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高中文学天地》编辑部。
下午三点,正是人最困乏的时候。资深编辑周敏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端起桌上已经凉透的咖啡灌了一口。苦涩的液体让她稍微清醒了一些,目光再次投向电脑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投稿邮件。
作为国内面向高中生群体的顶级文学期刊之一,《高中文学天地》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封稿件。其中百分之九十,都会在初审阶段就被淘汰。
周敏的工作,就是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淘出那零星的、可能闪光的金子。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文学嗅觉,但日复一日,也难免会感到麻木和疲惫。
“唉,又是‘我的青春不迷茫’……”她点开一封邮件,扫了一眼标题就无奈地摇了摇头。如今高中生的写作,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要么是强说愁的青春伤痛,要么是喊口号式的励志鸡汤,真正能沉下心来,写出自己独特思考和感受的文章,少之又少。
她像一个机械的流水线工人,熟练地点开、审阅、归类、关闭。一下午的时间,她已经处理了近百封邮件,却连一篇能让她稍稍提起兴趣的文章都没有。
就在她准备起身去接杯热水,结束这乏味的工作时,一封新的邮件跳进了收件箱。
发件人:江南市第二中学 语文教研组 张振国
主题:一篇来自学生的散文投稿,恳请审阅——《遗憾》
“哦?教师推荐稿?”周敏的眉毛挑了一下。
通常,由学校老师、尤其是教研组长级别郑重推荐过来的稿件,质量会相对高一些。至少,不会是那种错字连篇、逻辑不通的初级作品。
她端着水杯坐回位置,点开了邮件。
邮件正文写得很客气,简单介绍了投稿学生的背景——高三在读,品学兼优,并附言说这篇文章让整个语文组的老师都深受触动,希望能得到一个被更多读者看到的机会。
周敏的表情依旧平静,这种推荐语她见过太多了。老师们总是对自己的学生抱有滤镜,在她看来,再惊才绝艳的学生,作品中也难免带着青涩。
她点开了附件里的文档。
文档的排版很干净,标题加粗,下面是三个章节的小标题,显得很有章法。
《遗憾》
“嗯?有点意思。”周敏的身体微微前倾。
仅仅是这标题,就让她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它不像大多数学生作文那样直白,而是充满了文学的隐喻和哲思的美感。
她开始看正文。
“遗憾是什么?遗憾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是生活中带给我们不可挽回的最美的温柔,像一杯卡布奇诺,浓浓的苦涩带着一点轻轻的甜……”
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让周敏那双阅稿无数、已经有些麻木的眼睛,瞬间锐利了起来。
她放下了水杯,双手搭在了键盘上,滚轮缓缓向下。她的阅读速度不快,因为这篇文章的文字密度太高了,信息量太大,几乎每一段都需要她停下来细细品味。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的送风声和同事偶尔敲击键盘的声响。周敏的世界,却已经被这篇名为《遗憾》的散文完全占据。
当她读到散文中的故事时,她感觉自己的头皮一阵发麻。作为一名资深文学编辑,她能清晰地判断出,这不是简单的辞藻堆砌,而是一种极具原创性的、天才般的构思!这种将抽象情感具象化的能力,是许多成熟作家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她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心跳在不知不觉中加快。
她看到了文中对木心、张爱玲、昆德拉、加缪等作家的引用,但这些引用并非生硬的掉书袋,而是完美地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论述体系,成为了支撑其思想骨架的血肉。这证明作者不仅阅读量巨大,更具备了强大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的能力。
太成熟了……这篇散文的语言、结构、思想,都呈现出一种与作者“高中生”身份极不相称的成熟与老练。文字洗练精准,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述;情感克制而深沉,不见少年人的浮夸与滥情;思想层层递进,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到人类,展现出了惊人的格局。
当周敏读完最后一个字,她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那口气息仿佛带着电流,让她整个后背都有些战栗。
她没有立刻关闭文档,而是将滚动条拉回页首,又从头到尾,仔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第二遍读完,她心中的震撼,只增不减。
“小王,你过来一下!”她终于忍不住,对着邻座的年轻编辑喊了一声。
“怎么了,敏姐?”年轻编辑小王凑了过来。
“你看看这篇文章。”周敏指着屏幕,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紧绷,“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王扶了扶眼镜,凑到屏幕前读了起来。他看得很快,几分钟后,他抬起头,有些不确定地说道:“这……文笔很老道啊,思想也很深。感觉像是个在大学里教文学的教授,或者是个在文坛浸淫多年的中年作家写的吧?至少也得三四十岁了。”
听到这个回答,周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
她指着邮件的发件人信息,一字一顿地对小王说:
“作者,陈启明,江南二中,高三在读。”
小王愣住了,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巴张成了“o”型。他再次看向屏幕上的文章,又看了看邮件信息,来回切换了好几次,仿佛在确认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不……不可能吧?!”他失声叫道,“敏姐,你没开玩笑?这篇稿子……是高中生写的?”
他的惊呼声,引来了办公室里其他几位编辑的注意。
周敏没有再解释,她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主编的内线。
“喂,主编吗?我是周敏。我这里刚收到一篇稿子,我觉得,我们下一期的头条,有着落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主编沉稳的声音:“哦?能让你这么说的稿子可不多见。发给我看看。”
挂掉电话,周敏立刻将邮件转发给了主编。她靠在椅背上,看着那篇文档,眼神中闪烁着一种猎人发现珍稀猎物般的兴奋光芒。
她知道,自己今天,可能真的淘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纯金了。
她更好奇的是,那个叫“陈启明”的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