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整个西域,除了大宛和乌孙两国,都已向游尘俯首称臣,游尘将西域改名为新州,由军机堂军师鲁肃担任新州牧,将西域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此时,在遥远的北方,赵云也传来捷报,他率军跨越坚昆、丁零国土,继续向北推进,将大片荒凉之地全部插上大汉军旗,直到遇上那一望无际的大海。赵云军士气高昂,所到之处,通古斯人、萨摩耶德人这些土着望风披靡。
游尘曾说,这些土地目前虽然荒芜,或许我们要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城池才能建设到这里,但这些地方,属于我华夏。赵云深知游尘的宏伟目标,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稳扎稳打,不断扩大游尘势力在北方的影响力。
幽州方向,关羽对公孙度的东征计划也已经展开。目前虽然暂未有消息传来,但游尘坚信,凭借关羽,徐庶,张辽,徐晃,魏延的能力和他们手中精兵,加上公孙瓒、乌桓、鲜卑大军的支援,以及孙策、周瑜、甘宁、周泰的海军策应,别说区区一个公孙度,就算是跟历史上巅峰的曹老板互殴,也能打到对方满地找牙。
狮子搏兔?
不存在的。
游尘当初历经千难万险,遍访贤臣良将,就是为了让霸王龙搏毛毛虫。
……
大宛国以城邦为单位,国王与贵族共治,平民多为农民或商人。它西接康居,东连疏勒,南邻大月氏,北通乌孙,是丝绸之路北道的贸易枢纽,以绿洲农业和灌溉系统闻名,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兵力规模约5万人,其中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主要用于城防和贸易路线保护。他们的城池防御坚固,尤其是贵山城以“三重城墙”着称,擅长依托绿洲据点进行持久战。
在农业方面,大宛人种植小麦、葡萄、苜蓿,灌溉技术先进;而畜牧业方面,他们饲养汗血马(又称“天马”)、骆驼,马匹贸易是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游尘垂涎大宛的主要原因;贸易方面,他们通过丝绸之路与汉朝、安息(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进行丝绸、香料、玻璃器物等交易,贵山城是重要商业中心。
如此宝地,游尘自然不会送给他人。
因此,他让司马懿,沙摩柯出使大宛,表示只要他们承认游尘的统治,派贵族子弟到晋阳学习,定期上贡,必要时响应游尘的出兵号召,汉朝就册封他们为太守,且依旧统领旧部,保留游牧传统,并开通互市,在给予优惠的同时保留他们的自主权。对于他们族中在军政谋略上表现优异者,游尘会亲自拜将封侯,赏赐金银宝珠,甚至与游尘麾下重臣通婚。前提是,他们足够优秀。
司马懿虽年幼,一身才华却难以掩盖。
他循循善诱,以匈奴、鲜卑、乌桓、坚昆、丁零等国为例,对比他们加入游尘麾下前后的巨大变化;又说尤英本是匈奴单于之女,因实力强大成为游尘的正妻,因功升平西将军,不久前曾任西域南道大军主将,沙摩柯为五溪蛮王,因勇武过人,游尘以兄弟相待,履立战功,现为征虏中郎将。
大宛国君臣见沙摩柯的外貌和装扮明显不似其他汉人,又听他对游尘赞不绝口,心中疑虑顿消,最终答应向游尘称臣。
为了进一步拉近关系,大宛王主动提出联姻,游尘不好女色,就让吕布接下了这个担子。
另一边,派往乌孙的使者,则带回了对方拒绝臣服的消息。
对于这种结果,游尘丝毫不感到意外。
西汉后期,乌孙国因继承权问题,分裂为大昆弥与小昆弥两支,分别统治伊犁河谷西部与东部地区。如今,这种分裂已持续百余年,大小昆弥互相攻伐,导致乌孙国力严重衰退。
自董卓祸乱天下开始,东汉朝廷已无力维持对西域的控制,乌孙国因此不再接受汉朝册封或朝贡,与汉朝的往来仅限于零星的贸易交流。
如今大小昆弥国以部落联盟为基础,分别统领若干游牧部落,由贵族掌握实权。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以畜牧业为主,饲养马、牛、羊,其品质十分优良。他们通过丝绸之路北道与中原、西域进行绢马贸易,但此时因商路受阻,经济渐趋凋敝。两国总兵力约有15万骑兵,他们擅长骑射与长途奔袭,装备弓箭、弯刀,机动性强,但纪律性差,缺乏统一指挥,难以形成协同作战。
确认完两国的信息后,游尘决定当一回君子——动口不动手。
见一众文武投来疑惑的目光,游尘面不改色:
“你们都以为本将军好勇斗狠,这是偏见。如今新州百废待兴,子敬分身乏术,我自当出手相助。勤政爱民,这也有错?”
老实人鲁肃见游尘如此体贴下属,十分感动。
游尘自以为精湛的演技骗过了所有人,冷不防尤英突然拧上了他的耳朵:
“时待,说人话!”
“疼疼疼!尤姐,我说我说!”
游尘揉了揉耳朵,无奈摆摆手:
“大小昆弥不过十五万兵马,我军六万精锐,加上匈奴八万人,以及孟起带来的十五万羌氏骑兵,占据绝对优势。
只要针对大小昆弥的内部矛盾,略施小计,拉拢一个,灭掉一个,此战可胜。
奉先,孟起,你二人可愿走这一遭?”
吕布、马超知道游尘这是给他们独领大军,树立威望的机会,心中感激,当即一口应下。
保险起见,游尘让司马懿随军参谋。
汉军三战三捷,斩获极多。大小昆弥自知不敌,只能占据地理,坚守不战。
194年3月,司马懿巧用离间计,让大小昆弥都以为对方已经暗中投靠游尘,因此自相攻伐。
小昆弥兵力少,抵挡不住,遣使向游尘求救。在小昆弥王的接应下,吕布、马超率大军猛攻大昆弥的军营,杀得敌军大败。
马超连斩大昆弥八员大将,最后一枪刺大昆弥王于马下。
战后,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大昆弥王及其亲信的九族,将头盖骨做成酒樽,送赠小昆弥王,吓得对方胆战心惊。
见震慑效果达成,司马懿随即扶持小昆弥王成为新的乌孙王,向他说明游尘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赏赐金银财帛,并让他的女儿嫁给马超,结为姻亲。
司马懿威恩并施,让乌孙人得到了切实利益的同时,也将汉军强横的实力刻在了乌孙人骨髓里。
自此,西域全境再无反对游尘之声。
因这次大胜,马超迁升虎威将军。
司马懿已年满十五岁,又多次立功,游尘便让他正式加入军机堂,官拜军师将军,赐尚方宝剑。
西凉这边,马腾、韩遂送来书信,表示愿意辞去朝廷任命的镇西将军、安西将军之职,加入游尘麾下。
“呵,两个老狐狸,好一个以退为进!”
游尘心知,定是自己将吕布提升为安西将军,与韩遂的安西将军重叠,让他有了危机感,这才怂恿马腾,以辞官为借口,让游尘给他们其他好处。
略做思索,游尘决定表马腾为奋威将军,安乡侯,凉州牧;韩遂为建德将军、都乡侯,凉州刺史,游尘认韩遂之女为义妹,让其嫁与马超为妻。
军职虽然降为杂号将军,但两人因受封州牧、刺史,权力不减反增,统治凉州反而名正言顺;加上乡侯的爵位,以及将韩遂拉到游氏一族,可说是诚意满满。
马腾、韩遂千恩万谢,自此决定全力辅佐马超,扩大他在游尘麾下的影响力。
“大好河山啊,都是我华夏的领土!”
游尘站在贵山城的城墙上眺望远方,心中豪情万丈。但他也很清醒,拿下西域全境只是开始,前方的道路,依然荆棘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