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铁证如山,深挖余孽
崔琰被投入了天牢最深处,由影卫亲自看管。曾经意气风发的吏部侍郎,如今沦为阶下之囚,镣铐加身,蜷缩在阴暗潮湿的牢房角落,昔日的光彩荡然无存,只剩下满眼的血丝与颓败。
夜玄宸并未立刻提审。他在等,等一个能让崔琰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的时机,也在等苏云昭那边,从崔琰府邸查抄出的海量文书账册中,梳理出更多线索。
未央宫偏殿,烛火彻夜不熄。苏云昭不顾连日来的疲惫,亲自带领着几名精于计算、绝对可靠的女官和太监,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墨锭的气息,偶尔响起算盘珠子的清脆碰撞声。
这些文书,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惊人。除了那份记载了数十名潜伏官员的名单,还有大量与江南云水商会、北境某些部落、乃至西域一些神秘商队的资金往来记录,数额之巨,触目惊心。更有一些用特殊密码书写的信函,虽然一时难以完全破译,但其中反复出现的几个代号,足以让人心惊肉跳。
“陛下,您看这个。”苏云昭将几份看似普通的礼单递到夜玄宸面前,“这是崔琰升任吏部侍郎时,几位官员‘赠送’的贺仪记录。表面看是金银古玩,但臣妾核对过内务府的贡品档案和市价,这些物品的价值,远超记录数额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其中几件标注为‘玉如意’、‘青铜鼎’的物件,根据描述,很可能是前朝宫廷流失的秘宝!”
夜玄宸接过礼单,眼神冰冷。用前朝秘宝行贿,既是巨利,也是一种隐晦的忠诚测试和身份认同!
“还有这些,”苏云昭又指向另外几本账册,“这是崔琰通过数个空头商号,向各地输送资金的记录。受益人中,除了名单上的官员,还有一些……寺庙的住持,书院的院长,甚至……几位在士林中颇有清名的隐士大儒。”
“寺庙?书院?隐士?”夜玄宸眉头紧锁。宇文皓的渗透,竟然已经达到了文化和思想的层面!他们不仅要在朝堂上夺权,更要在民间塑造舆论,动摇国本!
“更可怕的是这个。”苏云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拿起一本用特殊兽皮封面包裹、页面泛黄、显然年代久远的册子,“这是在崔琰书房暗格最深处的夹层里找到的。里面记载的……是一种名为‘种玉’的邪法。”
“种玉?”
“根据这上面的记载,”苏云昭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绘制着诡异的人体经络图和繁复的符文,“此法是前朝皇室秘传,据说能以药物和秘术,潜移默化地改变幼儿的体质与心性,使其长大后,对施术者或其指定的‘主人’产生绝对的依赖与忠诚,如同被雕琢的美玉,故名‘种玉’。上面还提到,成功的‘玉胚’极为罕见,需要特定的生辰八字和根骨……”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夜玄宸已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一股寒气从脊椎直冲头顶!他想起了宇文皓看苏云昭时那诡异的眼神,想起了太子夜璟突如其来、连太医都束手无策的怪症!
“他们……他们对璟儿……”夜玄宸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他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坚硬的紫檀木桌面竟被砸出一道裂痕!
“陛下息怒!”苏云昭连忙按住他青筋暴起的手,虽然她心中同样翻涌着惊涛骇浪,但此刻必须冷静,“这只是猜测,尚无实证。而且,璟儿如今已经解毒,鲁大师也确认过,他体内并无其他异状。当务之急,是撬开崔琰的嘴,问出宇文皓的下落和他们的全部计划!”
夜玄宸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压下那足以焚毁一切的怒火。他知道苏云昭说得对。
“摆驾天牢!”他声音沙哑,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
天牢最深处,油灯如豆,映照着崔琰苍白而麻木的脸。当牢门打开,夜玄宸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他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夜玄宸没有带任何随从,独自走入牢房,站在崔琰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如同看着一只蝼蚁。
“崔琰。”夜玄宸开口,声音平静,却比任何厉声呵斥都更令人心悸,“朕给你最后一个机会。说出宇文皓的下落,交代‘种玉’之事,朕可以给你一个痛快。”
崔琰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但依旧低着头,沉默不语。
夜玄宸也不着急,缓缓踱步,声音如同冰冷的刀锋,切割着崔琰仅存的意志:“你以为你不说,朕就查不到吗?你府中的账册、密信,朕已尽数掌握。与你勾结的官员,正在一个个被揪出。你通过空头商号输送给各地寺庙、书院的资金,朕也已派人彻查。你和你主子的那点心思,无非是想在朝堂、在民间,都埋下钉子,等待时机,一举颠覆朕的江山。”
崔琰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还有,‘种玉’。”夜玄宸停下脚步,目光如炬,死死盯住崔琰,“你们把主意打到了太子身上,是不是?”
崔琰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他没想到,夜玄宸竟然连“种玉”都知道!
“很惊讶?”夜玄宸冷笑,“你以为你们做得天衣无缝?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对太子的那次暗算,并非只是为了制造混乱,更是想确认‘玉胚’是否成功,或者……想强行催发,对不对?”
“不……不是……”崔琰下意识地否认,声音干涩嘶哑。
“不是?”夜玄宸逼近一步,帝王威压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那你告诉朕,为何太子的症状,与这‘种玉’典籍中记载的‘玉胚反噬’如此相似?为何宇文皓看皇后的眼神那般古怪?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云昭的身份特殊,她的孩子,是你们眼中最好的‘玉胚’?!”
这一连串的逼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崔琰的心防上。他最大的秘密,最深的恐惧,被夜玄宸毫不留情地撕开!
“我没有!我不知道!”崔琰崩溃地大叫起来,试图用疯狂掩盖恐惧,“都是宇文皓!一切都是他的主意!是他要找‘玉胚’!是他要光复前朝!我只是……我只是听命行事!”
“听命行事?”夜玄宸嗤笑,“听命行事,就能让你坐上吏部侍郎的高位?听命行事,就能让你调动如此庞大的资金网络?崔琰,事到如今,你还想把所有责任推给一个藏头露尾的幽灵吗?你以为,朕会信?”
他俯下身,凑近崔琰的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冰冷地说道:“告诉朕宇文皓在哪里,朕可以让你死得痛快些。否则……朕会让你尝遍世间酷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且,朕会把你勾结戎狄、意图炸毁京城、谋害太子的罪行,昭告天下!让你清河崔氏,百年清誉,毁于一旦!让你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
家族!声誉!这是崔琰这种出身名门之人,除了性命外最在意的东西!
崔琰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他瘫软在地,涕泪横流,如同一条濒死的野狗。
“我说……我说……”他声音微弱,充满了绝望,“主公……宇文皓……他……他不在中原……”
“他在哪里?!”夜玄宸厉声追问。
“他……他在海外……东溟海之外的……‘蓬莱’秘岛……”崔琰断断续续地说道,“那里……有前朝遗留的……最后基业……他在那里……培育新的‘水滴’……研制更厉害的……机关……等待时机……”
蓬莱秘岛!海外!
夜玄宸瞳孔骤缩。难怪一直找不到宇文皓的踪迹,原来他早已远遁海外!
“如何前往蓬莱?岛上有何布置?‘种玉’之事,究竟还有谁知道?”夜玄宸一连串地发问。
崔琰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将他所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包括前往蓬莱的大致海图(并不完整),岛上的防御工事,残余的势力,以及“种玉”计划仅有宇文皓和几个最核心的长老知晓,连他也不清楚具体细节和目标是谁。
得到了想要的口供,夜玄宸直起身,看着地上如同烂泥般的崔琰,眼中没有丝毫怜悯。
“给他一个痛快。”他对着牢门外的影卫淡淡吩咐了一句,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充满绝望与污秽之地。
铁证如山,深挖余孽。崔琰的覆灭,拔除了宇文皓安插在朝廷内部最深的一颗钉子,也终于揭开了宇文皓藏身之处的神秘面纱。然而,得知对手远在海外,拥有前朝遗留的基业,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夜玄宸的心情并未感到轻松,反而更加沉重。
铲除内奸,只是第一步。与宇文皓的最终对决,舞台似乎从陆地方城,转向了那波涛诡谲的茫茫大海。一场跨海远征,似乎已不可避免。而“种玉”的阴影,依旧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帝后心头,让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不得不更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