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时不但八路军首长亲来探望,连三〇六旅旅长也特地赶来。

我们五百多学员急行军百余里,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救回校长!

说这话时,李雄飞眼中闪耀着赤诚的光芒。

在他心中,陈校长早已超越了师长的身份。

前些日子带他们去新一团收土豆,大伙儿才见识到这种亩产惊人的新作物,方知校长从欧洲带回的良种何等宝贵。

在他眼中,陈校长是令人仰望的存在:

格斗场上无人能敌,教授拼刺时仅用木棍就能制服所有学员;

炮术造诣炉火纯青;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战神竟还精通机械设计!

听说上届学员五百多人,仅三百余人毕业。你们这二十个班,居然全体留级了?楚云飞大感诧异,堂堂黄埔出身的中央军军官,竟在这所无名军校栽了跟头,实在有损黄埔威名。

报告!我们毕业考核以班为单位,只要有一人未达标,全班都不能毕业。我班有个学员在观测和炮火引导上略显不足,但最近已补上短板,下次考核定能通过!李雄飞信心十足地回答,却没留意楚云飞听到炮火引导时眼神骤然锋利。

你们训练的是超视距或无观测炮击引导?楚云飞虽不精通,但基本概念还是知晓的。这年代缺少便携通讯设备,此类战术几乎无人尝试。没想到竟从学弟口中听闻,他对陈潇的看重又添几分。你们学校哪位教官教授这门课?

李雄飞一怔:我们只有校长一位老师。平日由第一批五十名学员担任教员指导基础训练,校长会定期讲授新课,那时教员们也和我们一同学习。楚云飞暗自心惊——从赵刚处获悉这所学校课程繁多,竟全靠一人执教,还能培养出这等水平的学生。

你们校长是何来历?毕业于哪所军校?李雄飞摇头:只听说是欧洲归来。李团长更清楚,校长是跟着他从苍云岭突围的。看来还得去问李云龙。楚云飞转而抛出最后一个问题:毕业后有何打算?来我358团任炮营副如何?他全程目睹了李雄飞熟练拆装九二式步兵炮的身手,这等人才当得起义军炮营副职。

李雄飞婉言谢绝:感谢学长美意。但进了这所学校才明白,跟着校长打鬼子才够痛快!我想申请留校任教。何况图书馆里那些步炮协同战术我还没参透,实在舍不得走。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装备都是真刀真枪从日军手中夺来的——包括他指挥的这两门步兵炮。这种快意,别处难寻。

楚云飞暗自惊讶,这所学校竟有如此能耐?他转头知会了李雄飞一声,便快步回到李云龙身旁。

“云龙兄,跟你打听个人!”

李云龙心思敏锐,看他神态就明白来意,爽快笑道:“怎么,想问陈潇的事?”

楚云飞点头:“不错。这位陈校长究竟是何方神圣?听闻我那同窗说,此人简直是无所不能!我细问详情,他说你最为清楚,毕竟你曾与他一道从苍云岭突围。”

提起这事,李云龙立刻兴致勃勃,脚步不停,话语滔滔。

“你有所不知,陈潇据说是从欧洲什么葡萄国回来的。刚到晋西北就碰上苍云岭那场恶战。起初我还以为是个拖后腿的书生,哪知道后来……”

他稍作停顿,目光中带着赞赏:“就在我端掉坂田联队指挥部,正面突围受阻的关键时刻,你猜怎么着?陈潇这个‘白面书生’,扛着掷弹筒精准射击,硬是带着新一团杀出一条血路!”

“按我原先估计,即便突围成功,弟兄们也要折损大半。虽说为了掩护后方部队,我们已经做好牺牲准备,可没想到……”

李云龙嗓门提高:“他单凭一门掷弹筒,接连摧毁七个重机枪点、十五挺轻机枪,还有一个迫击炮阵地、两处掷弹筒据点!当时我就想,这样的能人,说什么也得留在八路军!”

楚云飞赞同道:“这等人才,确实不该放过。”

李云龙咂咂嘴:“可人家偏不当兵,非要办学校。我给了他五十个学生,好家伙,他带人攻炮楼跟玩儿似的!装备全是缴获鬼子的!”

楚云飞想起前些日子那桩奇事——三名女子驾着马车进炮楼,转眼间便拿下据点。如今想来,必是那所学校的杰作。

李云龙继续道:“这还不算!他带着学生首次参战,对手是山本特工队。你知道这支部队多难缠吗?我独立团提前收到情报严阵以待,结果一交手就损失近三百人!”

“对方呢?”楚云飞追问。

“零伤亡!”李云龙重重拍腿,“三百比零啊!我当时就想,这究竟是什么妖魔鬼怪?”

楚云飞心头一震。他虽未与山本特工队正面交锋,但独立团的实力他了如指掌。殊不知,如今的独立团早已今非昔比——有那所学校支持的独立团,岂是从前可比?

李云龙看着他惊讶的神情,暗自得意。有些话,他故意保留几分。

必须让陈潇在楚云飞的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就在山本特工队准备撤离时,他们86人遭到陈潇率领的50名学员伏击。

据被俘的两名特工队员交代,最终只有19人逃脱!”

嘶——

楚云飞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震惊了。曾经对独立团打出300:0伤亡比的山本特工队,竟被这位校长带着50名学员几乎全歼!

这样的战绩,足以令人震撼!

李云龙又抛出一个惊人消息:“而且,陈潇和他的学员无一伤亡!”

面对如此精锐的敌人,虽是伏击,却能近乎全歼对手而自身毫发无伤……

这些学员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李云龙再次冲击他的认知:“知道他们训练了多久吗?

不到三个月!”

短短三个月,就能将普通士兵培养成精英?

这怎么可能?

楚云飞彻底愣住了。

这时张大彪前来报告:“团长,伏击位置到了。”

李云龙立即投入战斗准备。

伏击作战绝非影视作品里那般简单地趴在山头守株待兔。

在这个时代,隐蔽伪装才是伏击成败的关键。

敌军会派遣侦察分队,利用制高点进行望远镜观测。因此伏击阵地必须设在即便敌军登上山顶也难以发现的地点,同时进行周密伪装。

晋西北的黄土沟壑间实施伪装尤为艰难,寒冬时节连枯草都成了稀缺资源。

但独立团与学员总能发掘绝佳伏击点,甚至动用工兵铲改造地形细节,确保毫无破绽。

古今战例证明,成功的伏击无外乎两种:敌军指挥官犯蠢,或伏击者技高一筹。

楚云飞敏锐地注意到,李云龙原有的投弹小组在学校学员加入后,已转型为弹药运输分队。

李云龙硬是从陈潇手里多争取了十余箱炮弹。

炮班成员正在飞速计算射击参数,楚云飞近前观察,发现他们的演算既精准又迅捷。

但他仍存疑惑:将炮兵阵地设在此处?

这其中有何战术深意?

反斜面炮兵战术本是后期应对美军的战法,此时的楚云飞自然闻所未闻。

李雄飞与张世成的炮位,正隐秘布置在山脊背面的反斜面上。

学长,这是陈校长亲授的战术,此类阵地能在炮战中占据绝对优势。

我们无需直面敌军炮火,这道山梁就是天然盾牌,敌人的炮弹越过山脊后只能砸在后坡空地上。

虽是伏击作战,但陈校长强调必须做足最坏打算,因此我们早做好炮战预案!

毕竟日军炮兵反应速度有目共睹!

相较之下,二三十公斤的迫击炮机动性极强,他们预设了多个发射位,此刻正潜伏在灌木丛中待机而动。

侦察哨的电话线路已秘密延伸至三公里外,这正是伏击战的优势所在。

这条隐蔽通讯线路直通制高点观察所,那里拥有360度无死角视野。

通过望远镜,可清晰读取前方侦察兵在一两公里外发出的战术手势或旗语信号。

这意味着只要在侦察兵视野范围内,敌军动向无所遁形。若地形平坦,监视范围甚至能扩展到十公里开外。

受限于当时通讯技术,这已是侦察学校能达到的极限水平。

在陈潇眼中,这套战术体系仍有改进空间,但在现有条件下已是最优解。

楚云飞初到独立团时,对能学到真本事并不抱希望。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结识李云龙——这位敢以一个团硬抗日军联队并成功突围的传奇团长。

至于向八路军取经?

他原本对此嗤之以鼻。

但此刻,他的认知已被彻底颠覆,这里确实藏着真材实料!

原来侦察兵还能这样运用!

这座侦察兵学校......

他决定重点研究,特别是得知陈潇拒绝加入八路军,只愿执教之后。

通讯兵疾步赶来报告:报告团长!

日军先头部队已进入八公里范围内的山道,预计四十至六十分钟抵达战场。

敌军队列中混编有跑步步兵和摩托车单位,但未发现汽车踪迹。

这是前沿观察哨的最新情报!

李云龙颔首:命令他们继续保持隐蔽观察,注意安全!

待通讯员离去,张大彪凑近低声道:团长,这事透着蹊跷!

鬼子军官观摩团就这排场?

连摩托车都派上用场了?

其中必有古怪!

李云龙咧开嘴笑了:你小子还是见识浅!古时候钦差大臣出巡,哪次不是仪仗开道?

这显然是日军派出的前沿侦察分队。

云龙兄,你怎么看?

楚云飞颔首道:由将官和高级参谋组成的考察团,防卫措施必然严密。

敌军不可能让这些指挥官徒步行军或乘坐摩托。

因此,前方出现侦察分队合情合理。

果然,前方观察哨再度汇报:敌军队列行进间不断向道路两侧展开警戒哨,并在制高点架设轻机枪阵地,控制范围涵盖前后六百米山路。

时间推移,敌踪愈发明晰。约莫一小时后,日军部队已抵近李云龙预设的伏击区域,继而继续向前推进。

当初读到这段情节时,陈潇也曾疑惑——李云龙仅率一个营的兵力,在歼灭敌军官考察团后,如何抵御前后警戒部队的夹攻?毕竟这条路线驻扎的日军至少有一个联队的兵力。为此,他特意为李云龙调拨了两门野战炮和五门迫击炮,以应对可能的两面受敌。李云龙多要了二十箱弹药,陈潇未加阻拦,正是出于这个考虑。

楚云飞低声提醒:云龙兄,此战险恶,稍有差池恐难脱身。如今前后皆有敌踪,即便想撤退也为时已晚。这似乎不符合贵军擅长的游击战术啊!

他粗略估算,方才通过的日军不下两个大队,加上前方据点驻军,总数恐近两千之众。楚云飞并非畏惧,言外之意是提醒李云龙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他的两个营恐难突围。

李云龙斜瞥他一眼,未作回应,继续举着望远镜观察。虽信任陈潇的情报,但亲眼目睹日军联队级警戒部署,方真正安心。

赚了!他心下暗喜,如此森严的护卫,至少得有将校级军官吧?这等战功,放在哪个战区都值得庆贺!

日军的警戒比预期提前许多,众人耐心潜伏直至破晓时分,侦察兵终于传来消息——日军出现了!

团长!来了!通讯兵猫着腰穿过灌木丛,八公里外发现车队,共计十二辆军卡!

张大彪拧紧眉头,掰指计算兵力。按每车三十人计,十二辆车便是三百六十名日军,近乎一个大队规模。

团长,看来真是条大鱼!他压低声音,但若不能迅速结束战斗,恐怕会陷入重围。

李云龙一巴掌拍在他钢盔上:糊涂!忘了咱们还有十个班的学员?加上他们的火炮支援和突击排,怕什么!

张大彪正待开口,通讯兵又拽着电话线奔来:团长!紧急军情!

电话线被扯得几欲暴露,李云龙瞪他一眼,快步接过听筒:

李团长,日军车队在前方两公里山道停滞,似乎遭遇阻拦。

什么!

楚云飞摇头苦笑,本欲观摩八路军作战,未料万事俱备,主角却未登场。

忽听电话里传来压抑而激动的声音:动了!敌军车队继续前进,正向我方驶来!

哈哈哈!

天助我也,这顿大餐终究逃不掉!

李云龙拽过张大彪:让你的投弹组打起精神,调两个营半数 给他们备用。

“别光依赖大炮,有些角落炮火够不着,冲锋时让你的投弹组摸上去,把手里的家伙全砸出去!”

“明白!团长您尽管放心,学员兵能打,咱们独立团也不是软柿子!”

张大彪正要离开,李云龙一把拉住他:“这次 管够,每人二十发 。”

“陈潇那秀才说得在理, 没了能再弄,老兵没了,多少 都补不回来。”

“冲锋时少拼 ,能用枪解决的绝不耍刀!”

“今天,我李云龙也奢侈一回!”

楚云飞听得心里不是滋味。人均二十发 ,连鬼子零头都比不上,人家随随便便带两百发。

可就是这么一支穷得叮当响的队伍,打鬼子照样不含糊!

很快,日军的车队出现在望远镜里,十二辆卡车,一辆三轮摩托开路。

“通知李雄飞,等最后一辆车进埋伏圈,让他们先开火。”

“七门炮啊!老子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李云龙甚至把两个营仅有的两门迫击炮都调给了侦察班。

他们比独立团的炮兵更熟悉火炮,也更懂如何配合李雄飞。

此刻李雄飞临时指挥两个炮排,连独立团的两门炮也归他调配。

难题来了:七门炮如何最短时间干掉十二辆卡车?

这对炮兵排是个考验。他既紧张又兴奋——若还在中央军,哪有这种痛快仗可打!

更关键的是,他还得兼顾两侧山坡的火力点。

真正的挑战来了!

当最后一辆卡车驶入标定区域,李雄飞果断下令:

“注意!按预定目标分配,射击节奏自行把握。”

“校长说过,吃不上肉丢的是全校的脸!”

“预备——放!”

“轰!”“轰!”“轰!”……

炮兵观测精准,无需试射。炮弹在车队中炸开,火焰吞噬了卡车。有人粉身碎骨,有人断肢残臂,也有人侥幸逃生。

反应快的四五辆车,士兵立刻翻滚下车,趴在路边沟渠里!

刚卧倒,他们的车就被炸上了天。日军战斗素质确实强悍,无论是否受伤,立刻组织反击。

山坡上的火力点迅速反应,朝山梁冲出的八路军战士倾泻弹雨,阻止他们靠近。

没错!

即便不近身搏杀,他们仍需逼近敌人,只因枪法有限。

然而山坡火力点很快被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压制,逐一摧毁。

“冲啊……”

张大彪甩掉帽子,端起捷克式轻机枪带头冲锋,两发点射击倒一个又一个敌人。

但比他们更猛的,是学员兵突击排。三个班三十人,却打出了三百人的气势。

他们并非蛮冲,以往因此不知被校长罚过多少次。冲锋时借助掩体,交替掩护,却丝毫不减推进速度与杀敌效率。

他们手中的冲锋枪象征先锋,意味着与敌人短兵相接!

每个学员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以三三制队形突进。班长居中,扛着捷克式轻机枪,背着满身弹匣策应!

三三制——林总总结的战术此时尚未问世。这一战术萌芽于抗战后期,成熟于解放战争,奠定了我军世界顶尖陆军的地位。

建国后与阿三的战争中,我军一个走散的三三制小组曾俘获敌方两个炮营,留下那句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

这便是我军三三制战术的厉害之处!

新兵突击排首次运用这套战法,在日军被炸得晕头转向之际,如尖刀般撕裂敌阵。

楚云飞虽看在眼里,却未多加关注。若不是陈潇这位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他根本不会明白三三制的精妙所在。

楚云飞抄起冲锋枪加入冲锋行列,弹无虚发,接连放倒多名敌军。他身材高大,几步就能赶上旁人三四步的距离,差点冲到了队伍最前端。

多亏孙铭上尉寸步不离地守护,否则以日军精准的枪法,定会遭遇不测!

短兵相接后,枪声渐稀,七八名日军军官被独立团战士团团围住。

哈!云龙兄!这回可让你等着了,真有个少将,四个大佐,外加一群中佐少佐,可惜大半已经断气!确实是逮着大鱼了!

楚云飞扫过日军军官的肩章,对取得的战果相当满意。

李云龙豪迈大笑:都给老子住手!老子要跟鬼子少将过过招,还没砍过日本将军的脑袋呢!

外围的孙铭低声对楚云飞说:一梭子弹能解决的事,偏要动刀子。

或许是命运的改变,原本轻松的收尾战此刻变得危机四伏。山梁上的炮兵阵地已开始向两侧包抄的日军倾泻火力。

日军反应极为迅速,展现出真正的作战素养!

这些日军并非散兵游勇般胡乱冲锋,而是迅速集结成小队、中队规模的战斗群压上。

个个悍不畏死!!!

鬼子反应这么快,还比划什么!

李云龙一把夺过张大彪手中的轻机枪:给我往死里打,迅速打扫战场,交替掩护撤退!

真是可惜!

一个少将本该指挥一个师团,几个大佐至少也是旅团或联队级别的指挥官。

就这样折在这里,说出去谁会相信?

山坡上的炮兵不断延伸火力,李雄飞下令以最快速度打光四分之三的弹药储备。

除了预留少量应急炮弹,其余全部砸向侦察兵报告的目标区域。

几支刚完成集结的小队不幸被炸得七零八落!

反正,校长那边不缺这点炮弹!

李云龙虽然心疼,但也明白拖延只会损失更多。

于是除了机枪、迫击炮和掷弹筒,其余装备统统丢弃,全速撤离!

见李云龙部开始有序撤退,李雄飞立即命令炮排拆卸火炮转移。

幸好配备了专用装具,否则滚烫的炮管非把人烫伤不可!

侦察排在后方以冷枪阻敌,挨了几轮炮轰后,日军小队也不敢贸然推进,只能隐蔽前进。

等他们赶到汽车残骸处时,只见十几名军官的遗体已被搜刮一空......

陈潇和赵刚正星夜兼程,务必在山本特工队之前赶到必经之路——陈家峪。

除非日军狠心翻越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否则这里是他们唯一的通道。

此地距离总部仅三公里左右,警戒哨虽已传回消息,但按规定赵刚仍需派人汇报,同时铺设电话线路。

本应亲自前往,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防守阵地才是当务之急。

首先,赵刚确实不擅长指挥作战。

他虽是抗大培养的政工干部,枪法出众,但实战指挥仍是新手。

四营作为新编部队,营长原为排长,因作战勇猛获得提拔,缺乏大兵团指挥经验。

沈泉也是因前任二营长牺牲而被李云龙破格任用,指挥两个营作战同样经验不足。

此人作战极其骁勇,原剧情中他手持捷克式轻机枪横扫敌军,最终壮烈殉国。

但此刻是防御战,并非进攻!

用轻机枪与山本特工队的冲锋枪交火,射速差距悬殊,等于自寻死路。

这类猛将杀得兴起时,常会热血上涌不顾后果。

陈潇特地交代沈泉:此战仅允许使用手枪或步枪,严禁操作任何自动武器。

赵刚已将指挥权转交陈潇——能训练出如此多精锐战士,谁还敢质疑他的军事才能?

于是这位公认的战术大师顺理成章接管了指挥任务。

指挥部内。

师长正在询问:赵刚和陈潇是否就位?

与原作发展不同,师长得知李云龙擅自攻打虎亭据点吸引日军,意外遭遇了军官观摩团。

接到情报后,师长直接命令李云龙率领两个营及军校增援的十个班,专程伏击日军军官观摩团。

同时他清楚负责总部防御的是赵刚和陈潇,因此直接询问二人动态。

已抵达陈家峪,正在修筑防御工事,就等着鬼子自投罗网!作战参谋立即汇报。

好!总部两侧另有两个团驻防,而他们那边只有两个营和学员兵。

虽说总兵力近千,但学员多为新生,尚未形成完整战斗力。

转告他们,总部安危就托付给他们了,必须确保没有一个敌人突破防线!

作战参谋正要传达命令,老总大步走了进来。

赵刚他们到位了吗?老总直截了当。

师长回答时带着忧虑:部队是到位了,但只有两个营带着六百学员,其中五百都是新生。

我担心他们缺乏实战经验,难以形成有效阻击。

老总冷哼一声:你多虑了!我知道赵刚不擅长作战指挥,独立团四营也是新组建的,战力有限。

但军校学员本就是各部队尖子,就算新兵占多数——只要有陈潇坐镇,还挡不住敌人?李云龙来了也不顶用!

师长猛然醒悟,他习惯性评估部队战力,却忽略了最关键因素:这近千人里,真正决定胜负的或许就是陈潇一人。

陈潇何许人?曾在日军重兵驻守的太原城炸毁兵工厂,歼灭上千敌军,最后仅负伤突围。

这等狠角色在场,还怕什么鬼子?师长顿时心下大定。

若用时髦话说,此刻他的心情大概是:

我方承诺不首先动用陈潇。

......

陈家峪阵地上,陈潇正向赵刚、沈泉和四营长剖析战局。

我们的对手是谁?山本特工队!

他们装备如何?战术特点是什么?兵力多少?你们可清楚?

赵刚与两位营长同时摇头——山本特工队的情报岂是轻易能获取的?

很好,对敌情一无所知,胜算先折半数。陈潇揉了揉太阳穴。

若李云龙在此,至少掌握部分情报;若孔捷在场,复仇心切的他必然更了解敌情。

但眼下指挥的是赵刚和新提拔的沈泉、四营长。

沈泉,若由你指挥,你准备怎么打?陈潇突然发问。

沈泉一时语塞——自己指挥近千人?主力还是陌生的学员兵?

赵刚了然:陈潇的习惯是先听取方案,再优化调整。

说吧,陈校长是在给你学习的机会。他低声提醒道。

(感谢海边的房屋、落月曲汐、文盲觉兽、买买买4、等十七位读者的支持!心意收到,正版订阅就是最好的鼓励!)

沈泉虽然做过连长,但在构筑防御工事方面却显得经验不足。

这也情有可原,那时的八路军很少参与正规阵地战或攻城战,在弹药匮乏的情况下,往往稍作交火便要转移。

若没有六七倍于敌的兵力优势,根本不敢与敌军正面抗衡。

以当时的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人数若不占压倒性优势,硬拼只会遭受惨重损失。

沈泉的确缺乏正规作战的指挥经验——他从未带领过配备重武器的正规部队作战。

除非是那些历经长征的老兵,实战经验丰富,攻防战术运用纯熟。

可惜,他并非这类百战精锐。

日军战史记载,八路军的战斗力在1937至1938年达到顶峰,之后随着老兵减员和部队扩编而逐渐下滑。

最初的三万长征精锐经过连番恶战损失大半,不得不转入游击作战。

1938年后部队迅速扩充,老兵分散到新部队担任骨干,整体战斗力被稀释。

直到1940年秋,新兵经过战火锤炼,部队战力才逐渐恢复。

沈泉于1938年底入伍,虽参加过多次战斗,但正规防御作战的经验几乎空白。

在八路军营级指挥员中,他的部署已算中规中矩,但在陈潇看来仍存在诸多疏漏。

防御首重防炮,即便敌军仅有二百人。

山本特工队配有掷弹筒和迫击炮,必须考虑炮火打击。

敌人惯用炮轰步兵冲的简单战术攻城略地,防炮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火力交叉。这不是伏击战,打几枪就能冲锋。

总部位于后方,可能遭遇强攻。交叉火力能瓦解敌军攻势,机枪配置尤为关键——摆在最前沿过于鲁莽,要像剪刀般编织火力网,封锁所有死角。

迫击炮的射程可达千米以上,部署过于靠前,难道要与敌人的掷弹筒正面抗衡?

学员兵的掷弹筒有效射程在150至350米之间,命中率相当可观,完全可以视作张大彪的投弹小组,只是投掷距离更远罢了。

其余安排都算妥当,就照此方案实施!

陈潇向沈泉讲解战术时,身侧的总部作战参谋将他的每句话都原原本本转述给了电话那头的师长。

陈潇这小同志,年纪不大,排兵布阵却颇见章法。老总凝视着标注各部位置的陈家峪沙盘说道。

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及各连排班的部署,完全按照参谋传达的方案落实。放眼望去,火力网已将预设战场完全覆盖,不留半点空隙。

参谋长感慨道:何止是有章法?他的布局简直把现有火力运用到了极致,综合考量地形、天候和人为因素,彻底断绝了敌人的退路。看来这次山本特工队可不会像上次那样轻易脱身了!

师长放下电话,端详着沙盘上的阵型,对老总叹道:虽说资历尚浅,但他若愿意加入我军,至少能胜任旅级指挥!

这样一个精通练兵、善打硬仗的全能型人才,何止是带一个旅的料?师长说至少旅级,已是相当克制的评价。

不过众人都清楚,陈潇的价值不在前线,而在后方建设。打仗谁都能上,但工业基础却不是谁都能打造的。短短时间内,他竟指导工人建成两条步枪生产线,效率惊人!

更难得的是,他并非亲力亲为,而是教会工人如何加工零件、组装设备。待工人掌握技术后,无需指导也能自主生产。这种可持续的制造能力,才是陈潇真正的价值所在。如此重要的人物,为何总喜欢亲临前线?

师长盯着地图上两门迫击炮的异常部署,手指轻点两面小旗:这两处炮位布置有何讲究?

沈泉同样满腹疑问。陈潇淡然道:专防敌军狙击手。我测算过他们的最佳射界,这两处炮位正好形成交叉火力。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总裁,宠妻请排队太古龙神诀都市之上门神医从前有座镇妖关我的透视可以看穿一切一人之最强异类我只会拍烂片啊入仕异常生物调查局重生七零,回到和前夫结婚当天摄政王的小祖宗又美又飒逆天九小姐:帝尊,别跑!(云家小九超皮哒)风流小屌丝我真是女明星从念动力开始的诸天旅行周队今天又真香了阴师阳徒,医行天下修真弃少逢凶化吉,开局直面十万阴兵三通爷爷故事会御兽:开局让未来的老婆签卖身契都市家事低调大明星君令策之凤摄天下我老婆也重生了我穿成了八个大佬崽崽的娘亲重生78:护林员开始的寻宝人生倒斗撞见灵气复苏,起飞了全网爆红!团宠小人参三岁半豪门千金是宠夫大佬都市之时间主宰别慌,我们全家都是穿来的医路逍遥娘娘她不想再努力了龙翔仕途他的小家伙甜度满分海贼之钢链手指女子学校的唯一男生桃源乡村小傻医功德兑换宝盒,各国都麻了我为暴君画红妆遨游在无数位面世界咬红杏带着搬家石游三界四合院:我是有空间的保安仙帝归来满眼星辰皆是你被白月光绿了,三孩都不是亲生的武动诸天
侠客书屋搜藏榜:海棠春将军与我一世约大夏剑术,谁主沉浮雄起,我洗鞋子养你说好的流氓,结果成了热芭的老公重生之爱妻入局清穿之锦玉无双重生毒妃有点邪我混烘焙圈的红楼之我不是林妹妹蜜婚甜宠之娇妻在上我的超级神豪养成系统极品驭灵师重启2006轮世末日无上小神农姬刃暴猿王风华书让你来加速中上班,你抓哭白露?大国之巨匠靳先生你老婆又婚了将嫡重生:渣男的成长史总裁深度爱重生后成了反派的挂件修真至尊在都市穿成团宠后她暴富了超市空间:穿越年代嫁糙汉都市:我开局成了富二代反派第一爵婚:深夜溺宠令人震惊就变强交换灵魂,这个校花不太冷[古穿今]将军的娱乐生活从海贼开始贩卖宝可梦陈生的逆袭之路窈窕宦官我用一百块挑战环球旅行你我无人天降神宝在七零宦海官途过气偶像大翻身顾先生的逆袭萌妻易得志的青春我!活了5000年!我有一座解忧屋穿到现代以后她躺赢了逆天奇缘:富贵的爱恨情仇废才狂妃:我家王爷太妖孽桃花源签到一个月,被向往曝光了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