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在瓦窑堡盘桓了两日,白天跟着林烽、老张等人参观各个车间,看着那流水般产出的武器弹药,眼馋得直流口水;晚上则与兵工厂的骨干们把酒言欢,叙说前线战事,关系打得火热。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林烽既然松了口,就绝不会亏待他,因此虽然心急,却也沉得住气,只是变着法地打听“41式”榴弹炮的威力和产能。
第三天上午,林烽派人将李云龙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里,苏婉和老张也在,桌上摊开着一份长长的清单。
“老李,坐。”林烽笑着示意,脸上带着一丝神秘,“你给我们送了份‘厚礼’,我们瓦窑堡也不能小气。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给你准备的‘回礼’,你看看,够不够意思?”
李云龙一听,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连忙凑到桌前,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当他看清清单上那密密麻麻的武器名称和后面跟着的数字时,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拿着清单的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只见清单上赫然列着:
火炮类:
· 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6门!(附每门炮3个基数炮弹)
· 102毫米8管火箭炮:15门!(附每门炮3个基数火箭弹)
· 瓦窑堡仿制82毫米迫击炮:35门!(附每门炮3个基数炮弹)
· 瓦窑堡式75毫米山炮:15门!(附每门炮3个基数炮弹)
· 轻型62毫米迫击炮:40门!(附每门炮3个基数炮弹)
步兵武器类:
· 铁拳火箭筒:35支!(附配套弹药)
· 高射机枪(可平射):25门!
· 81式-2型步枪:3500支!
· 37式冲锋枪:1500支!
· 37式重机枪:25挺!
(所有步兵武器均配备充足弹药)
李云龙看着这份清单,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半晌,才猛地抬起头,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有些嘶哑:“老……老林!你他娘的……你这哪是回礼?你这是要把老子……不,是把我们旅,从头到脚用钢铁武装到牙齿啊!这……这他娘的够老子组建三个炮兵团还有富余啊!”
他激动得在办公室里直转圈,搓着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抑制不住:“六门105大炮!十五门那喷子一样的火箭炮!还有这么多山炮、迫击炮!老天爷,老子以后打仗,还用得着抠抠搜搜算计炮弹?直接他娘的用炮火把鬼子阵地给我犁一遍!还有这三千五百支新式步枪,一千五百支冲锋枪……老子的步兵以后也能横着走了!”
林烽看着李云龙那喜形于色的样子,和苏婉、老张相视一笑。这份“回礼”几乎是目前瓦窑堡能动用的、除必须保障总部订单外的大部分机动库存了,堪称倾囊相助。他正色道:“老李,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些装备,是支援你们打鬼子的,不是让你李云龙拿去显摆或者蛮干的!每一门炮,每一发炮弹,都凝聚着我们瓦窑堡无数工人同志的心血!你得给我保证,把它们用在刀刃上,打出咱们八路军的气势来!”
“你放心!老林!”李云龙拍着胸脯,砰砰作响,“我李云龙要是糟蹋了这些宝贝疙瘩,不用你说话,我自己找颗子弹崩了我自己!这些家伙什,就是我老李的命根子!我一定用它们,多敲掉鬼子的碉堡,多歼灭鬼子的有生力量!”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林烽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老李,礼,我送了。现在,有件小事,想请你帮个忙。”
李云龙正在兴头上,把胸脯拍得更响了:“啥事?你老林开口,上天入地,我李云龙要皱一下眉头,就不是娘养的!是不是还要坦克?我回去就盯着鬼子,再给你弄几辆来!”
林烽摆摆手,笑道:“那倒不用。是这样,我们兵工厂现在规模越来越大,重要性你也清楚。光靠牛大力的警卫排和沈泉的运输队兼顾防卫,力量有些单薄。尤其是缺乏专业的、能应对小股敌人渗透破坏和突发情况的力量。我想请你帮忙,从你的部队里,抽调精锐骨干,帮我们瓦窑堡训练一个连的特种作战分队,以及一个营的炮兵。”
他详细解释道:“这个特种连,要擅长山地作战、潜伏、侦察、反渗透和突袭,专门负责厂区外围警戒和应对突发威胁。这个炮兵营,则要熟练掌握我们提供的各种火炮,一方面可以作为厂区的固定防御火力支点,另一方面也能作为你们前线炮兵的轮训和后备力量。你看……”
李云龙一听,眼珠子转了转,立刻明白了林烽的深意。这不仅是加强防卫,更是借此机会为瓦窑堡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训练有素的防卫力量,同时也能让他的炮兵提前熟悉和掌握这些新式火炮,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嗨!我当是多大事呢!”李云龙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包在我身上!不就是训练点兵嘛!老子别的不敢说,带兵训练那是一绝!我给你挑最好的连长、营长苗子,派最好的教官过来!保证三个月内,给你练出一支嗷嗷叫的‘瓦窑堡护卫队’和一支指哪打哪的‘厂属炮兵’!”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林烽伸出手,与李云龙用力一握。
大事已定,李云龙看着那份清单,越看越欢喜,仿佛已经看到他的炮旅万炮齐鸣的壮观场景。他小心翼翼地将清单折好,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口袋,还用手按了按,生怕飞了似的。
“那个……老林啊,”李云龙搓着手,脸上又堆起那标志性的、带着点讨好意味的笑容,“你看,这装备……啥时候能……嘿嘿……”
林烽岂能不知他的心思,笑道:“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大部分装备已经在你来时看到的那个三号仓库里了,炮弹和弹药在五号库。卡车和牵引车辆也给你配了一部分。你随时可以安排人来接收、转运。”
“太好了!我这就回去安排!”李云龙兴奋地一跃而起,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旅部,调集人手来拉这些宝贝。他走到门口,又像是想起什么,猛地转过身,压低声音对林烽说:
“老林,兄弟我先撤了!得赶紧回去把家伙什拉回驻地藏好!不然,要是走漏了风声,让我那老领导 陈司令(指386旅陈旅长)那个‘闻到肉腥味就上门’的家伙知道了,他保准立马带着人马过来‘恭喜发财’,那老子这点家底,非得被他刮走一层油不可!咱们回头再聊!”
说完,李云龙像生怕陈旅长会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对着林烽等人抱了抱拳,风风火火地冲出办公室,带着他的警卫员,跳上来时坐的吉普车,一溜烟地消失在了厂区道路的尽头。
看着李云龙远去的背影,林烽和苏婉、老张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李云龙……”老张摇头失笑,“还是这么个急性子。”
苏婉也笑道:“不过,有李旅长这样的悍将在前线,咱们生产的这些武器,才能真正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林烽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是啊,前线与后方,本就是一体。我们努力生产,他们奋勇杀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赢得这场战争。”他顿了顿,对苏婉和老张吩咐道:“立刻安排人手,协助李旅长的人清点、交接装备。同时,我们自己的生产任务不能放松,要尽快补充库存,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瓦窑堡兵工厂与李云龙部队的这次重量级交接,不仅极大增强了一线主力部队的攻坚和火力投送能力,也为兵工厂自身的安全和发展上了一道坚实的保险。钢铁的纽带,将前线与后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李云龙的炮旅带着这些新式装备重返战场时,必将在华北的抗日烽火中,谱写出一曲更加激昂雄壮的炮火交响曲!而瓦窑堡的威名,也必将随着这些利器的怒吼,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