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的研究室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落在案头堆叠的旧物上 —— 最显眼的是一面巴掌大的青铜镜,镜缘刻着模糊的 “镇” 字纹,是前日整理陈太祝遗物时从木箱底层翻出的,镜面蒙着薄尘,却仍能隐约映出人影。苏清鸢指尖捏着软布,正小心擦拭镜面,旁边的木架上,摆着一把半旧的七弦琴,琴身贴着 “太庙旧藏” 的标签,是查皇室诅咒档案时,太祝特意借出的,据说曾用于祭祀时 “调和地脉阴能”。
她本是想研究青铜镜与映忆镜残片的关联 —— 陈太祝日记里提过 “镜可映煞,弦能导气”,却没说具体用法。可当软布擦过镜心的瞬间,窗外的风突然吹进室内,卷起案上的宣纸,恰巧拂过琴弦。“铮 ——” 一声清越的琴音响起,苏清鸢还没反应过来,手中的青铜镜突然泛起淡青色光晕,镜面波纹涌动,竟与琴弦的振动频率渐渐同步,原本模糊的 “镇” 字纹也随之亮起,像活过来一般。
“这是…… 能量共振?” 苏清鸢心头一跳,连忙放下软布,伸手轻拨琴弦。第二声琴音落下时,青铜镜的光晕更盛,甚至在镜面上投射出细碎的红点,像星星般散落,其中一点格外明亮,正对着案上摊开的赤焰谷地图 —— 西洞寒泉的位置!
她不敢怠慢,反复试验:拨 “宫” 弦时,青铜镜的红点集中在地图西侧,与林越要去的西洞后山小路吻合;拨 “商” 弦时,红点竟连成细线,指向寒泉左侧的一处石缝,正是陈太祝日记里 “火炬藏寒泉左” 的记载;而当她拿起映忆镜残片贴近青铜镜时,两者光晕交织,琴身竟自发发出低沉的共鸣声,镜面上的红点瞬间汇聚成 “火炬” 的简化纹样,边缘还泛着与探测液一致的墨绿光 —— 这是 “火炬” 能量的特征!
“原来‘镜映煞,弦导气’是这个意思!” 苏清鸢激动地翻出陈太祝日记,找到夹着红叶的那一页,上面写着 “青铜镜辨煞位,七弦琴导能量,二者相和,可定十二宝藏地”,之前她只当是祭祀仪式的描述,如今才懂是阴物关联的用法。这面青铜镜,竟是能定位十二宝残片的 “导引镜”,而太庙的七弦琴,材质是上古 “阴桐木”,能传导阴能,两者共振,便能显露出残片的位置线索。
她立刻拿起纸笔,将琴弦与红点的对应关系一一记录:“宫弦指路径,商弦指藏地,角弦显能量浓度……” 刚写了两行,研究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柳如烟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清鸢!三皇子的人在赤焰谷西洞设了‘阴能困阵’,用的是‘火炬’能量残渣,林越他们绕路的小路可能也有埋伏 —— 我刚收到暗探传信,他们的预警器在谷口就失灵了!”
苏清鸢猛地抬头,目光落在青铜镜上 —— 此时镜面的 “火炬” 纹样正泛着微弱的墨绿,比刚才淡了几分。她立刻反应过来:“是困阵影响了能量传导!但青铜镜和琴弦能定位残片,说不定也能破阵!” 她迅速将青铜镜装进锦盒,又小心翼翼地将七弦琴裹上软布,“我得去赤焰谷一趟,林越他们有探测液,却没导引镜,找不到残片藏地,很可能被困在阵里!”
柳如烟看着她收拾行装,连忙道:“我跟你一起去!我的暗探熟悉谷内小路,还能帮着盯梢三皇子的人 —— 对了,我带了‘破阵符’,是司天监之前画的,能暂时削弱阴能困阵,正好配合你的导引镜用。”
苏清鸢点头,将记录共振规律的纸条折好放进怀里,又摸出寒水玉粉末锦囊 —— 青铜镜虽能定位,却怕 “火炬” 的灼热能量,寒水玉正好能压制。两人刚走出司天监,就看到赵峥带着一队镇阴卫在门口等候,他手里拿着林越传来的平安信号:“他们刚到西洞后山,还没进困阵,但探测液确实用不了,只能靠肉眼找寒泉 —— 你们带着导引镜去,正好能帮上忙!”
马车疾驰往赤焰谷方向,苏清鸢抱着锦盒里的青铜镜,指尖不时轻触镜面 —— 光晕随着离赤焰谷越近,渐渐变亮。她心里清楚,这面镜子不仅是定位残片的关键,更是破困阵、帮林越找到 “火炬” 残片的希望,甚至可能关系到祭天节镇煞阵的安危。
“等我们到了,先在谷外奏琴,让青铜镜显露出困阵的薄弱点,再让林越他们从缺口进。” 苏清鸢对柳如烟说,目光坚定,“陈太祝留下的导引镜,绝不会让我们失望 —— 林越要找的残片,还有他父亲的冤屈,都离真相不远了。”
马车窗外,赤焰谷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谷口的风卷起尘土,带着一丝微弱的灼热感 —— 那是 “火炬” 能量的气息。苏清鸢握紧锦盒,心里默念:林越,再等等,我们带着破阵的线索来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能找到 “火炬” 残片,揭开所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