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亲自出马,轻松化解南山隐叟一脉的僵局,此事虽未张扬,但其影响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隐秘的圈层中迅速荡开涟漪。
一位疑似超越先天、修为深不可测的年轻人,代表着国家意志亲自登门。展现出对古老传承的理解与尊重,点明危机,给出承诺,最终以修行者之间的方式达成了共赢。
这种威德并济的方式,效果远胜于千百份公文和无数次常规谈判。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那些本就与官方保持着若即若离联系、或内部已出现分歧的正统道门和古武世家。
龙虎山天师府,当代张天师亲自携历代祖师关于符箓、雷法的部分修炼笔记与心得副本,主动前往不周山基地拜访,与周教授和陈远进行了长达一日的闭门论道。事后,张天师对外只言片语中透出对陈远修为境界的惊叹与对“补天”大业的认同,并允诺定期派遣优秀弟子前往龙牙交流学习。
蜀中剑阁,一位闭关多年的剑老破关而出,在感知到陈远无意中掠过蜀中地域感知到的浩瀚如海的神识后,沉默良久。次日剑阁阁主便亲自带着三卷记载着“养剑”、“御剑”基础精义与部分残缺上古剑阵图谱的玉简,交给了当地的“溯源”行动办事处。他们没有提任何条件,只留下一句话:“神州薪火,不容断绝。”
紧接着,那些真正隐于世外、几乎不与凡人往来的古老秘境和传承,也开始坐不住了。
昆仑墟边缘,一个自称“西昆仑遗脉”的小型秘境开启了尘封多年的入口。两位身着古朴道袍、气息悠长的老者走出,他们没有直接联系官方,而是通过某种古老的卜算之术,精准地“偶遇”了正在西北某处勘察地脉的陈远。双方于雪山之巅静坐半日,无人知晓他们谈了什么。只知分别时,两位老者对陈远执了半师之礼,并留下了一枚记载着部分关于“星辰引气”、“炼器杂论”以及一些早已失传的灵草辨识图的传承玉珏。
长白山深处,有千年参王化形而成的精怪,驱使灵兽衔着一株九叶还阳草及其培育法门的玉盒,放在了进山考察的“溯源”小组必经之路上。南海之滨,有鲛人部落于月圆之夜浮出水面,向巡逻的海警船献上记载着部分“御水”、“潮汐”秘术的七彩贝书……
这些隐世势力,大多传承极其古老,甚至可追溯至上古时期。他们或许固守传统,但绝不愚昧。陈远那筑基后期、近乎此界顶峰的实力,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清晰地昭示了一个事实:时代已然不同,一个更广阔、也更危险的舞台正在展开。继续固步自封,不仅可能错过重返大世的契机,更可能在未来的风暴中被淘汰甚至毁灭。而选择与国家合作,交出部分非核心的传承,不仅能获得官方庇护,避免被境外势力或内部败类觊觎,更有可能借助国家的资源和陈远这等强者的指点,让自身传承在新环境下焕发生机。
当然,过程也并非全然一帆风顺。
漠北有一支传承自古代萨满的部族,性情彪悍,起初对前来接洽的人员极为排斥,甚至动用了传承的狼灵进行威慑。负责该区域的小组上报后,陈远隔空一道蕴含着一丝厚土意境的神念,如同无形的山岳,瞬间镇压了那躁动的狼灵,却未伤其分毫。那股浩瀚、威严的力量,让整个部族的长老团骇然失色,当天便献上了部落传承的“通灵”、“图腾加持”等秘术的抄本,并表示愿意在一定范围内配合研究。
湘西之地,某个以驭使尸傀闻名的隐秘家族,起初企图以虚假传承蒙混过关。负责鉴定的龙牙修士未能察觉,但当扫描数据传回基地,陈远神识扫过时,立刻发现了其中关键处的能量回路存在人为扭曲和断档。他并未动怒,只是通过官方渠道,将一份标注出所有谬误之处的分析报告,连同几句关于“阴极阳生”、“尸傀反哺”的推想心得,一并传回。那家族族长看到报告后,冷汗涔涔,既惊惧于对方恐怖的洞察力,又震撼于那几句推想对自己传承的补益之大。次日,真正的、更为完整的传承抄本便被恭敬奉上。
威德并济,敲山震虎,又辅以实实在在的指点与利益共享。“溯源”行动的进展,自此势如破竹。
无数承载着古老智慧的典籍、玉简、帛书、金石刻文,如同百川归海,从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市井街巷、乃至秘境洞天中涌出,被严密护送,最终汇入不周山基地那日益充盈的“琅嬛阁”中。
这里有正统玄门的丹道符法,有沙门佛国的禅功密咒,有兵家战阵的煞气运用,有医家导引的生机秘术,有阴阳家的星象卜筮,有墨家的机关傀儡残篇,有来自苗疆的蛊术、出马仙的请神、甚至还有一些来自更遥远时代、无法界定流派的奇异法门……
它们或许残缺,或许粗浅,或许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无一例外,都凝聚了先民对天地、对自身、对力量的探索与思考。
陈远坐镇“琅嬛阁”核心静室,神识如同无形无质的网络,覆盖着这片知识的海洋。他不再需要亲自奔波,每日都有无数蕴含着奇思妙想、规则碎片的“亮点”被他捕捉、吸收、消化,融入自身对《太初衍道经》的理解和对五行规则的构建之中。
他的气息愈发渊深,对力量的运用也越发精妙入微。举手投足间,似乎都暗合着某种自然的韵律。
这一日,他缓缓睁开眼,对前来汇报进展的周教授和王部长平静说道:“火候已至,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下一步?”王部长挑眉。
“嗯,”陈远目光扫过“琅嬛阁”那浩瀚的书海虚影,“是时候,为龙牙,为华夏,熔铸万法,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全新的道藏与修行体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