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还在吹,琴雯站在湘菜馆门口,看着舟舟把口罩拉好,转身朝她挥了下手。舟舟笑了笑,然后走向停在路边的车。
琴雯没动,直到车子开走才转身回酒店。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特助发来的消息:“新助理已经到岗,明天一早开始安排舟舟的行程。”
琴雯回了个“好”,关掉屏幕,走进电梯。
第二天清晨六点,舟舟公寓的门铃响了。他刚起床,头发乱着,穿着宽松t恤打开门,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文件夹和咖啡。
“我叫林然,是你的新任经纪人。”她递上名片,“七点出发去广告片场,现在可以准备了吗?”
舟舟点头,进屋换衣服。
半小时后,他坐在车上,翻着手里的日程表:上午拍广告,下午录综艺,晚上参加品牌发布会。行程密得连喝水时间都标出来了。
他盯着那张纸看了很久,最后问:“这些……真是我的安排表?”
林然转头看他一眼:“你是星辰娱乐现在唯一的重点艺人。琴总砸了三个亿买下公司,就为了给你资源培养你。你说这安排表是不是真的?”
舟舟没再说话。
广告片场在城东影视基地。导演姓陈,四十多岁,戴着墨镜,看人时喜欢从鼻梁上方瞄过来。他扫了舟舟一眼,对副导说:“先让他站旁边,等会儿走个过场就行。”
副导点头,带舟舟去了候场区。
拍摄开始后,主角模特走位,镜头推进,一切顺利。轮到舟舟时,导演临时改了指令:“你从右边冲进来,跳起来摸灯架,落地要稳,笑要自然。”
现场工作人员交换眼神。这动作根本不是原计划里的,明显是想让他出丑。
舟舟站在起点线外,没动。
副导催他:“还不快去?”
他说:“这个动作容易扭伤脚踝,而且灯光角度不对,拍出来脸会黑一半。”
副导愣住。
导演听见了,冷笑:“你是来提意见的还是来拍广告的?”
舟舟抬头:“我可以试三种方式,您选最好的。第一种按您说的来,风险高但视觉冲击强;第二种慢步上前伸手触碰,安全但平淡;第三种助跑两步起跳,手不碰灯架只做指向动作,既有力度又不会受伤。镜头如果从低角度拍,效果更好。”
全场安静。
导演摘下墨镜,仔细看他:“你练过?”
“体校三年。”他说,“后来退学了。”
导演沉默几秒,挥手:“按他说的第三种来。”
拍摄重新开始。舟舟完成动作流畅,表情自然,镜头一气呵成。
导演喊“过”的时候,全场鼓掌。
当天晚上,剪辑片段流出。热搜第一就是#舟舟首支广告表现惊艳#。视频里他跃起的那一瞬被截成动图,转发几十万次。
林然给琴雯发消息:“广告拍摄很顺利,导演也公开夸了他,已经买了热搜制造热度。”
琴雯正在办公室看数据报表,回了一句:“很好,继续跟进。”
第三天,林然接到电话。一部都市剧的男二号演员突然辞演,剧组要求三天内定下新人选。
制片方犹豫要不要用舟舟。毕竟他还没演过正经角色。
琴雯亲自打过去:“我相信他的潜力,总要给新人机会。”
一句话定了局。
当晚十点,舟舟赶到试镜现场。剧本只给了一小时准备时间。他看完台词,直接进棚。
戏是一场告别戏。男主送女友离开,知道再也见不到她。
他站在路灯下,声音压得很低:“你走吧。别回头。”
女演员走了几步,回头。
他没动,眼眶红了:“我说了……别回头。”
眼泪落下那一刻,导演喊停。
房间里没人说话。过了五秒,导演站起来鼓掌:“就是他了。”
新闻发布会当天,话题爆了。#舟舟进组新剧#阅读量破五亿。粉丝涨了一百多万。
林然把通告表递给琴雯:“接下来一个月都在外地拍戏,需要签驻地合同。”
琴雯翻了下日程,点头:“安排吧。”
那天晚上十一点,琴雯正准备关电脑,手机响了。一条微信语音。
她点开。
是舟舟的声音,背景有机器运转的噪音:“今天拍了一场哭戏,导演说不够真。我就想着……要是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会有多难过。然后,眼泪就下来了。”
录音结束。
几秒后,系统提示音响起:
【舟舟对宿主好感值+5,当前好感值40】
琴雯盯着那条消息看了一会儿,嘴角动了动。
第二天早上,林然带着新的工作计划去找舟
舟。片场刚搭好布景,工作人员忙着调试灯光。
“下周有两个时尚活动邀请,还有电台采访,你选一个优先级。”林然翻开笔记本。
舟舟正在补妆,化妆师往他脸上扑粉。他想了想:“时尚活动。”
“为什么?”
“时尚邀请送衣服和饰品。”他笑了一下,“也算帮琴总省钱了。”
林然笑了下,抬头:“还有一个事。粉丝后援会想办线下见面会,预算十万以内,地点定在b市体育馆外围广场,你觉得可行?”
舟舟停下动作:“花这么多钱?没必要。”
“这是标准配置。”
“那就改成社区小剧场。”他说,“租一天,五百块。请二十个老粉吃饭聊天,拍个vlog就行。”
林然皱眉:“这样曝光度很低。”
“人少,但我能和每个人互动。”他说,“以前没曝光度的时候,都是这群老粉支持我。”
林然没再说什么,把新方案记下。
中午休息时,舟舟坐在角落吃饭。盒饭是普通套餐,米饭压得实实的。
助理递上矿泉水,问他:“明天开机仪式要发言,写好了吗?”
“写了。”他咬了口菜,“就两句。谢谢大家给我机会,我会努力不辜负。”
“太简单了吧?”
“真诚就好。”他说,“我又不是领导。”
下午三点,宣传组发来新剧海报初稿。男主角站在高楼边缘,风吹起衣角,眼神坚定。
舟舟看了一眼,说:“把我p小点。”
“为什么?你是男二,应该突出。”
“主角才是焦点。”他说,“我不能抢位置。”
宣传组照改。
当晚八点,官方海报发布。评论区炸了。
“舟舟这张脸居然不上c位?”
“别人争着抢番位,他还主动往后缩?”
琴雯看到微博趋势,转发了一条粉丝写的长评:“只要努力,总能被看见。”
她没配文字,只点了转发。
深夜,琴雯还在办公室。电脑屏幕上是舟舟未来三个月的行程汇总表。密密麻麻排满了拍摄、宣传、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