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寒冬腊月里,瓦窑堡已经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兵工厂里却依然热火朝天,高射机枪生产线全速运转,车间里弥漫着钢铁与汗水的气息。
这天下午,林烽正在子弹车间检查新一批弹药的质量,老张兴冲冲地跑进来:厂长!好消息!白医生带着医疗队到咱们根据地了,现在已经到村口了!
白医生?林烽眼睛一亮,就是那个在北平大名鼎鼎的白求恩大夫?
对对对!就是他!老张激动得直搓手,听说还带了个医疗队,这下咱们伤员有救了!
全厂上下都沸腾了。自从上次反扫荡作战后,兵工厂就有不少工友带着伤坚持工作,正需要专业的医疗队。
林烽立即带着众人迎出厂区。只见村口走来一队人马,打头的是个身材高大的外国医生,标志性的白大褂在寒风中格外醒目。
白大夫!欢迎欢迎!林烽快步上前握手。
白求恩用生硬的中文笑道:林厂长,久仰大名!你们造的高射机枪,可是让日本飞机吃了大亏啊!
众人都笑起来。林烽正要说话,目光却被白求恩身后一个身影吸引——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围一条灰色围巾,鼻梁上架着副圆框眼镜,正蹲在地上仔细检查药箱。
最特别的是,她检查药品时嘴里还念念有词:磺胺结晶度不够,会影响药效...酒精纯度倒是合格...
老张见状解释道:那是白医生的助手苏婉同志,听说懂化学,一路上都在帮医疗队配药。
正说着,苏婉抬起头,正好对上林烽的目光。她扶了扶眼镜,落落大方地点头致意。
就在这时,子弹车间突然传来的一声闷响,接着是牛大力的惊呼:不好!火药受潮了!
林烽脸色一变,急忙往车间跑。白求恩也带着医疗队跟上:可能有伤员,我们去看看!
车间里,几个工人正手忙脚乱地处理受潮的火药。牛大力哭丧着脸:厂长,这批火药存放不当,怕是都要报废了...
苏婉跟着医疗队进来,闻到空气中的味道,下意识抽了抽鼻子:这是黑火药?硝石含量偏低,硫磺纯度也不够。
林烽猛地转头:苏婉同志懂火药?
白求恩笑着拍拍苏婉的肩膀:苏可是燕京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要不是战争,现在该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呢!
苏婉有些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镜:学过一些。看这火药的颜色和气味,应该是提纯工艺有问题。
林烽眼睛顿时亮了,就像发现了宝贝:苏婉同志,能不能请你帮我们看看弹药车间?
来到弹药车间,苏婉仔细检查了火药生产的每个环节,不时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录。当她看到工人们用土法提纯硝石时,忍不住摇头:
这样提纯,杂质太多,会影响火药燃烧效率。
王老铁有些不服气:苏同志,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
苏婉也不争辩,找来几个瓦罐和一些原料,现场演示起来。只见她熟练地调配溶液,过滤沉淀,加热结晶...不到一个时辰,一小罐雪白的硝石结晶就出现在大家面前。
我的乖乖!牛大力瞪大眼睛,这比咱们提纯的硝石白多了!
苏婉微笑道:用化学方法提纯,纯度能提高三成以上。同样的用量,火药威力能提升百分之二十。
整个车间都轰动了。老张激动地直搓手:要是咱们的子弹都用这种火药...
林烽当机立断,找到白求恩商量:白大夫,能不能让苏婉同志暂时留在兵工厂?帮我们改进火药生产工艺。
白求恩很爽快:当然可以!苏婉的化学专长在医疗队是屈才了,在你们这里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苏婉自己也很感兴趣:如果能帮前线战士造出更好的弹药,我愿意留下!
就这样,苏婉留在兵工厂,负责火药研发。她一来就闹出不少笑话——
先是要求车间通风防尘,工人们直嘀咕:造火药还要讲卫生?
接着她又搞出一堆瓶瓶罐罐,整天调配各种溶液,被牛大力私下叫做女巫炼药。
但很快,苏婉就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她改进了硝化棉生产工艺,造出的发射药燃烧更充分,子弹初速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她研发的新式黑火药,威力比原来提升了两成,而且更不容易受潮。
最绝的是,她还用土法制出了简易雷汞,解决了底火供应不足的难题。
这天,林烽来检查工作,苏婉正在指导工人们建设新的提纯车间。
林厂长!苏婉兴奋地指着新建的设施,等这个车间建好,火药月产量能提高百分之五十!
林烽看着眼前这个文静的姑娘,很难想象她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取得这么大成绩:苏婉同志,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苏婉推推眼镜,难得地开了个玩笑:总不能白吃你们兵工厂的小米粥啊!
两人正说笑间,牛大力急匆匆跑来:厂长!不好了!新运来的一批硫磺杂质太多,根本没法用!
原来,由于日军封锁,兵工厂能买到的硫磺质量越来越差,严重影响火药生产。
苏婉检查了硫磺样品,沉思片刻:给我两天时间,我想办法提纯。
接下来的两天,苏婉带着几个工人在新建的化学车间里忙活。时而冒出呛人的烟雾,时而传出奇怪的声响,把路过的牛大力吓得够呛:
这苏同志不是在造火药,是在炼丹吧?
第三天一早,苏婉兴冲冲地找到林烽:成功了!用简易化学方法,能把劣质硫磺提纯到可用标准!
试验场上,使用提纯硫磺造出的火药威力丝毫不减。所有人都对苏婉刮目相看。
王老铁竖起大拇指:苏同志,俺老铁服了!这化学还真管用!
更让人惊喜的是,苏婉还改进了火药配比,在威力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消耗降低了百分之二十。
老张算完账乐得合不拢嘴:这下可省大钱了!
一个月后,在苏婉的指导下,兵工厂建起了第一个标准化化学车间。不仅火药质量大幅提升,还试制成功了新式炸药。
庆功会上,林烽特意给苏婉敬酒:同志们!让我们敬苏婉同志!她让我们兵工厂的火药生产,从土法迈进了化学时代!
苏婉红着脸: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就在这时,通讯员送来师部急电:日军即将发动新一轮扫荡,要求兵工厂加快弹药生产!
林烽放下电报,目光坚定: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有了苏婉同志的新技术,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苏婉推推眼镜,眼中闪着自信的光:厂长放心,我已经在研发威力更大的新配方了!
车间的灯火,又一次亮到了深夜。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兵工厂里却暖意融融,每个人都为抗日前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