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自吕大信在守静堂开讲“金丹大道筑基篇”,已过去近一年光景。大竹峰上,四季轮转,又是一年盛夏。
这一年里,大竹峰弟子的修炼生活悄然发生了改变。每日清晨的演武场上,不再仅仅是剑气纵横、法术轰鸣的景象,更多了弟子们盘膝静坐,凝神内视,细心锤炼法力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浮躁的锐气,而是一种沉静内敛、厚积薄发的氛围。
这一日,守静堂前的广场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田不易与苏茹端坐于堂前石阶上铺设的蒲团上,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宋大仁、吴大义、郑大礼、何大智、吕大信、杜必书、张小凡、田灵儿等所有弟子,分列两侧,个个气息沉稳,目光炯炯。
“今日,检验尔等一年来修炼成果。”田不易目光扫过众弟子,声音沉稳,“非为争强好胜,旨在查漏补缺,互相印证。便从基础道法开始,逐一演示吧。”
“是,师父(师伯)!”众弟子齐声应道。
首先上场的是杜必书。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场中,手掐法诀,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他身前空气微微波动,一团人头大小的火球缓缓凝聚而成。与一年前相比,这火球体积似乎小了一圈,颜色却更加深邃,呈现出一种近乎暗红的色泽,火焰内敛,不再有火星四溅之感,散发出的热浪却更加凝实逼人。
“去!”杜必书低喝一声,火球激射而出,速度不快,却轨迹稳定,精准地击中数十步外一块用于测试的青黑色巨石。
“嗤——”
一声轻微的灼烧声响起,巨石表面并未出现夸张的爆炸,而是被火球接触的地方迅速融化、凹陷,形成一个光滑的焦黑坑洞,边缘整齐,几乎没有碎石飞溅。
“好!”田不易微微颔首,“火球术体积凝缩三成,火力内敛,操控精准,破坏力更集中。不错。”
杜必书面露喜色,躬身退下。他深知,若非这一年来苦修“筑基篇”,刻意凝练法力,绝难有如此精进。
接着是郑大礼演示“土墙术”。以往他施展此术,土墙升起迅猛,却略显松散,防御力不均。此刻,只见他单掌按地,一面厚实的土黄色墙壁缓缓升起,墙面光滑如镜,隐隐有金属光泽流转,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厚重感。何大智配合施展一道风刃术斩击其上,只留下一道浅痕,土墙纹丝不动。
“土灵之力凝实,结构紧密,防御大增。”苏茹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随后,吴大义演示“青藤术”,原本粗壮却略显笨拙的青色藤蔓,如今变得纤细坚韧,如同活物般灵动穿梭,缠绕束缚之力大增。何大智的“清风咒”则不再是单纯加速,而是能形成小范围的灵动气旋,可扰敌、亦可辅助身法,变化更多。
轮到田灵儿上场。她俏脸微红,有些紧张地看了爹娘和吕大信一眼,然后祭出琥珀朱绫。以往朱绫飞舞,光华绚烂,声势不小。此刻,朱绫化作一道凝练的琥珀色流光,环绕其身,速度极快,轨迹难测,破空声细微却尖锐,显然蕴含的力量更为集中。她演练了一套小竹峰剑法,剑光与朱绫配合无间,身法轻盈,攻势凌厉,已初具高手风范。
“灵儿根基扎实了许多,法力运转圆融,不错。”苏茹满意地点点头,田不易眼中也闪过一丝欣慰。
最后,轮到了张小凡。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场中,向师父师娘和诸位师兄行了一礼,然后缓缓拔出了绝仙剑。
暗紫色的剑身依旧古朴无华。张小凡并未施展什么华丽剑招,只是运转太极玄清道,将法力缓缓注入剑身。顿时,绝仙剑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剑身泛起一层淡淡的、却异常凝实的紫光。他向前平平刺出一剑。
没有剑气纵横,没有光芒爆射。但剑尖所指之处,空气仿佛被无形之力排开,发出细微的撕裂声。一股沉稳、内敛却锋锐无匹的剑意弥漫开来,让在场众人都感到皮肤微微发紧。
“好凝练的剑意!”宋大仁忍不住低呼一声。他能感觉到,张小凡这一剑蕴含的法力并不算雄厚,却精纯无比,与绝仙剑的契合度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人剑几近一体。
吕大信眼中也闪过一抹讶异。张小凡的进步,比他预想的还要大。这份对法力的极致凝练和对剑的专注,已然触摸到了“筑基篇”的精髓。
张小凡收剑而立,脸色因全力运功而有些潮红,但眼神明亮。
田不易沉默片刻,缓缓道:“法力精纯,剑意沉凝,人剑相通。小凡,你……很好。”他难得地给出了直接的夸奖。
张小凡憨厚的脸上露出激动之色,躬身道:“谢师父夸奖!弟子定当继续努力!”
众弟子演示完毕,田不易与苏茹低声交流几句,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一年来,所有弟子的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不仅仅是法术威力或剑法精妙程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那种对力量本质的掌控力,那种根基扎实、气息沉稳的变化。这正是“金丹大道筑基篇”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大信,”田不易看向吕大信,“你为同门演示一下,何谓‘凝’与‘控’的更高境界。”
“是,师父。”吕大信迈步出场。
他并未动用渊虹剑,只是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之上,一缕青色法力浮现。这缕法力细如发丝,却凝实得如同实物,缓缓旋转。接着,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这缕法力开始变幻形态——时而化作一枚微小的青色盾牌,纹路清晰;时而化作一条灵动的小鱼,摇头摆尾;时而散开,如烟似雾,将一片飘落的竹叶轻柔托起,缓缓放下。
整个过程,法力波动微乎其微,却将凝练、变化、精细操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便是法力凝练与控制到一定境界的体现。”吕大信散去法力,平静道,“并非追求形态变化的花哨,而是对自身力量绝对掌控的证明。望诸位师兄弟共勉。”
众弟子看得心驰神往,对“筑基篇”的奥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田不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沉声道:“此次小比,尔等表现,为师甚慰。可见这一年来,尔等并未懈怠,于筑基之道,已初窥门径。望戒骄戒躁,持之以恒。根基越厚,未来方能承载更强之力!”
“谨遵师父(师伯)教诲!”众弟子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信心与干劲。
夕阳的余晖洒在广场上,将弟子们的影子拉长。这次小比,不仅检验了成果,更坚定了所有弟子沿着这条重根基、凝法力的道路走下去的决心。大竹峰的未来,在这扎实的筑基中,悄然孕育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