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高中的学习节奏,如同骤然拧紧的发条,快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军训的余热尚未完全散去,各科老师便已抱着厚厚的教案和试卷,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用飞快的语速和密集的知识点宣告了高中生涯的真正开始。
高一(3)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油墨、粉笔灰和淡淡紧张感的气息。
每个人桌上都堆起了崭新的、散发着清香的课本和配套的、厚度惊人的练习册。
“同学们,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是选拔教育!这里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远超初中!跟不上节奏的,趁早想办法!”数学老师,一位戴着高度近视镜、说话像机关枪的老教师,在第一节课上就敲响了警钟。
语文老师则强调着文言文和议论文的重要性,列出了长长的必读书单。
英语老师的口语极其流利,语速快得让不少人目瞪口呆。
物理、化学老师则直接开始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式和实验征服课堂。
张晨风很快进入了状态。
前世的知识底子、重生后的刻苦以及远超同龄人的心智,让他学起来游刃有余。
他不仅自己学,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圈子的核心答疑人。下课、午休、放学后,他的座位旁总是围着一圈人。
“风哥,这道受力分析帮我看看……”
“晨风,这个化学方程式配平……”
“张晨风,这句古文翻译……”
秦敏总是第一个凑过来,问题真假参半,眼神里的崇拜和亲近毫不掩饰。
钟栎瑶则安静地坐在一旁,遇到真不会的才小声请教,得到解答后总会轻声说“谢谢风哥”,眼神温柔。
博易舟虽然不服,但遇到难题也不得不拉下脸来问,只是语气总有点别扭。
苏墨偶尔会过来,问的问题往往角度刁钻,直指核心,得到解答后也只是点点头,便沉默地回到自己座位。
宋峰在(4)班,依旧是学霸担当,偶尔会在qq上和张晨风讨论竞赛难题。
郭晓雯和苏晚晴在(7)班,据说成绩也很突出,尤其是苏晚晴,理科优势极其明显。
李壮在(12)班则叫苦连天,天天在群里哀嚎“作业写不完”、“老师不是人”,然后跑来(3)班找张晨风抄笔记(被张晨风严词拒绝,只答应给他讲)。
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但青春的荷尔蒙却不会因此停止躁动。
(3)班内部,以及与其他班级的互动中,微妙的情愫在悄然滋生。
这天下午大课间,张晨风正给秦敏和钟栎瑶讲解一道数学题,郭晓雯和苏晚晴从楼上(7)班下来了。
“风哥!”郭晓雯声音清脆,手里拿着一本物理练习册,“这道题我们班争论半天了,你来仲裁一下!”
苏晚晴安静地站在她身后,目光落在张晨风正在讲解的题目上。
秦敏立刻像护食的小猫一样,下意识地往张晨风身边靠了靠,笑嘻嘻地说:“哎呀,晓雯姐,排队排队,我们先来的!”
郭晓雯挑眉:“分什么先来后到,问题还讲顺序啊?”
钟栎瑶小声打圆场:“马上就讲完了……”
苏晚晴淡淡开口:“此题可用微元法简化。”
张晨风头大,赶紧加快语速讲完手头的题,然后接过郭晓雯的练习册:“我看看……”
几个风格各异的女孩围在身边,香气各异,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让他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有些稀薄。
周围其他男同学投来羡慕又嫉妒的目光。
博易舟在不远处看着,酸溜溜地对王磊说:“啧,真成妇女之友了。”
王磊嘿嘿一笑:“有本事你也让这么多美女围着问你问题啊?”
博易舟被噎得说不出话。
好不容易解答完(7)班的问题,送走郭晓雯和苏晚晴,张晨风松了口气。
秦敏凑过来,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风哥,魅力不小啊,(7)班的班花都对你青眼有加哦?”
钟栎瑶也悄悄抬眼看他,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张晨风哭笑不得,弹了一下秦敏的脑门:“瞎说什么呢,讨论题目而已。赶紧把错题改了。”
秦敏捂着额头嘟嘴,但眼里却是笑意。
放学路上,六人小团体再次汇合。
李壮还在那喋喋不休地抱怨作业多,宋峰则和张晨风讨论着刚刚结束的物理小测的最后一道大题。
郭晓雯忽然对张晨风说:“风哥,下周我们班和你们班有场篮球友谊赛,你们班男生准备得怎么样了?”
张晨风还没回答,秦敏就抢着说:“当然准备好了!我们班有风哥和王磊呢!肯定打赢你们(7)班!”
郭晓雯不服:“哼,我们班也有体育生!走着瞧!”
钟栎瑶小声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苏晚晴默默听着,嘴角似乎有一丝极淡的笑意。
张晨风看着眼前这群伙伴,感受着他们之间那种既亲密又暗藏竞争、既有友情又掺杂着微妙情愫的复杂氛围,心中感慨万千。
高中生活,果然比初中精彩得多,也复杂得多。
他享受着这种被需要、被环绕的感觉,但也清晰地意识到,身边的这些女孩,每一个都对他有着超出普通朋友的好感。
如何维系这种微妙的平衡,不让它失控,成了比解任何难题都更考验他智慧的事情。
而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一个足以打破现有所有平衡的因素,正在悄然接近。
一个深埋在他前世记忆最深处、带着无尽愧疚与遗憾的名字,即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闯入他的生命。
命运的齿轮,似乎因为他的重生,开始了更加剧烈的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