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障碍尽除,众人入内查看。比起先前所见军械库,这匪窝的存货虽不算惊人,却也颇为可观——十余万斤粮食堆积如山,墙上挂满了成排的腊味。
吴天真目光敏锐,在仓库角落瞥见一个木箱,打开后发现塞满了银元。清点共计两千四百五十八枚,众人欣喜不已,唯独吴天真面色平静。
他轻声嘀咕:不对劲,数目对不上......随即独自走出仓库。孔昊知道此人本事不凡,便未加阻拦。
另一边,王有胜正对着一口大木箱惊呼:好家伙!竟是望远镜!听到喊声,队员们迅速聚拢过来。
对特战队而言,精良装备至关重要,望远镜更是关键物品。之前他们只能使用缴获的日军旧式望远镜,不仅镜片模糊,放大倍率也极为有限。
包装盒上的德文字样格外显眼,孔昊拿起端详,念道:德国原装蔡司6x30军用望远镜,这可是稀罕物件。简单交代后,他带人退出仓库,并安排哨兵看守。
随即他向兵工厂发送电报,详细汇报情况,请求任厂长派运输队前来搬运物资。
任厂长刚结束一天工作准备休息,秦政委却拿着电报匆匆敲门。任厂长披衣开门:政委,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您看看这个,简直不可思议。任厂长接过电报,只看一眼便笑出声来。电报简明扼要:特战队遭遇土匪袭击,端掉匪窝缴获大量物资,急需运输队支援。
早听说孔昊运气好,今日算是见识了。任厂长笑道,不到一天时间,又送来这份厚礼。土匪山寨的囤积,少说也有十几万斤粮食,够兵工厂用上一阵了。
眼下物资紧缺,哪怕万把斤粮食也值得跑一趟。秦政委提议,路程不远,我明天一早就带队出发。任厂长点头赞同,对兵工厂而言,任何资源都弥足珍贵。
这个好消息让二人睡意全消,借着油灯商讨起兵工厂的发展计划。自从研制出合格产品,兵工厂焕发新生,多条化工实验线同步推进。
以往原料全靠外购,使用时精打细算。如今有了自主生产线,只要硫磺供应充足,各种浓度硫酸能源源不断产出。即便实验消耗再大也不必担心,这本就是科研必经之路。
二人畅谈至深夜,直到困倦才稍作休息。天刚蒙蒙亮,秦政委已带领运输队出发——唯有将物资运回才能安心。
可当队伍抵达青龙寨时,却只见到留守人员。
秦政委环顾四周,问道:孔队长人呢?
队长带队前往阳泉了,留下我们交接物资。办完这事我们也要赶去会合。士兵回答。
秦政委不再多问,转身指挥运输队装卸货物。
青龙寨仓库虽不算大,但作为土匪老巢,物资颇为丰富。门口堆着成捆布匹,正好用作军装布料。各类山货干货摆放整齐,能改善部队伙食。角落里还有不少中药材,都是医院急需的物资。
堆积如山的米面粮油令人喜出望外,兵工厂的伙食紧张终于可以缓解。随着规模扩大,张部长为保证技术人员的饮食供给,甚至动用了前线部队的部分粮食配额。战士们毫无怨言地改吃红薯土豆,他们更盼望兵工厂早日批量生产武器,狠狠打击日寇。
仓库深处整齐悬挂着各式腌腊制品,腊肉、腊鸡、腊鸭琳琅满目。秦政委盘算着这些足够技术人员食用大半年,逢年过节也能让大家改善伙食。他连寨子里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都命人装车带走——节省一点是一点。
作为八路军政委,精打细算早已融入骨髓。有时恨不得把一枚铜板掰成两半花,难怪各部门都争着要孔昊——这年轻人就像招财童子,走到哪儿都能带来意外之喜。
上次晋绥军仓库的物资未能到手,但这次的收获却是实打实的。光这些就够兵工厂用两个月,节省的经费又可以办不少事。秦政委越想越高兴,借调孔昊这步棋真是妙招。
交接人员引领他来到角落:秦政委,这几个箱子装有80副德国军用望远镜,另外15副孔队长另有安排。这是清单,请您转交后勤部分配。
秦政委接过密密麻麻的清单,笑得合不拢嘴。
兵工厂向来都是向上级申请物资,这次竟能向总部上缴战利品,实属罕见。
这批95副蔡司6x30军用望远镜是国际顶尖装备,部队正紧缺。虽比不上电台珍贵,但也十分紧俏,通常只配备到营连级,有的步兵连甚至只有一副。
这些崭新望远镜可优先配备师旅级指挥员,提升指挥效率。换下的旧型号还能增强一线部队侦察能力。
秦政委满意地点头:真是好东西!这下咱们后勤单位也能在总部首长面前露脸了。
一次性上缴80副顶级望远镜,下次开会可得好好炫耀一番!
惊喜不止于此。打开旁边的箱子,金光耀眼。
这里有20根大黄鱼,80根小黄鱼,6000块大洋,还有一批珠宝首饰。队长取走部分大洋用于采购物资。
能缴获这么多财宝多亏了吴天真。他发现仓库大洋数量不对,凭借寻宝经验,在青龙寨大当家房内找到暗格,里面藏着黄金珠宝和一整箱银圆,发了一笔横财。
孔昊未动黄金,这种硬通货对总部更重要。他有功勋兑换系统,只需少量经费,于是将财宝留在山寨,带领特战队继续赶路。
周芝兰也随队返回阳泉城,有特战队护送更为安全。若有不知死活的土匪送上门来,孔昊不介意再捞一笔。
秦政委深知这批黄金的价值,立即派人将望远镜和金银送往总部,不容有失。
这些财物价值至少三万大洋,连副总指挥都会重视。
运输十分顺利。两天后,陈旅长刚结束会议就收到兵工厂送来的包裹。
陈旅长,奉总顾问之命,给您捎来些战利品。
旅长闻言笑容满面,称赞孔昊懂事,去了兵工厂还不忘老领导。
一旁的王政委略带醋意,打趣道:老陈,赶紧拆开瞅瞅,那小子给你捎了什么宝贝?要是香烟可得记着分我几根!
旅长立刻吩咐人打开木箱,油纸包裹的物件更勾起了众人好奇心。揭开层层油纸,旅长眼睛一亮:好家伙,望远镜!这可是稀罕物件!
两人各自拿起一副细细把玩。对军人而言,望远镜的珍贵程度不亚于精制手枪。尤其优质望远镜往往能左右战局,比个人武器更为关键。
嚯,还是德国蔡司的军用品,崭新锃亮!这种顶尖货色可多年没见着了。旅长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镜身,当年在苏区,只有从蒋军手里才能缴获这种好东西。这些年过去,当初那些早就破旧得不成样了。
跟德国货比,小鬼子的望远镜终究差着档次。王政委调整着焦距笑道,这小孔总能有意外之喜,稍微动弹就有大收获。让他待在兵工厂确实有些屈才了。
旅长若有所思:兵工厂固然重要,但也要合理安排。常言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过若能妥善安排,各取一半也未尝不可。
这十副望远镜,你我各留一副,再给参谋长一副。其余分给各团团长。独立团就不用给了,按孔昊的性子,肯定早给他们备齐了。
王政委仔细收好望远镜推辞道:我就免了,主要负责后勤工作,旧的那副用惯了。新装备还是留给前线部队,打胜仗最要紧。旅长了解老搭档的脾气,不再多劝,暗自盘算日后缴获再补给。
此时李云龙正在团部生闷气:老孔老赵,你们说孔昊这小子走了这么久,连封电报都没有,太不够意思了!
赵刚斜睨他一眼:得了吧,自从新一团配了电台,你就没消停过。三天两头发电报,尽说些没营养的废话。
孔捷笑着接话:可不?上次老丁刚拿到电台,你就发去吃了吗三个字。更绝的是老丁就回俩字——。
赵刚摇头:你们纯粹是糟蹋电报纸,这都是要花钱买的。
见两人数落,李云龙赶忙岔开话题:自打小孔去了兵工厂,我这心里总不踏实。虽说团里还剩半支特战队,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在特战队协助下,独立团虽取得几场胜利,但缴获有限,勉强维持收支,远不如从前收获丰厚。
赵刚正色道:孔昊是特战队的灵魂,没有他指挥,特战队只是比普通部队强些。先前能轻松攻下日军炮楼,全靠他那件秘密武器。现在旅部明令禁止我们随意使用炮兵暴露实力,主要打伏击战,缴获自然减少。
对了老李,你在总部熟人多,可有什么风声?
李云龙环顾四周压低嗓音:听说总部正在谋划个大动作,准备给日军来个狠的,彻底灭灭他们的威风。
“但首长们仍在等待,只有兵工厂全力运转那条关键生产线,真正做到自主生产,咱们才有本钱和敌人拼消耗。”
这类核心机密本不该让李云龙这个级别知晓。
但因孔昊仍归独立团建制,加之特战队的战术实验仍需依托独立团开展,他的权限被临时上调两级,得以接触诸多机密情报。
孔捷见李云龙神色凝重,不由打趣道:
“老李,这儿是咱们团部,又不是鬼子司令部,何必如此小心翼翼?门外有警卫排站岗,苍蝇都飞不进来。”
正说着,门外响起叩门声,宋清风快步进来汇报:
“报告三位首长,队长派人送来五具德制蔡司军镜。特战队留用两具,剩余三具交由团部处置。”
言毕掀开木箱,取出三具泛着冷光的望远镜递上。
德国军工品质向来顶尖,这批军镜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日军装备与之相比逊色不少。
李云龙摩挲着镜筒上的防滑纹路,忽然想起什么:“昨儿在旅部碰见旅长,他新得了具德国镜,稀罕得什么似的,老子想借来开开眼都不肯。”
“临走时还用古怪眼神瞅我,弄得我后脊梁发毛,还以为哪儿又捅娄子了。”
“如今可算明白,敢情是小孔缴获的战利品,倒让旅长先得了便宜。”
孔捷却转向宋清风:“这些好物件还是留给特战队的同志们吧,咱们用老式望远镜也能凑合。”
宋清风笑道:“孔团长不必客气,队长特意交代,他那边还留着五具备用,咱们两具足够轮换使用。”
见推辞不过,孔捷这才欣然收下——实在抵不住这精密仪器的诱惑。
同一时刻,阳泉官道旁。
孔昊护送周芝兰与携赎金赶来的阎家人马汇合。
“阎夫人,既然家人已至,我等便告辞了。”
周芝兰示意管家抬来沉甸甸的檀木箱,正色道:
“恩公虽不肯透露身份,但这般侠义心肠定是正道中人。”
“这两千大洋原是要给土匪的赎金,如今转赠义士,万望笑纳。”
孔昊连连摆手:“使不得!咱们搭救妇孺本是分内之事,若收了钱财,与那帮绑匪有何区别?”
“倘若夫人过意不去,日后我们采购物资时,还望行个方便。”
周芝兰听闻此言愈加敬重。须知这两千大洋在乱世堪称巨资,常人根本难以抗拒。
她取过管家捧着的鎏金令牌递给孔昊:
“此乃阎家信物。他日若需相助,持此物到太原阎府,妾身定当竭力。”
待阎家车队远去,孔昊率部赶至城外村落。
钱宇带着几名精干情报员已等候多时,验明暗号后热情迎上:
“孔队长!我是阳泉站老钱。后面山里有处隐蔽据点,柳堡乡亲都是自己人,绝对安全。”
钱宇正色道:老钱,车队物资充足,不必惊扰百姓,也别接受乡亲们的接济,这样更安全。
队伍迅速转移到后山驻扎。
这处营地是钱宇亲自考察过的,地形隐蔽,外人很难发现。
安顿完毕后,孔昊与钱宇开始商讨下一步行动。
老钱,阳泉城现在什么情况?我得想办法进城采购些必需品。
你也清楚,兵工厂已经掌握了生产技术,但铅这类原料还是不够。这次行动关系到兵工厂的未来,必须多搞些物资回来。
钱宇闻言却皱起眉头。
孔队长,实话告诉你,我前天才奉命来阳泉建立情报网。现在城里风声很紧,不少同志被捕牺牲,好几个联络点都被端了。
组织里出了叛徒,眼下最要紧的就是除掉这个祸害。孔队长,需要你们特战队帮忙。
孔昊没想到此行除了采购物资,还会碰上这种事。但既然同志开口,自然不能推辞。
老钱,包在我身上。不过特战队有自己的作战方式,你们负责提供情报支援,具体行动时间由我们决定。
钱宇痛快答应,这恰好符合陈旅长的指示。想到老首长对孔昊这支特战队的评价,他不由得信心倍增。
孔队长,听说这两天阳泉城要来个鬼子高官,我动用了潜伏在伪军内部的线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听到这点风声,更详细的情报就弄不到了。
老钱,事不宜迟,下午我先带两个人进城探探路。
好,我把紧急联络点位置告诉你,有情况马上通知我。
午后,孔昊带着魏大勇和刘金保来到城门。三人伪装成卖菜的农民,各自挑着蔬菜担子作掩护。城门口坐着个喝茶的伪军连长,钱宇朝那人使了个眼色。那连长立刻叫来两个手下,随便检查几下就放行了。
由于日军人数有限,加上语言不通,城防检查这类差事基本都交给伪军负责,这反而给了我们可乘之机。我们经常争取尚有良知的伪军军官作为内应,甚至派人打入伪军内部发展同志。这个伪军连长正是我们安插的自己人。
进城后,孔昊迅速换了装束,让魏大勇他们跟着钱宇去联络点,自己则在城里打探消息。他拐进小巷,从系统空间取出那套贵重的行头换上——现在部队困难,能省就省。
换装后的孔昊摇身一变成了大阪富商。一口地道的关西腔,加上藤井的介绍信,足以让他在日军地盘上畅通无阻。他选择阳泉,正是因为藤井说过这里有他老朋友经营的大商社。
但孔昊此行另有打算。刚才使用空间时,他突然灵机一动——既然有这个神器,为什么不干票大的?凭借自己的身手和系统,能做不少文章。
来到水野商社,掌柜水野草起初以为只是个普通商人。等看清孔昊的装束和藤井的亲笔信,顿时满脸堆笑:井口君,藤井兄在信里对您赞不绝口。到了阳泉就当自己家,大阪人向来团结赚钱。
孔昊笑着附和,直言正是为合作而来。二人进内室喝茶详谈时,水野草笑得合不拢嘴——上月藤井不知从哪里搞到一吨白糖和上万片德国磺胺,不仅药效比国产货强五成,副作用还低三成,在总社出尽风头。
这事在国内引起轰动,各路权贵都想方设法与商社拉关系。
磺胺作为市面上最有效的消炎药,在本土却因为工艺和设备问题导致纯度不够,副作用严重。
普通士兵只能在活命和副作用之间被迫选择前者,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贵族老爷们,哪怕能减轻一丁点副作用,他们都会不惜重金购买。
藤井带回的德国药品刚一露面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前来求购的人排成长队。
在这些日本人眼里,德国的产品永远是质量的保证。
以前还能通过特殊渠道少量购买,但随着战争不断升级,这种高级消炎药的进口数量直线下降。
德军自己也深陷大战泥潭,每天伤员不计其数,磺胺的生产全部供应军队,根本不可能为了那点利润出口。
更何况,德军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缴获的财宝堆积如山,早已不缺钱。
这一变故让日本的权贵们措手不及,以前仗着盟友的身份肆无忌惮地挥霍进口磺胺,现在却只能被迫使用劣质的国产药品。
高层曾试图向德国求购最新的磺胺合成技术以提高质量,但德国人并不傻,这种核心技术即使是盟友也休想染指。
孔昊提供的磺胺片来自系统,效果甚至比德国货还要好。
大阪商团不愧是世代经商,算计精明的本事早已刻进骨子里。
他们将药品以一百粒为单位进行拍卖,每月只卖二十组,价高者得。
藤井从孔昊那里买入的价格是三块大洋一粒,而拍卖的最低成交价达到一千块大洋一组,最高甚至炒到一千五百大洋。
无奈这东西人人都想要,尤其是那些生病的富商,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最安全的磺胺。
如今日本国内流行一种风气:想找人办事,送上一组德国磺胺,绝对事半功倍。
一百粒磺胺只够一两个人用,可有钱人仍然抢破头,就算暂时不需要也要囤着备用。
孔昊的磺胺因此成了稀缺货,往往有钱也买不到。
不是没人打听藤井的货源,但他深知独家优势的重要性,死活不肯透露半点风声。
只有水野因为和藤井关系不错,在一次醉酒后偶然听到了一些供货人的信息。
不过,大阪商人向来遵守行规,很少恶意抢客户,除非对方主动寻求合作。
这也正是水野确认孔昊身份后激动万分的原因——水野家终于等到了发财的机会。
他强压兴奋,恭敬地问道:井口君光临小店,实在不胜荣幸。
听说您手上有高品质的磺胺片,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购买一些?
请您放心,我愿意出高价,藤井那边三块大洋一粒,我出四块。
水野心知肚明,要想赢得孔昊的信任,必须下血本。
他只加了一块大洋,无非是想榨取最大利润,这是商人的惯用手段。
据他所知,井口三郎常年在中原和其他地方经商,在日本国内没什么根基,更不知道上层对极品磺胺片的疯狂需求。
“有钱不赚是傻子!”
“绝对不能透露自己的底牌!”
这句话一直是大阪商人的信条,在他看来,加价一块已经算很有诚意了。
孔昊点点头,对这个价格表示认可。
“水野君,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我这次来是想买些特别的货物,如果能让我满意,用药材抵账也不是不行。”
见孔昊答应,水野立刻吩咐手下守住门口,不准任何人靠近。
随后他凑到孔昊耳边,压低声音道:
“您放心,阳泉是大城市,我在商团的职位比藤井还高,权限自然也更大。”
“除了普通物资,我们还能提供报废的三八大盖、报废的南部十四手枪、报废的歪把子轻机枪和报废的九二式重机枪,当然,还有不少哑火的 ……”
说到“报废”和“哑火”时,他故意加重语气,再配上夸张的表情,意思不言而喻。
孔昊听完,露出惊讶的神情:
其他枪支还好说,可南部十四手枪这种货色你也敢拿来?
这破枪三天两头卡壳,连你们日军自己都看不上,谁会要这种废铁?
水野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虽然性能差些,但这枪来源安全,流通出去也不会追查,价格方面可以再商量。
孔昊突然话锋一转:
水野君,九二式步兵炮和炮弹有没有门路?
听到这个要求,水野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这种火炮威力巨大,能轻松摧毁防御工事,属于严格管控的军火,远非普通枪支可比。
军营里每门炮都有专人看管,就算报废也要层层审批。炮弹倒是容易操作,演习时多报些损耗就能蒙混过关。
真要弄到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可以让炮兵部队外出时遭遇袭击,事后申请补充装备。只是买家实在难找,八路军买不起,晋绥军又看不上。
水野故作为难:九二式不是不能弄,但需要时间周转,价钱也不便宜。
一周时间,两门炮,每门一千大洋。炮弹十块一发,数量管够。
这分明是漫天要价,但水野也想借此试探对方的虚实。
孔昊本是随口试探,没想到对方真能办到。不过他早有系统在身,根本看不上这些高价劣质的日制武器。
水野君说笑了,我可是守法商人,怎么会碰那些违禁品?
我倒是对二手设备和日用物资更感兴趣,价钱合适的话可以大量收购。
水野暗自松了口气。若能做正经生意,谁愿意冒险搞军火?那些重武器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棉花药品还能周旋,军火买卖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井口君需要什么设备?我们一定提供最优惠的价格。水野满脸堆笑地问道。
孔昊正色道:急需一套玻璃生产设备,不用最新款,但必须三天内到位。
他早就调查清楚,阎锡山时期阳泉的工厂设备,如今都被日军收缴。先进设备被日商霸占,老旧机器则在仓库积灰。这些被日军视如敝屣的旧设备,对八路军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水野立刻会意——用废铁价收购旧设备,倒卖磺胺赚取暴利,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城东仓库里堆满了缴获的旧设备,我这就去取清单。
清单很快送到。水野殷勤地说道:井口君看中什么尽管开口,价格好商量。两人又客套地喝了会儿茶。孔昊仔细翻看清单,心中盘算:系统功勋点有限,这些旧设备正是解燃眉之急的宝贝。
孔昊接过厚重的设备清单,五页泛黄的纸张在手中沙沙作响,一股难以言说的悲怆涌上心头。
从1860年洋务运动点燃工业火种,八十载岁月流转,这些机器承载着中国工业的微弱希望,如今却被日军随意丢弃在阴暗的仓库里。
明珠蒙尘,倭寇视如草芥,可叹!
他紧紧攥住清单,指甲在纸上压出深深的痕迹。当强敌来犯时,至少要有根木棍防身——眼下最紧迫的,就是积攒这些。
纸张上密密麻麻列着玻璃厂整套器械、五金加工厂全套流水线、焦化厂的设备明细......孔昊的手指在清单上游走,却刻意避开了那台小型炼钢炉。战争时期的钢铁如同生命线,过于明显的需求会暴露致命弱点。
八万银元。水野草眯缝着眼睛报价,袖中的算珠早已算出两万的本钱。见对方干脆地点头,他的腰弯得更低了,后天就能送达城外指定位置。
再加些吃饭的家伙什。孔昊用指节叩了叩清单补充道,钻头五百组,铣刀车刀各一千套——必须用顶级钢材,配套磨具要齐全。这些报废的刀具将在兵工厂获得新生,化作步枪撞针继续咆哮。
先前使用的钢材质地太脆,制成的撞针容易崩裂,频繁更换延误战机。迫不得已,八路军后勤部只能派人潜入日军铁路线,盗取维修工具来制造合格的撞针。这就是铁路上工具经常失踪的缘由,恐怕日本鬼子想破头也猜不到真相。
如今有了这批优质钢材打造的器具,潜伏在铁路沿线的同志们不必再冒险搜集工具。能用银元解决的问题,就该痛快砸钱,就像眼前这场交易。
大生意,真是桩大买卖,今日果然走运!水野草听到孔昊报出的数字,眼中闪过精光,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意。旧设备虽有利可图,终究是一次性买卖,而损耗性刀具意味着持续的订单,更诱人的是未来还能换来救命的磺胺药。
水野草略作盘算,决定按成本价成交,用诚意打动这位客户,日后自然财源滚滚。
井口先生,您要的货总计五千银元,放心,绝对采用最优钢材,价格也是最低。孔昊对这个报价相当满意,清楚对方是在放长线钓大鱼。这点他早有预料,谁让他掌握着独家资源。莫说这些基础工具,即便是某些,只要利润足够丰厚,大阪商人照样敢交易。
我还要一百套维修工具,包含各类螺丝刀、扳手、铁锤、钳子,外加一百台虎钳工作台。另外,各种规格的螺栓螺母、轴承、弹簧,每样一万件。机械润滑油每款两百桶。
孔昊的采购清单完全按照兵工厂的实际需求制定。前期调查发现,厂里连基础配件和工具都配备不全,维修设备时经常找不到合适扳手,只能勉强应付,既费工时又影响效果。这次他要一次性配齐,不仅总部兵工厂能用,还能支援其他根据地的军工生产。
说来也是无奈,其他根据地的生产条件比总部更为简陋。后勤部的优质物资优先供应总部,其余地区只能靠作战部队勉强制造些粗劣武器,连复装都成问题。这批物资到位后,将极大缓解兵工厂的困境。
水野草猜测对方可能是要开设机械厂或五金行,对这些常规配件并未起疑。总计一千银元,几乎是成本价,我就赚个辛苦钱。孔昊爽快应允,这个价格确实公道。
他突然压低嗓音问道:能弄到铅吗?
铅的用途不广,您要它做什么?
孔昊沉默不语,锐利的目光直刺水野草。
水野草立即意识到犯了商界大忌,慌忙起身赔罪:
井口先生,方才多有冒犯,绝非有意探听隐私。
铅的库存确实不多,不知您需要多少?
两吨。
这样的话需要从太原调货,约需两天。三天后一并交割,您看如何?
可以,什么价钱?
每吨五百银元。
这个报价还算合理,孔昊点头接受。
水野先生,请核算总金额。
货款合计大洋,您准备怎样支付呢?水野草说完,目光热切地看着孔昊,意图显而易见。
孔昊心领神会,含笑答道:照先前商议的价码,每片磺胺四块大洋。给您算个整,总共粒。他取出一张单据递给水野草:这是万粒磺胺的提货单,您可先验药效。
三日后在城外五公里处交货。等您的人卸完货,请让他们撤离,搬运由我的人负责。
若这次合作愉快,往后还能长期往来。
见孔昊预付四成定金且允许验货,水野草放下戒心,热情道:井口君,您是我最信赖的伙伴!今后在阳泉城有任何需求,随时来找我。
这是特别通行证,日后您的商队可自由出入城门。其实我们完全能在城内交易,省去奔波。水野草此举意在笼络孔昊。他猜测对方选择城外交易是出于安全考虑。
事实上,大阪商社素来重视信誉。送出通行证既显实力,也为后续合作铺路。水野草敏锐地感到,此次交易仅是开端,唯有建立信任方能深入合作。想到新财路,他暗自欣喜。
临别前,水野草忽然补充:对了,七日后本土特使将抵阳泉,届时将举办酒会与表彰仪式。我手头有请柬,不知您可否赏光?
求之不得。孔昊未料到有此机遇,当即应允。
离开商社后,孔昊谨慎观察四周,确认安全后更换装束。回到联络点,见钱宇神色凝重。
老钱,何事烦心?
孔队长回来了。其实……阳泉城近来气氛紧张,似有要员将至,可我多方打探仍无头绪,恐影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