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的议事厅内,李嵩的尸体已被抬走,案上却仍留着他最后咳血的痕迹。林越将五年前西北科举的七名启智书院考生名单铺展开,用朱砂笔在每个名字旁标注录取后的任职去向 —— 令人心惊的是,这七人如今竟有五人在礼部任职,分别掌管科举考卷收发、考官选派、考场布置等关键差事,剩下两人则在镇妖司做了文书,直接对接秦峰。
“太巧了,不可能是巧合。” 赵峥指着名单上的 “礼部主事刘谦”“礼部员外郎吴显”,“这两人去年还参与了京城科举的考官筛选,当时就有人举报他们‘偏袒启智书院考生’,结果被赵德昌压了下来,说‘查无实据’—— 和五年前的套路一模一样。”
林越点头,取来吏部存档的 “五年前西北科举主考名录”,泛黄的纸页上赫然写着 “主考:王怀安,时任西北按察使,现任礼部侍郎”。看到 “王怀安” 三个字,他指尖顿了顿 —— 这个名字在李嵩的供词里出现过,李嵩提过 “五年前在西北,有位按察使大人帮着盯造纸作坊”,当时没在意,如今看来,正是这位现任礼部侍郎。
“先查王怀安的背景。” 林越立刻吩咐暗探,“去吏部调他的任职档案,重点查五年前西北科举后,他与赵德昌的往来记录;再去户部查他的家产 —— 一个从按察使升侍郎的官员,俸禄有限,若有异常财富,必然有问题。”
暗探领命离去后,苏清鸢的传讯恰好送到,信中说:“从张生毛笔夹层里提取的文曲笔碎片,检测到除赵德昌、李嵩外的第三种煞气,煞气残留时间约五年,与五年前西北科举时间吻合 —— 推测还有第三人参与制笔、分笔,且此人长期接触文曲笔碎片。”
“第三人就是王怀安。” 林越将信递给赵峥,“他作为主考,要分发考卷、监督考试,最适合将特制毛笔、纸张交给考生;而且他现在是礼部侍郎,掌管科举相关事宜,能继续帮赵德昌操控后续的科举,这第三种煞气,肯定是他的。”
半个时辰后,暗探带回王怀安的档案与家产记录 —— 档案显示,王怀安五年前在西北任按察使时,与赵德昌 “同巡西北” 三次,每次巡访后,都有一笔 “朝廷赏赐” 存入他的账户,五年累计达五万两白银,远超正常俸禄;更可疑的是,他的私宅与赵德昌的太傅府之间,有一条废弃的暗渠,去年还被人修缮过,暗渠出口正好对着礼部后院的杂物间。
“暗渠、异常财富、与赵德昌同巡…… 证据链越来越完整了。” 赵峥握紧档案,“现在就差直接证据,证明他参与制笔、分笔,还有与礼部官员的勾结。”
“直接证据在他的私宅或礼部杂物间。” 林越起身,抓起映忆镜残片与破煞粉囊,“走,去王怀安的私宅 —— 暗渠连通私宅,里面肯定藏着往来密信或阴物道具,映忆镜残片能感应到煞气残留。”
王怀安的私宅位于京城南城,是一座三进的宅院,守门的家丁见林越等人带着官印前来,脸色瞬间发白,却仍想阻拦:“我家大人不在家,你们不能擅闯……”
“奉陛下旨意查案,阻拦者以同党论处!” 赵峥亮出巡边印,家丁吓得立刻让开。众人踏入宅院,映忆镜残片立刻亮起青蓝光晕,光晕指向后院的书房 —— 显然那里有阴物煞气残留。
书房内,书架上摆满了科举相关的典籍,看似整齐,却在最底层的书架后,藏着一道暗门。林越用破煞粉撒在暗门边缘,再用映忆镜残片贴近 —— 残片光芒骤亮,暗门 “咔嗒” 一声弹开,里面是一个狭小的密室,密室中央摆着一张木桌,桌上堆着一叠泛黄的密信,还有几支与张生同款的铁线木毛笔。
“找到了!” 陈九(主动请缨随行)兴奋地拿起密信,最上面一封的落款是 “赵德昌”,内容写道:“七月科举,需让刘谦、吴显选‘可靠’考官,考卷用沙草纸混制,毛笔已让墨煞送来,你亲自分发至七人手中,勿让他人察觉。” 信末还有一行小字:“镇国印线索需保密,待贺兰山时机成熟,再与你商议。”
林越拿起一支毛笔,用显痕液涂在笔杆上 —— 青灰色的煞气纹路立刻显形,与张生毛笔的 “引煞纹” 完全一致,且笔杆夹层里的文曲笔碎片,检测出的第三种煞气,与苏清鸢描述的完全吻合。“是王怀安的煞气。” 他肯定道,“这些毛笔是他当年没分发完的,密信则是他与赵德昌勾结的铁证。”
更关键的是,密室的抽屉里,还藏着一本 “往来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 “给刘谦、吴显的好处费”“沙草纸采购费用”“墨煞送毛笔的时间”,甚至还有 “镇妖司秦峰的联络记录”,写着 “秦峰需协助保护贺兰山古墓,报酬是晋升镇妖司指挥使”。
“不仅勾结礼部官员,还联络秦峰!” 赵峥看着账本,怒火中烧,“王怀安就是赵德昌在礼部的‘总棋子’,掌控科举、联络镇妖司,全靠他!”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马蹄声,是礼部的人来报:“王侍郎在礼部接到消息,说家里遭查,已带着几名亲信往贺兰山方向逃了!”
“追!” 林越立刻下令,“他知道镇国印的线索,逃去贺兰山肯定是找赵德昌的影杀,绝不能让他跑了!”
众人冲出私宅,翻身上马,朝着贺兰山的方向疾驰。映忆镜残片在林越掌心剧烈发烫,不仅感应到王怀安的煞气,还感应到远处传来的镇国印能量 —— 王怀安的出逃,不仅暴露了礼部的勾结网,更预示着贺兰山古墓的争夺,即将进入白热化。
“就算王怀安跑了,我们也拿到了密信、账本和毛笔。” 赵峥策马追上林越,“这些证据足够扳倒礼部的刘谦、吴显,还能顺藤摸瓜,找出更多赵德昌的同党。”
林越点头,目光望向远方:“但王怀安知道的远不止这些 —— 他肯定知道赵德昌派影杀去贺兰山的具体计划,还有镇国印的准确位置。追上他,才能揭开最后一层谜团,为第二卷的贺兰山之行,扫清障碍。”
马蹄声在官道上回荡,晨光中,王怀安的身影已隐约可见,而贺兰山的轮廓,也渐渐出现在天际 —— 一场围绕主考官员的追捕,不仅揭露了礼部的隐秘勾结,更将查案的焦点,彻底引向了藏着镇国印的贺兰山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