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隋的征程从不是一人的独角戏——李世民平定大洋洲载誉归来,长安的朱雀门外挤满了迎接的百姓,可杨昭手里的调令早已写好,新的战场要换将出征,这不是对前者的替代,而是大业版图扩张的必然。
李世民刚踏入皇宫,就见杨昭捧着青铜酒爵站在殿内,酒液里映着窗外的宫柳。“世民,大洋洲一战你立了大功,这杯酒先敬你。”杨昭将酒递过去,话锋却一转,“但北方的‘室韦部落’最近不安分,不仅劫掠咱们的皮毛商队,还联合了‘突厥残部’,想切断漠北商路——这次去北方,得换个人去。”
李世民握着酒爵的手顿了顿,随即笑了:“陛下是想让谁去?北方草原的气候和战术跟东南亚、大洋洲都不一样,得找个熟悉骑兵作战的人。”
“周琛。”杨昭吐出两个字,见李世民眼中闪过惊讶,又补充道,“他不仅懂火器改良,前两年还跟着你在北方练过骑兵,这次让他带‘重装骑兵营’和新造的‘连发火铳队’去,正好试试新战术。”
消息传到周琛耳中时,他正在工部调试新造的“骑兵用小型轰天雷”——这玩意儿能绑在马背上,扔出去威力不小。“让我去北方?”周琛擦了擦手上的火药灰,眼里满是兴奋,“正好试试这些新家伙在草原上好不好使!”
可消息传到民间,却有了些议论——有人说“没了李世民,北方仗不好打”,还有商队老板偷偷给户部递信,想请陛下再派李世民出征。杨昭得知后,特意在朱雀门贴了张告示,上面写着:“复隋大业,非一人之功。世民平海疆,周琛拓草原,皆是栋梁。漠北商路安危,系于新帅,亦系于众心。”
告示贴出的第二天,周琛就带着军队出发了。李世民亲自去城外送行,递给他一张“北方草原地形图”,上面标着自己之前画的“水草位置”和“室韦部落的常用伏击点”:“室韦人擅长‘游击战术’,别跟他们拼耐力,用火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周琛接过地图,用力点头:“放心!我不会给大隋丢脸,更不会让你失望!”
可周琛刚走到“阴山古道”,就遇到了麻烦——草原上突然下起了“暴雪”,气温骤降,士兵们的盔甲上都结了冰,连马都不肯往前走。更糟的是,负责运送粮草的队伍迟迟没来,士兵们只能靠打猎充饥,不少人还得了“风寒”。
“将军,再这么下去,不用等室韦人来,咱们自己就撑不住了!”副将裹着厚厚的棉衣,牙齿都在打颤。周琛看着漫天飞雪,突然想起李世民地图上标着的“阴山暖泉”——那里有天然的温泉,不仅能取暖,周围还有不少耐寒的牧草。
他立刻让人按照地图的指引,带着军队往暖泉赶。走了两天,终于看到了冒着热气的暖泉,士兵们赶紧脱下结冰的盔甲,泡在温泉里取暖,马匹也有了牧草可吃。可就在大家稍微放松的时候,暖泉周围突然传来“箭声”——室韦部落的人竟然追来了!
周琛赶紧让人穿上盔甲,拿起连发火铳,对着暗处的室韦人射击。可室韦人骑着快马,打一枪就跑,根本不跟隋军正面交锋。“他们是想消耗咱们的弹药和体力!”周琛皱起眉头,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他让人把小型轰天雷绑在箭上,朝着室韦人逃跑的方向射去,“轰隆”一声,轰天雷在雪地里炸开,吓得室韦人的马四处乱蹦,不少人从马背上摔下来。
“追!”周琛下令,隋军士兵骑着马冲上去,把摔下来的室韦人抓了起来。经过审问才知道,室韦部落的首领“巴图”早就收到了隋军出征的消息,一直在暗中跟踪,想等隋军疲惫的时候再动手,没想到反而被周琛打了个措手不及。
周琛让人把俘虏押起来,继续往漠北走。可他不知道,巴图已经派人去联络突厥残部,准备在“呼伦贝尔草原”设下更大的埋伏,等着隋军自投罗网——这场北方草原的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