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娘回屋后,将桌上的点心都收了起来。叫小夏去问顺清公府的嬷嬷们要几块碎布来。
绣春打着珞子,虫娘抓了抓小筐里面的珠子问道:“这个福缇小姐是什么来历呀?”
“四小姐难道没有在小册子上见过她啊?”绣春穿着珠子,打了一个死结。
虫娘轻轻的摇头,仔细想了想祖母给的小册子,小册子上确实没有提及福缇,所以忍不住好奇。
“哦,那本小册子上记录的大概都是盛京一些官宦人家的小姐。这位福缇小姐是商贾人家出身,她父亲是玉州一代的巨贾,据说富可敌国。她亲姐姐嫁给了三皇子当侧妃,她姑姑就是现在顺清公府的老夫人。”绣春把自己听到的消息一一说来。
“那她的身份已是十分的贵重了呀。”虫娘咋舌。
“可不是,珍珠如土,金如铁可不是开玩笑的。不过据说桑家这一代只有她和她姐姐两个闺女,没有儿郎。这样的家业也不知道最近便宜了谁?”绣春已经开始羡慕福缇小姐未来的夫婿了。
“哎,你觉得会不会顺清公府要和桑家联姻啊。不然大姐姐为什么要呵斥五妹妹啊?”虫娘放低了声音,猜测道。
“那应该不会的,我听说公府的二公子已经相看了不少的人家。不是嫌弃人家姑娘粗鲁,就是嫌弃人家姑娘无仪态,左右盛京城中的姑娘都快挑拣完了,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大姑娘这样做也是不想五小姐成为别人日后的笑料罢了。”绣春无奈的摇头:“奈何五小姐并不领情。”
“也是,女子被男子拒绝总是要遭人非议的。”虫娘惆怅的说。
“可是想要嫁入顺清公府的女子可以从皇城排到城门口呢,谁不渴望到手的富贵。再说了,顺清公府门风干净,没有纳妾的。好几代人攒下的好名声,谁家姑娘不愿意后院干干净净的,过安生日子呢。”绣春叹息一声:“女子这一生全系在夫君一人身上,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到底是要仔细挑选的,可世间的好男儿只有那么多,可不就谁抢到算谁的。”
虫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绣春姐姐,怎么突然有了这等感悟,莫不成也想出门了?”
绣春又气又恼,红着脸去打虫娘。
小夏刚好带着顺清公府的嬷嬷进来:“小姐,嬷嬷说没有碎布。”
虫娘顿时站定了,好歹还有一丝世家小姐的模样。绣春红着脸坐了回去。
嬷嬷抱着布匹站了一排,领头的蒋嬷嬷道:“王小姐,家里没有碎布。您瞧瞧,您看上那个就拿那个,若是喜欢全留下也是好的。”
虫娘咬着唇,拿不定主意,转头问绣春:“绣春姐姐,快来瞧瞧,哪种布适合做荷包。”
绣春连忙抓了一把碎银子塞在蒋嬷嬷手里:“嬷嬷,辛苦了。买杯茶喝。”
蒋嬷嬷将银子收了,一一位虫娘和绣春介绍起来:“这白色的是积雪纱,以白以轻出名,所以取名积雪纱,比雪还轻还白。”
虫娘摸了摸那布料,滑滑的,十分细腻,这样的料子做荷包实在浪费了,便摇摇头。
“这嫩黄色的是香宁绸,以香味着称,浓淡得宜的香味经久不散,做成衣裳都不用熏香了。”
虫娘又摇头,本来就是要往里面填梨花的,两种香味相冲反而不美了。
“这红色的叫绯云纱,特别难染,所以越红的越贵…”
虫娘打断了蒋嬷嬷:“嬷嬷,只要寻常布匹就好,这些都太珍贵了。我们是小孩子,不过做些寻常玩意儿,这些东西难得,用了倒是有些浪费。”
蒋嬷嬷干笑着:“是,我再去找找。”说完,蒋嬷嬷一个眼神,大家都又出去了。
蒋嬷嬷走远了才道:“你们听听,不愧是乡野里长大的,就是没有见识。这些东西再珍贵不也是玩意儿,瞧她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真是小家子气。”
“可不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怕是被我们侯府的富贵都吓软了脚吧。”蒋嬷嬷身后的人嘲笑道。
屋里虫娘坐了下来,绣春不赞同的道:“小姐,你该留下一匹的,不然那些老家伙保不齐出去就说你。”
“无事,说就说吧。大姐姐当家艰难,这些仆妇动手就是价值连城的布匹,我真替大姐姐忧心啊。”虫娘摸了摸自己的耳坠子,一股寒意从心底涌来。
“想来侯门公府也是不差这些银子的,小姐别忧心这些了。你想想公府每年有多少进项,且必定是大小姐吩咐过的,所以才不敢怠慢。”绣春心宽,且自幼在府里长大,知道这些府里排场脸面大过一切的。
“那这样说来岂不是更人担忧了,大姐姐吩咐过,她们仍敢在背后说三道四。可见刁奴难惹啊,平日里指不定如何阳奉阴违呢。”虫娘感慨道,御下之术她是不足的。
“可主子也不能太过严苛,否则这要命的名声还要不要了?”绣春接过小冬送上来的牛乳茶,放在了虫娘面前。
“哎,名声名声,这名声到底有什么用啊。又不能吃又不能喝,光受气了不是。”虫娘喝了一口牛乳茶,觉得心里慰贴了不少。
“小姐这话可不对,名声能带来的东西可太多了,只是小姐现在还不知道罢了。”绣春神秘莫测的说着。
蒋嬷嬷又抱着几匹布进来,虫娘随手指了一匹浅绿色的布留下就打发人出去了。
虫娘摸了摸布笑道:“这样的布也不知道能做多少个荷包香囊的,实在不行我们就摆摊卖荷包香囊吧?”
小夏眼睛亮亮的看着虫娘,在街上摆摊卖荷包香囊多好啊,能自食其力。
绣春连忙摆手道:“小姐,可千万别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了。女子怎可抛头露面,且自己绣的荷包香囊怎可流落在外。”
虫娘低下头:“知道了。”可村里的女子不仅要织布还要下地干活,亦可以做一些小生意。
绣春这才满意的点头,拿剪刀来裁布。
虫娘拿出笔来开始画花样子,就比照着院里的梨花画,没一会儿就画了好几个花样子,小夏拿起一个看,总觉得画上的梨花和院里的梨花一模一样。
小夏一笑嘴角就有两个小酒窝:“小姐的手真巧,这梨花就像院里的一样。要是绣出来也一样就好了。”
小暖也笑道:“小姐,能不能我们也绣,刚好我们四个小丫头一人一个。好不好?”
虫娘开心的点头:“好呀好呀,你们快去绣春姐姐那里拿布吧。我们一起绣。”
梨花满院,室内亦是梨香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