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冰冷而威严的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瞬间冻结了指挥部内本就凝重的空气。
陈剑和韩德胜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凡。
直接来自cIA远东事务负责人的质询,其分量和威胁,远超宋文渊的试探。
林凡握着步话机话筒的手稳如磐石,脸上看不出丝毫惊慌,只有一种极度冷静下的锐利。
他心念电转,威廉姆斯此刻亲自来电,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匕首”小队的损失兴师问罪。
这更是一种高压试探,试探他的忠诚、他的价值,以及他是否还“可控”。
“威廉姆斯先生,”
林凡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沉重和“困惑”,“关于‘匕首’小队,我深感遗憾和震惊。
根据我部最后接收到的情报和指令,他们是在执行清剿威胁我指挥部侧翼的缅军特工队任务时失联的。
野人山地形复杂,敌情不明,我们推测他们可能遭遇了缅军预设的埋伏圈,或者…不幸触发了山区遗留的日军战时地雷。”
他巧妙地将责任引向了“情报误差”和“战场意外”,并再次抛出了“日军遗留威胁”这个模糊却合理的借口。
“缅军特工队?”
威廉姆斯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和冷嘲,“林队长,我们的高空侦察和信号情报,并未在‘匕首’失联区域发现任何成建制的缅军活动痕迹。
相反,我们捕捉到了短暂的、非标准制式的激烈交火信号,以及…疑似英制‘斯登’冲锋枪和某种日式武器的声纹特征!”
林凡心中凛然。
美国人的技术监控能力果然恐怖,竟然连武器声纹都能大致分辨,但他早有准备。
“这正是最令人不安的地方,威廉姆斯先生。”
林凡的语气转为凝重,“我部近期在野人山方向的侦察也屡受不明武装骚扰,捕获的零星证据显示,除了缅军和可能的英方人员。
似乎还有第三方势力——极可能是在缅日军残部或受其雇佣的当地武装——在该区域活跃。
他们手段残忍,行事诡秘。
如果‘匕首’小队不幸与他们遭遇…”
他刻意将水搅浑,将“日军残部”这个更具刺激性的标签贴了上去,引导威廉姆斯将注意力从可能的“误伤”转向更复杂的“多方混战”。
步话机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威廉姆斯略显深沉的呼吸声。
显然,“日军残部”这个可能性触动了他更敏感的神经。
二战虽已结束,但太平洋战区的遗留问题,尤其是关于日本战争资源和秘密行动的线索,对cIA而言具有极高的情报价值。
“日军残部…活跃在野人山?”
威廉姆斯的声音放缓了些,但质疑未消,“林队长,你有何证据?”
“有缴获的弹壳为证,带有独特的日式印记,已通过特殊渠道送交分析。”
林凡毫不犹豫地抛出部分真实信息以取信对方,“此外,与我部有接触的当地傈僳族山民也证实,近期有装备精良、说陌生语言的小型武装队伍在深山活动,与英方人员并非一路。
我怀疑,他们的目标可能与战时日军隐藏的某些物资或设施有关。”
他再次将“傈僳族”和“隐藏物资”这两个关键词抛了出去,既增加了可信度,也为后续可能的行动埋下伏笔。
“物资…设施…”
威廉姆斯重复了一遍,语气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和一丝算计,“林队长,此事关系重大。
‘匕首’小队的损失,必须查清。
我需要你动用一切手段,查明野人山区域所有不明势力的确切身份、意图和实力。
特别是…与日军可能相关的线索。”
林凡心中冷笑,知道威廉姆斯已经上钩,暂时被引开了注意力。
“明白。
我会加派最精锐的侦察力量,全力调查。
但威廉姆斯先生,我部正面正承受缅军重炮和空军的巨大压力。
兵力捉襟见肘,急需支援以稳住防线,才能有余力处理侧翼威胁。”
他适时地再次索要资源,将危机转化为筹码。
“正面战场的支援会继续。”
威廉姆斯恢复了公事公办的语气,“新的弹药和医疗物资已在途中。
但林队长,我需要看到你的效率和价值。
关于野人山的情报,必须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向我汇报。
任何延误或隐瞒,都将影响我们未来的合作深度。明白吗?”
“明白,情报共享是合作的基础。”林凡滴水不漏地回应。
结束通话,林凡放下话筒,后背已渗出细微的冷汗。
与威廉姆斯的直接交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险象环生。
“支队长,威廉姆斯他…”陈剑担忧地问。
“暂时稳住了。”
林凡深吸一口气,“但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匕首’的损失,他一定会记下这笔账。
我们必须在野人山有所作为,拿出足够分量的情报,才能抵消这次‘意外’。”
他立刻转向陈剑:
“给‘山猫’发加密急电!
内容:最高优先级任务变更。
放弃对英方及第三方武装的直接冲突,转为最高隐蔽潜伏。
核心目标:
全力侦查雾瘴谷核心区域,特别是地图标注的洞穴及疑似日军遗留设施。
重点搜集任何与‘金百合’或日军秘密行动相关的实物证据、文件或目击情报。
不惜代价,但要确保自身安全,必要时可寻求嘎瓦寨傈僳猎人有限协助。
情报获取后,通过备用渠道直接传回!”
“是!”陈剑意识到任务的重大转变,立刻转身去办。
必须抢在所有人之前,拿到雾瘴谷的核心秘密!这不仅是应对威廉姆斯的筹码,更是关乎未来战略主动权的关键!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欢呼声!一名参谋兴奋地冲进来:
“支队长!好消息!‘老家’紧急空投的物资,收到了!”
林凡精神一振,立刻带人赶到刚刚完成回收的空投场。
几个特制的加固箱已被打开,里面不是武器弹药,而是黑石峒峒目前最急需的宝贝:
两台大功率野战电台的备用零件和维修工具、一批精密的光学瞄准镜和炮队镜、以及整整两箱极其珍贵的——磺胺和破伤风抗毒素!
更重要的是,随物资送来了一份绝密技术手册的微缩胶卷,内容是关于简易无线电侦测和反侦测技术,以及如何识别和部分屏蔽某些非标准信号注入模块的指导!
雪中送炭!真正的雪中送炭!
“太好了!”
王铁锤抚摸着那些精密零件,激动不已,“有了这些,咱们的通讯和观测能力能提升一大截!还能想办法对付雷达里那个鬼东西!”
林凡重重拍了拍王铁锤的肩膀:
“立刻组织技术骨干,研究手册,尽快拿出方案!
电台和瞄准镜优先加强给前沿观察所和炮兵!”
“保证完成任务!”
处理完内部事务,林凡的目光再次投向东南方向。
美军的p-51战机在完成一轮扫射后已经返航,东岸缅军的攻势暂时被遏制,但105榴弹炮的威胁依然如芒在背。
他回到指挥部,对陈剑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给宋文渊发一份‘战报’。
内容:感谢空中支援,暂缓敌步兵攻势。
然,敌105榴弹炮阵地仍构成致命威胁,且疑似获得先进电子干扰设备支援,我雷达效能大减。
恳请提供该炮阵地的精确坐标或更有效的反制手段。
另,野人山方向侦察已有初步进展,发现疑似日军残部活动迹象,正进一步核实,详情后续专报。”
这是一份经过精心打磨的电文。
既强调了正面战场的困难继续索要支援,又抛出了“日军残部”这个诱饵,吊住美国人的胃口,为“山猫”的行动争取时间。
夜幕再次降临,黑石峒峒在短暂的喧嚣后,陷入了大战间隙特有的、充满张力的寂静。
伤员在呻吟,工兵在抢修,哨兵在黑暗中警惕地注视着对岸的灯火。
林凡独自站在指挥部外,仰望星空。
野人山的迷雾、华盛顿的威压、北方的支持、正面战场的血火……各方力量如同无形的巨手,在这片土地上激烈角力。
而他,这个看似渺小的棋子,却正在利用这错综复杂的局面,一步步布下自己的暗棋。
雾瘴谷的秘密,是钥匙,也是风暴眼。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他都必须走下去,在这雷霆与暗影交织的棋盘上,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路。
下一子,该落在何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