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脉会武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青云门七脉间激起了层层涟漪。大竹峰上下,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备战状态。
田不易明显加大了对弟子们的督促。宋大仁作为大师兄,修为已至上清境三层,是此次会武的核心战力,田不易亲自指点他《神剑御雷真诀》的精要,期望他能在大比中有所斩获。吴大义、郑大礼、何大智三人亦不敢懈怠,日夜苦修,以期能在会武中不堕大竹峰威名。
杜必书自知修为浅薄,与会武无缘,便将全部热情投入到了“后勤保障”上。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些稀奇古怪的矿石和草药,缠着吕大信帮他辨识,声称要炼制出能“临时提升运气”的“必胜法宝”,被吕大信哭笑不得地严厉制止后,又转而研究起如何改良弟子们的饮食,美其名曰“药膳辅助修行”。
田灵儿则是兴奋多于紧张。她天资聪颖,修为已至玉清境五层,在同辈中已属佼佼者,加之年纪小,田不易和苏茹并未给她太大压力,只盼她多见见世面。她整日叽叽喳喳,憧憬着会武时的热闹场面,偶尔也会拉着沉默寡言的张小凡,比划着新学的法术,张小凡多是笨拙地应付着,眼神却不时飘向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吕大信,则进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他日常依旧沉稳,指点师弟修行,温养渊虹剑,偶尔与宋大仁切磋论道,显得从容不迫。但暗地里,他借助混沌珠之能,将更多心神投入到两件事上:
其一,是进一步推演和完善自身的“金丹大道”理论。筑基已成,下一步便是凝聚金丹。他需要为将来冲击太清境(金丹期)做好万全的理论准备,这关乎他能否真正超越此界极限。
其二,也是更耗费心力的,便是对张小凡的引导。三年时间,他要确保张小凡在佛道同修的巨大压力下,修为能稳步提升至足以在会武中“合理”暴露(玉清境四层左右),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隐藏其秘密,并压制噬魂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日深夜,吕大信静坐房中,神识却如无形的蛛网,悄然笼罩着张小凡那间简陋的弟子房。他能“看”到,张小凡正盘膝而坐,眉头紧锁,周身气息微微紊乱。显然,他刚刚尝试过同时运转《太极玄清道》与《大梵般若》,两股性质迥异的法力在他窄小的经脉中冲突,带来了不小的痛苦。
吕大信心念微动,识海中混沌珠清辉流转,一道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平和道意,如同春风拂过水面,悄然渡入张小凡所在的房间。这道意并非直接干预其法力,而是作用于其心神,抚平其因冲突而产生的焦躁与痛苦,并极其隐晦地引导着两股法力,在几个关键的冲突节点,寻找到一丝微妙的平衡点。
这并非长久之计,也无法根除冲突,但足以让张小凡在每次修炼后,不至于元气大伤,并能缓慢积累对两种力量的控制经验。同时,吕大信留下的那道魂魄印记,也在持续发挥着稳固心神、净化杂念的作用。
房间内,张小凡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紊乱的气息也平复下来。他缓缓睁开眼,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困惑。他似乎感觉到,每次修炼到最痛苦的时候,总有一股莫名的平静力量帮助他渡过难关,但他只当是自己心志坚定所致,并未深究。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再次沉入修炼。
吕大信收回神识,轻轻叹了口气。引导张小凡,如履薄冰。他不能直接传授功法,不能点破秘密,只能在这种细微处着手,潜移默化。效果缓慢,却已是当下最优解。
与此同时,青云山其他各峰,亦是暗流涌动。
龙首峰,苍松道人面无表情地听着弟子回报各脉备战情况,当听到大竹峰吕大信已臻上清境,并炼制出本命灵宝“渊虹剑”时,他眼中寒光一闪而逝。
“田不易……倒是走了狗运,收了这么个弟子。”他冷哼一声,对下首一名气质冷峻的年轻弟子道,“惊羽,此次会武,你的对手,恐怕不止齐昊一人了。”
那弟子抬起头,正是已长成俊朗少年的林惊羽,他目光锐利,沉声道:“师父放心,弟子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师恩!”
小竹峰上,水月大师亦对座下弟子训话,重点提到了需注意大竹峰吕大信与龙首峰林惊羽、齐昊等劲敌。陆雪琪静立一旁,清冷的眸子中无波无澜,仿佛外界纷扰与她无关,唯有在听到“大竹峰”三字时,睫毛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风回峰、朝阳峰、落霞峰亦是秣马厉兵,精英弟子纷纷闭关苦修。整个青云门,都因三年后的七脉会武,而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吕大信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他知道,这三年,将是大竹峰崛起的关键,也是张小凡命运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必须确保,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渊虹剑在鞘中发出低不可闻的轻鸣,仿佛也在期待着,那即将到来的试剑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