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州府的太湖码头,晨光将湖面染成金箔色,往日因 “水鬼” 案而冷清的岸边,今日却挤满了人 —— 渔民们穿着浆洗干净的短褂,手里提着竹篮、捧着布包,连岸边茶馆的伙计、巷口的孩童都挤在人群里,目光齐刷刷望向码头中央的那艘渔船,船上插着一面褪色的青旗,旗上 “林” 字在风里轻轻晃动。
“来了!林大人来了!” 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原本喧闹的码头瞬间安静下来,接着又爆发出更热烈的骚动。林越与苏清鸢、敖长老刚从州府赶来,还没踏上渔船,就被一群渔民围了上来,为首的是湖州的陈阿公 —— 正是之前为他们指认潜龙寨密道的老渔民,此刻他手里捧着一个红布包裹的物件,双手微微颤抖。
“林大人,俺们没啥好谢的,” 陈阿公将包裹递到林越面前,打开红布,里面是一块打磨光滑的桃木牌,牌上用灵脉草汁画着简化的鱼符纹样,边缘还缠着一圈晒干的水藤,“这是俺们渔民凑钱做的‘平安符’,桃木能驱邪,草汁是按您说的法子泡的,能防阴煞,您带着去洛水,保佑您平安回来!”
林越接过桃木牌,指尖触到牌面的温热,心里也泛起暖意:“陈阿公,这案子能破,靠的是大家帮忙指认线索,还有妖族子弟的助力,我不能独受这份谢。”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有人喊:“大人这话不对!之前‘水鬼’闹得凶,俺家小子不敢下湖,渔网都快烂了,是您查出是黑水堂搞鬼,清理了阴物,俺们才能重新捕鱼养家!”
说话的是苏州渔民王二,他手里提着一篮鲜活的银鱼,不由分说塞进苏清鸢手里:“苏姑娘,您帮俺们验过井水,说阴煞清干净了能喝,这鱼是今早刚捕的,您带着路上吃,补补身子!” 苏清鸢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看着篮里蹦跳的银鱼,想起之前验井水时,王二家孩子怯生生问 “水鬼会不会藏在井里” 的模样,如今孩子正挤在人群前,手里举着一张画着鱼符的纸,朝他们咧嘴笑。
岸边的孩童们也凑了过来,围着敖长老的青竹杖打转 —— 之前妖族子弟用水术净化太湖时,孩子们见过杖尖水纹珠的蓝光,此刻他们嘴里念着新编的童谣:“青竹杖,蓝光闪,水鬼跑,鱼满船;林大人,苏姑娘,护俺们,保平安!” 稚嫩的声音在码头回荡,引得渔民们都笑了起来,眼角却带着泪光。
茶馆的掌柜也挤过来,递上一坛封好的米酒:“林大人,这是俺们茶馆的陈酿,您带去洛水,冷了喝一口暖身子。之前您查‘水鬼’案时,常来茶馆歇脚,俺们都记着您的好 —— 现在茶馆里再也没人说‘水鬼’吓人了,都在说您怎么破的案,怎么抓的黑水堂!”
林越看着眼前的场景,手里的桃木牌、篮里的银鱼、坛中的米酒,每一样都透着百姓的真心。他想起三月刚到江南时,码头空无一人,渔民们闭门不出,夜里能听到百姓对 “水鬼” 的恐慌议论;如今不过月余,湖面渔船穿梭,孩童嬉戏,茶馆里满是欢声笑语,这才是 “水鬼” 案破获最珍贵的成果。
“多谢大家的心意,” 林越抬手向百姓们拱了拱手,声音带着郑重,“洛水那边还有硬仗要打,等破了李嵩的阴谋,我一定再回江南,看看大家的渔船是不是能装满鱼,看看孩子们是不是能天天在湖边玩。”
渔民们纷纷点头,自动让开一条路,看着林越三人踏上渔船。陈阿公站在岸边,挥着手里的草帽:“林大人,俺们在江南等您回来!到时候俺给您做太湖醉蟹,让您尝尝俺们江南的味道!”
渔船缓缓驶离码头,林越站在船头,回头望向岸边 —— 百姓们还在挥手,孩童的童谣声隐约传来,桃木牌在阳光下泛着灵脉草汁的淡青光晕。敖长老看着他手里的桃木牌,笑着说:“百姓的赞誉,比朝廷的赏赐更金贵啊。” 苏清鸢也点头:“之前查案时,我还担心百姓不理解,怕咱们惹上麻烦,现在看来,只要真心护着他们,他们就会记着你的好。”
林越握紧桃木牌,看向洛水的方向,湖面的风带着水汽,却吹不散他眼中的坚定。江南的 “水鬼” 案结了,百姓的平安日子回来了,这份赞誉不是负担,而是动力 —— 他要带着这份心意去洛水,去阻止李嵩的阴谋,去守护更多人的平安,也为了日后能如约回到江南,尝尝陈阿公的太湖醉蟹,听听孩子们的童谣。
渔船渐渐远离码头,岸边的人影越来越小,却在林越心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记。他将桃木牌贴身藏好,与玄渊鱼符放在一起 —— 一个是百姓的心意,一个是守护的力量,两者都将陪着他,去面对洛水祭坛的阴煞本源,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而江南的这份温暖,也将成为他日后奔赴西北、破解铜钟之谜时,心中最柔软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