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老虎洞的晨雾还没散,草叶上凝着的霜花泛着冷光。邢秉懿刚扶着石壁起身,就听见头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一只灰羽鹦鹉扑棱着翅膀,稳稳落在了她摊开的手心里,脚爪上还系着一卷细细的素笺。
“是白玉堂的鹦鹉!”邢秉懿心头一喜,指尖慌忙去解棉线。她原以为是白玉堂从南宋捎来的消息,可展开信纸看清字迹的瞬间,眼眶倏地就红了——那熟悉的、带着几分颤抖的笔锋,分明是母亲熊氏的字迹。
“娘……”她轻声念出这个字,眼泪已经滚落在纸页上,晕开了“秉懿吾儿,见字如面”几个墨字。信里没说别的,只反复问她在金国冷不冷、吃得饱不饱,叮嘱她怀着身孕要好好保重,说家里一切都好,让她等着,娘一定盼着她回家。
“秉懿,怎么了?”朱琏最先注意到她的异样,快步走过来扶住她的胳膊,赵福金也凑到一旁,看见信纸时,眼底也泛起了软意。
“是我娘……是我娘写来的信。”邢秉懿哽咽着,把信纸递过去,“她还记挂着我,她在临安等着我……”
朱琏接过信纸,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这是好事啊,至少让你知道家里安好,娘也好好的,你别太伤心,小心动了胎气。”赵福金也点头,伸手替她拭去眼泪:“是啊,有娘的消息,总比一直惦记着好,你该高兴才是。”
不远处,王贵妃和韦贤妃也走了过来。看着邢秉懿红着眼眶的模样,又看了看那只还在她掌心蹭来蹭去的鹦鹉,王贵妃轻声说道:“既收到了信,便也回一封吧。你娘在那边定然日日盼着,别让她太牵挂。”
韦贤妃也附和:“就简单说几句你这边安好,让她放心就好,别写太多旁的,免得节外生枝。”
邢秉懿用力点头,泪水还挂在脸颊上,却已经伸手去摸随身的纸笔——她知道母亲此刻定在临安翘首以盼,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要让母亲知道,她还好好的。
“慢些写。”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按住了她的手腕,易枫不知何时已坐在了她身旁,伸手替她拢了拢披在肩上的薄毯,“你怀着身孕,别累着,字写得慢些也无妨。”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邢秉懿抬头看他,眼底的泪意还没散,却露出了一点浅浅的笑意:“我知道,我会小心的。”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老虎洞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信纸和几人的身上。邢秉懿握着笔,一笔一划地写着“娘,我一切安好,勿念”,身旁的朱琏和赵福金偶尔替她递过墨锭,易枫则静静守在一旁,目光落在她握着笔的手上,满是细致的关切。
那只灰羽鹦鹉立在石桌上,歪着头看着几人,仿佛也知道自己带来了珍贵的消息。而老虎洞外的金国大地,依旧笼罩在冷意里,可这一刻,小小的洞穴中,却因为一封来自临安的家书,漾开了一片难得的暖意。邢府内院的桂花又落了一层时,院外忽然传来熟悉的鸟鸣。熊氏正坐在廊下出神,听见声音猛地起身,只见那只灰羽鹦鹉扑棱着翅膀,稳稳落在了她面前的石桌上,脚爪上果然系着一卷新的素笺。
“回来了!秉懿回信了!”熊氏声音发颤,忙解下信纸,刚展开就红了眼。邢焕闻讯快步赶来,语气里难掩急切:“快,看看写的是什么?秉懿在那边怎么样?”
信上字迹娟秀却带着几分仓促,只说自己在金国一切安好,易枫照料周到,让爹娘莫要牵挂,还特意叮嘱母亲保重身体,勿要为她过度操劳。寥寥数语,却让熊氏反复看了好几遍,眼泪落了又擦,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好,好,她安好就好……”
邢焕接过信纸,逐字逐句看了两遍,悬了多日的心终于稍稍放下,可转念想起还被软禁在西跨院的白玉堂,眉头又轻轻蹙起。他揣着信往西跨院走,刚进院门,就见白玉堂正背着手在廊下踱步,脚下的青石板被踩得发出轻响,脸上满是不耐——这些日子被圈在府里,不能外出招募易军,他早已憋得心头火起。
“白玉堂兄弟。”邢焕走上前,语气带着几分缓和,还没等他说明鹦鹉传信的事,白玉堂已经冷冷瞥了他一眼,没应声。
邢焕也不介意,只将手里的信纸递过去,无奈地笑了笑,眼底带着歉意:“方才秉懿的回信到了,她在金国一切安好,你也放心些。委屈你在此多住些时日,实属无奈之举。”
白玉堂扫了眼信纸,却没接,语气依旧冷淡:“邢大人软禁我,就是为了让我看这封信?我易军的弟兄还在中原等着我,邢大人要是没别的事,就别挡着我散步。”他话里带着刺,显然没打算给邢焕好脸色——被无故困在府中,任谁也难有好脾气。
邢焕握着信纸的手紧了紧,终究还是没再多说。他知道白玉堂心里有气,也明白自己此举确实不妥,可眼下临安局势复杂,他不敢轻易放白玉堂离开,只能先这样僵持着。看着白玉堂转身走向院角的背影,邢焕轻轻叹了口气,眼底满是为难。
塞北的风总带着股凛冽的寒意,刮得人脸上生疼。三万易军将士的马蹄踏在枯黄的草原上,扬起的尘土被风卷着,在天际线处晕开一层朦胧的黄。队伍最前方,张奈何勒住马缰,玄色的披风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甲胄上冷硬的纹路。他眯着眼望向远方,那里的天地相接处,似乎已能隐约望见金国上京方向的轮廓。
“报告张将军、朱将军!”一名斥候骑兵从队伍前方疾驰而来,翻身下马时动作利落,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长途奔袭后的沙哑,却依旧掷地有声,“前方不足三十里便是金国上京的外围哨卡,按当前行进速度,若继续避开金军主力,预计十五日后可抵达上京近郊,与主公(易枫)汇合!”
“十五日?”队伍侧后方,朱伯材闻言勒住马,花白的胡须在风里颤了颤,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恍惚,“这……这竟过得这样快?我怎么总觉得,咱们从中原出发时,仿佛还在说‘尚有四个月路程’,转眼就只剩十五天了?”
他这话一出,周围几名亲兵也忍不住点头附和——这一路北行,他们几乎是日夜兼程,却因始终避开金军锋芒,走的多是草原牧道与山间小径,竟没察觉到时间过得这样迅疾。
张奈何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淡却坚定的笑,他抬手拍了拍马鞍上挂着的水囊,声音沉稳:“朱将军莫怪时间快,是咱们走得‘巧’。自离开中原后,咱们没跟金人硬碰硬打过一场仗——金军主力在西京大同府与中京大定府一带布防严密,咱们便绕开大道,专挑金军疏于防备的牧区与河谷走,白日里借着地形隐蔽行进,夜间便借着星光赶路,自然比原计划快了许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后绵延数里的易军队伍——将士们虽面带疲惫,甲胄上也沾了不少尘土,可眼底的锐气却丝毫未减。张奈何的声音不自觉地抬高了几分,带着让人心安的力量:“易枫在金国孤军深入,身边只有几位宗室女眷,定然在等着咱们。咱们早一日抵达,他便能早一日安心,这三万弟兄,便是他在金国最硬的底气!”
朱伯材听着这话,浑浊的眼底瞬间亮了起来。他抬手按了按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铜环在风里轻轻作响,语气里满是期盼:“说得好!我那两个女儿—朱琏、朱凤英还在金人手里受苦,等我到了上京,定要亲手将她们从火坑里救出来!”他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那是压抑了许久的思念与愧疚,此刻尽数化作了前行的动力。
张奈何看着朱伯材激动的模样,心中也泛起暖意。他翻身下马,走到自己的行囊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精致的竹笼——笼中立着一只与之前邢府那只相似的灰羽鹦鹉,正是白玉堂出发前特意交给易军的另一只信鸽,为的就是让他们能随时与易枫传递消息。
“来人,取纸笔来。”张奈何吩咐道。亲兵很快递上笔墨与一张叠好的素笺,他便在马背上铺开信纸,笔尖沾墨时动作利落,很快写下几行字:
“易枫亲启:我与朱伯材率三万易军,已至金国上京外围三十里处,避金军主力北行,预计十五日后抵达上京近郊汇合。沿途一切安好,勿念。张奈何 朱伯材 同书。”
写完后,他仔细将信纸卷成细筒,用棉线轻轻系在鹦鹉的脚爪上,又抬手摸了摸鹦鹉的羽毛,声音放得柔和:“辛苦你了,再跑一趟,把信带给易枫。”
鹦鹉似通人性,歪着头蹭了蹭他的指尖,而后扑棱着翅膀,从竹笼中飞出。它盘旋在队伍上空一圈,仿佛在确认方向,随后便朝着北方上京的方向飞去,小小的身影很快融入了塞北的蓝天里,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残影。
张奈何望着鹦鹉消失的方向,重新翻身上马,手中的马鞭轻轻一扬,声音洪亮地传遍队伍前方:“弟兄们!还有十五天,咱们就能见到主公,就能救出被困的宗室亲眷!这最后一段路,咱们再加把劲,莫要让主公等急了!”
“是!”三万将士的回应声震彻草原,马蹄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显急促。风卷着将士们的呐喊,朝着上京的方向而去,而那只带着消息的鹦鹉,正穿过塞北的云层,朝着老虎洞的方向疾飞——它知道,那里有一个人,正等着等着这封来自中原的捷报。
金国老虎洞的晨阳刚爬过洞口的岩石,将洞内的石桌镀上一层浅金。易枫正帮邢秉懿整理着披在肩上的厚毡,忽然听见洞口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那声音熟悉又急切,他抬头时,便见一只灰羽鹦鹉扑棱着翅膀,稳稳落在了石桌上,脚爪上那卷素笺还带着塞北晨风的凉意。
“是信鸽!”易枫眼中一亮,快步走过去解开棉线。展开信纸的瞬间,张奈何那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一行行读下来,他原本带着几分凝重的眉眼渐渐舒展开,嘴角也忍不住向上扬起,可笑意没撑多久,眼底就悄悄漫上一层复杂——他比谁都清楚,南宋朝廷对“靖康归人”的猜忌,知道邢秉懿、朱琏她们回去后可能面临的境遇,这份“汇合”的喜讯背后,藏着他不敢说出口的隐忧。
“易枫,什么事这样开心?”朱琏最先注意到他的异样,扶着石壁慢慢走过来,韦贤妃与王贵妃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都落在他手中的信纸上。洞内的气氛本因连日的谨慎而带着几分压抑,此刻却因他这突如其来的笑容,悄然松快了许多。
易枫压下心底的顾虑,将信纸递到几人面前,声音里尽量装出纯粹的激动:“是张奈何和朱伯材的信!他们带着三万易军,已经到了上京外围三十里处,避开了金军主力,预计十五天后就能到上京近郊跟咱们汇合!”
“三万易军?十五天后就到?”王贵妃几乎是瞬间攥紧了怀中赵多富的小手,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怀里的赵多富被母亲的动作惊醒,揉着眼睛抬头看她,却见母亲眼眶泛红,脸上满是从未有过的狂喜。王贵妃低头抱住女儿,声音哽咽又轻快:“多富,听到了吗?咱们有救了!很快就能离开这里,回中原了!”
韦贤妃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刺绣,原本总是带着几分忧虑的脸上,此刻也绽开了笑容。可笑着笑着,她的眼神忽然暗了暗,指尖的动作顿住,轻声叹了口气:“太好了……总算盼到这一天了。只是……但愿官家(赵构)还认咱们这些从金国回来的人,别让咱们刚出狼窝,又陷入两难。”
这话像一滴冷水,轻轻滴在满洞的狂喜里。邢秉懿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些,她下意识攥紧易枫的手,声音放低:“是啊,我也在想……回临安后,爹娘虽在,可我这‘从金国归来的皇嫂’,会不会给邢家惹麻烦?朝廷会不会……不放心我?”
易枫感受到她掌心的微凉,心口猛地一紧。他想告诉她,赵构连原配妻子都能常年搁置在金国,想提醒她们南宋朝廷的冷漠与猜忌,可话到嘴边,看着她眼底满是憧憬的光,终究还是咽了回去。他只是反手握紧她的手,指尖微微用力,却没说一句安慰的话——他怕自己一开口,就会戳破这份难得的希望,只能用沉默掩饰心底的不忍。
刘淑仪没察觉这份沉默里的重量,原本悬着的心稍稍放下,眼泪落了又擦,笑着说:“不管怎样,能离开金国就好。在这里,日日提心吊胆,连做个安稳梦都难。回中原哪怕日子苦些,也是在自己的故土上。”她转头看向身旁的赵金奴,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金奴,咱们等了快一年了,从去年冬天被掳到金国,日日盼着能有消息,现在总算要等到了!”
赵金奴用力点头,指尖紧紧攥着衣角,眼底泪光闪烁:“是啊,总算要来了……再也不用怕金人的刁难,再也不用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爹也来了!”朱琏忽然捂住嘴,将方才的忧虑暂时压下,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转头看向同样红了眼的朱风英,姐妹俩几乎同时扑向对方,紧紧抱在一起。朱琏的声音带着哭腔,满是期盼:“风英,信上说朱伯材将军也来了,是爹!他来接咱们了!咱们终于能见到爹了!”
朱风英靠在姐姐肩上,用力点头,泪水打湿了朱琏的衣襟:“嗯!爹肯定很担心咱们,咱们很快就能跟他团聚了!就算以前的家不在了,有爹在,咱们就有依靠!”
赵福金牵着赵富金的小手,蹲下身帮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富金妹妹,你听,等咱们跟易军汇合了,不仅能回中原,还能把浣衣院那些受苦的姐妹都救出来,让她们也能跟咱们一起回家,好不好?”
赵富金人眨着圆溜溜的眼睛,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好!那等回到中原,我要吃桂花糕!去年在宫里,娘给我买的桂花糕最好吃了,我好久没吃到了!”
“好,回去就给你买,买好多好多。”赵福金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顶,眼底满是温柔,没注意到易枫始终沉默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洞内每个人的笑脸上,眼底的复杂又深了几分。
邢秉懿靠在易枫身边,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抬头看他:“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在想汇合后的事?”
易枫迎上她的目光,喉结动了动,最终只是勉强牵起嘴角,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能快点汇合就好。”他避开她的视线,看向洞口的晨阳——他只能先守住这份希望,至于南宋的真相,他宁愿晚一点,再晚一点告诉她们。
洞口的阳光越升越高,透过岩石缝隙洒进洞内,将每个人的身影镀上温暖的金边。欢声笑语里掺了几分未说出口的隐忧,却更像乱世里真实的模样——易枫攥紧了邢秉懿的手,在心底默默打定主意:就算南宋容不下她们,他也要带着易军,给她们一个真正安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