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长公主脚步轻快地踏入凤仪宫,见皇后正坐在窗下翻看账册,脸上是掩不住的明媚笑意。
“母后。”她走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皇后放下账册,拉过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的绣墩上,含笑打量她:“瞧你这模样,像是揣了个蜜罐子。可是你父皇与你说了?”
朝阳用力点头,眼眸亮晶晶的:“父皇方才召见女儿了,说……已决定将女儿许配给翰林院乔修撰。”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说是寻机便会下旨。”
皇后看着她微红的脸颊,温柔地拍了拍她的手背:“你父皇前几日是同我提过,觉得乔家门风清正,乔山谦本人也是个端方上进的。只是……”
她话锋微转,目光慈和却带着探究,“朝阳,告诉母后,你自己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这可是一辈子的事。”
朝阳迎上母亲的目光,少了在父皇面前的些许拘谨,多了几分小女儿的娇态:“母后,女儿……女儿全听父皇母后的安排。”
她微微垂下眼睫,长睫像蝶翼般轻颤,声音轻柔却清晰,“况且……女儿心里,也是愿意的。”
“哦?”皇后笑意更深,“前段时间还不乐意的人,现在已经只是愿意?但是母后瞧着,可不止是‘愿意’这么简单。跟母后说说,那乔修撰,何处入了我儿的眼?”
朝阳抬起眼,脸颊绯红,如同染了上好的胭脂。
她回想了一下,语气带着几分自己都未察觉的欣赏:“女儿见过他几次。他……他与旁的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公子哥儿不同。言谈举止,沉稳有度,谈及实务,见解也独到。
那日御苑诗会,众人皆争相赋诗颂圣,唯有他,呈上的是一篇关于改良关中水渠的策论,字字句句,关乎民生稼穑。”
她说着,眼神有些飘远。
想起那日他立于人群之外,身姿如松,神情专注陈述引水溉田之策的模样,心头便是一暖。
“女儿觉得,他是个……做实事的实在人。虽不多言,但言之有物。虽不张扬,但自有风骨。”
皇后仔细听着,见女儿言语间流露出的满意与羞怯,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了。
她欣慰地颔首:“你能这般看他,可见是真的上了心。如此甚好,婚姻大事,虽是父母之命,也需你自家称意才好。
乔山谦此人,我与你父皇细细查访过,品性才学确是上选,并非那等攀龙附凤之徒。”
她轻轻将女儿揽入怀中,语重心长:“既是你心中情愿,日后嫁入乔家,便需谨守妇道,敬重夫君,和睦家人。
乔家并非寻常勋贵,乃是靠着实干起的家,你虽为公主,亦不可骄纵,需体会臣子之不易,君姑之辛劳。”
朝阳依偎在母亲怀里,乖巧点头:“母后的教诲,女儿谨记在心。女儿晓得分寸,定不会让父皇母后失望,也不会……不会让他为难。”说到最后,声若蚊蚋,带着新嫁娘特有的羞涩与期盼。
皇后看着她这般情态,心中又是欣慰又是不舍,轻轻抚着她的发丝:“好孩子。你能这样想,母后就放心了。
待圣旨下达,内府司便会开始筹备你的婚事。我的朝阳,转眼也要嫁人了……”
母女二人依偎在一起,低声说着体己话,暖阁内充满了温情与对未来的憧憬。
皇家公主的姻缘,在权力的考量之外,也悄然滋长着少女真心的悦然,这无疑是最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