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石屋的长木桌上,铺着一张三丈长的兽皮 —— 这是鹿鸣族特意猎来的大兽皮,鞣制得平整光滑,正好用来画建城图纸。老周蹲在桌前,手里握着削尖的炭笔,身旁堆着各族勘探的记录木简,李猛、石壮、鹿伯、孙老药等各族代表围在桌旁,眼神都落在兽皮上,等着见证新城的蓝图成型。
“先画城墙,这是新城的第一道防线!” 李猛指着兽皮边缘,“按勘探的地形,城墙绕着平地修,北靠青山,南抵大河,东、西留城门,周长按空地范围,正好三里地!” 老周点头,炭笔在兽皮上画出一道不规则的长方形,北边长贴着山体轮廓,南边顺着河岸线,“城墙宽两丈、高丈五,用青石砌筑,石壮你看,这厚度能挡魔兵冲击不?”
石壮凑上前,用手指量了量城墙的宽度:“够!俺们石肤族凿的青石坚硬,两丈宽的墙基,别说魔兵撞,就是翼魔将喷魔气都轰不开!” 他还指着城墙转角处,“这儿得建箭楼,四座转角各一座,城门上方也建一座,兔山的箭手站在上面,能射透外围三里地的敌人!” 老周立马在转角和城门位置画了五个小塔楼,标注 “箭楼”,旁边写着 “高两丈,设射箭口”。
画完城墙,接着是街道。老周拿着炭笔,在长方形城墙内画了三条横向、两条纵向的直线,把城内分成十二个区块:“横向主街宽一丈五,能过两辆装满粮食的牛车;纵向主街宽一丈,连接东西、南北城门;再画些窄巷,宽五尺,通到每家住房门口。” 李猛补充道:“主街留消防通道,每隔五十步挖个消防池,装清水,防着作坊失火蔓延;窄巷旁种上凝灵草,净化空气还能挡灰尘。” 老周一一记下,在街道旁画了小圆圈,标注 “消防池”,又画了小草符号,标注 “凝灵草巷”。
核心的粮库是重点规划项。老周在靠近北山的位置画了个大长方形,旁边连着三个小窑洞:“粮库选在山脚下,靠山凿三个窑洞当粮仓,主粮库建在窑洞前,用青石砌墙,高丈二、宽三丈、长五丈,能存上万斤粟米和灵草籽!” 孙老药凑过来,指着粮库图纸:“粮库地面要铺三层干草,再垫青石板,防潮;墙壁抹上混合灵草灰的泥浆,能防虫蛀;窑洞门口装木门,再挂层灵草帘,挡魔气和潮气。” 马大壮也提建议:“粮库旁边留条宽街,通到河边和灵田,收粮食、运灵草都方便,不用绕路!” 老周按他们的说法修改,在粮库旁画了条支线街道,标注 “运粮通道”。
除了核心的城墙、街道、粮库,老周还按之前的勘探数据,补全了其他功能区:城墙内北侧,靠近山体的地方画了一片住房区,标注 “石砌住房 40 间、窑洞 15 孔”,能容纳所有族人;住房区南侧是作坊区,画了铁匠铺、药坊、编织坊,标注 “靠河边,用水方便”;作坊区东边是学堂和操场,画了个大院子,标注 “学堂 5 间、操场两亩”,旁边留了块小空地,标注 “圣地分池”;城墙外南侧,河边画了牧场和鸡窝,标注 “牧场 5 亩、鸡窝 10 间”;城外东侧和西侧是灵田区,分块标注 “灵草区 4 亩、粮食区 5 亩、肥羊草区 3 亩”,旁边画了水渠,连接到河边的水车位置。
“再加上防御细节!” 李猛指着城墙外侧,“城墙外挖一道护城河,宽三丈、深一丈,引河水进来,门口设吊桥,晚上收起来,防妖魔偷袭;城墙内侧每隔十步修个马道,方便战士来回巡逻;箭楼上装了望台,放个铜哨,有情况能及时报警。” 老周立马在城墙外画了条曲线,标注 “护城河”,城门处画了吊桥,城墙内侧画了窄道,标注 “巡逻马道”。
各族代表围着图纸看了一圈,个个眼里发亮。鹿伯指着灵田区的水渠:“这水渠画得对,从水车引水,分三条支渠,正好浇遍所有灵田!” 兔山盯着箭楼:“射箭口多留几个,最好每层都有,能从上到下射箭,挡敌人更管用!” 孙老药看着粮库的窑洞:“再在窑洞旁挖个小水井,万一粮库失火,能就近取水!” 老周拿着炭笔,一一采纳建议,在图纸上补充修改,炭笔划过兽皮的 “沙沙” 声,在石屋里格外清晰。
太阳落山时,建城图纸终于全部画完 —— 兽皮上,城墙、街道、粮库、住房、灵田、作坊、学堂样样齐全,标注清晰,连每处的尺寸、材料都写得明明白白。李猛双手捧着兽皮,举到众人面前:“这就是咱们的新城!有坚固的城墙挡妖魔,有规整的街道通四方,有安全的粮库存粮草,等建成了,咱们就能在这儿安稳生活,再也不用怕拥挤、不用怕妖魔侵扰!”
众人围着图纸,忍不住伸手抚摸上面的线条,脸上满是憧憬。石壮攥着玄铁石,激动地说:“明天俺就带族人凿青石,先把城墙地基打起来!” 老周小心翼翼地把图纸卷起来,用灵草绳捆好:“俺把图纸收好,明天开工时,每队都发一份简易版,照着建,错不了!”
夜色降临时,议事石屋的灯还亮着,那张画满线条的兽皮图纸,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所有人的希望。李猛知道,这张蓝图不仅是新城的施工依据,更是各族同胞同心共建家园的信念 —— 只要照着蓝图干,一边备战鹰嘴谷,一边建新城,用不了多久,一座坚固、繁华、安稳的新城,就会在背山靠河的宝地拔地而起,成为他们永远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