掉到40环左右。但赵铁柱和陈教官却越看越是心惊!他们看出来了,姜青白是在进行极其高效的“数据采集”和“适应性训练”!她在用最短的时间,摸索和掌握移动射击的规律!
这种学习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比单纯打出一个高分更加可怕!
训练难度不断提升。靶标开始变速移动,时而快,时而慢,毫无规律可言。接着,又增加了斜向移动,甚至短暂的隐现靶。
新兵们的成绩惨不忍睹,哀嚎一片。
而姜青白,在经过前期的摸索后,仿佛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调试”。她的状态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无论靶标如何移动,变速、斜向、乃至突然出现又消失,她的反应都快得惊人!她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雷达,瞬间捕捉目标,大脑如同高速计算机,几乎在瞬间完成对速度、角度、距离的综合判断,计算出最佳的提前量和击发点!
她的动作变得行云流水,跟踪、预判、击发,一气呵成!枪声的节奏,仿佛与靶标移动的诡谲韵律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
“砰!砰!砰!砰!砰!”
急促而稳定的五声枪响过后,报靶杆在快速移动、变向的靶标上,坚定地指示出命中的位置—— 10环,9环,10环,10环,9环!四十八环!
“嘶——”
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已经不是用天赋能解释的了!这简直是本能!是烙印在灵魂里的射击艺术!
最后考核,是最难的“综合运动靶”。靶标在复杂轨道上无规律移动,时快时慢,时隐时现,模拟最真实的战场环境。
所有新兵都面色凝重,如临大敌。考核成绩,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评定。
姜青白是最后一个上场。前面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三十五环。
她平静地走上射击地线。阳光照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光晕。她卧倒,据枪,动作依旧稳定如山。
当那诡谲莫测的靶标开始疯狂舞动时,所有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然而,姜青白的表现,让所有人的担心都变成了彻底的震撼!
她的身体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唯有持枪的上半身和手臂,如同拥有独立生命般,追随着那飘忽不定的目标,做出各种精微至极的调整。她的眼神锐利如鹰,穿透百米距离,牢牢锁定那个跳跃的白色幽灵。
“砰!” 靶标刚从掩蔽后闪出,子弹已到!9环!
“砰!” 靶标急速变向,子弹仿佛早已等在它的必经之路上!10环!
“砰!” 靶标短暂停滞的瞬间,枪声几乎同时响起!10环!
“砰!” 斜向加速中,精准命中!9环!
“砰!” 最后一击,靶标即将隐入掩蔽,子弹如同长了眼睛,在最后刹那钻入靶心!10环!
四十八环!
弹无虚发!枪枪咬肉!
整个靶场,死寂一片。
所有人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惊叹,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个从地上缓缓站起,轻轻拍掉身上尘土的身影。
移动靶心,弹无虚发。
“神枪手”的地位,在此刻,已不再是称号,而是铁一般的事实,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新兵,乃至教官的心中。
赵铁柱看着成绩单上那个刺眼的“48环”,又看了看平静归队的姜青白,最终,他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用一种混合着无比欣慰和一丝莫名无力的语气,对身边的陈教官低声说道:
“老陈,这孩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不,这碗饭,可能都有点配不上她了。”
陈教官默默地点了点头,目光依旧追随着姜青白,眼神灼热得几乎要燃烧起来。
他知道,一颗真正的、注定要闪耀的兵王之星,已经在这片新兵连的靶场上,无可阻挡地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