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缓缓淌过山城步道的青石板路。吴梦琪站在老幺茶馆门口,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老鹰茶的苦涩、牛油火锅的醇厚和新鲜蒸制的糯米香气,这些味道在晨雾中交织,形成一种独属于重庆老街的烟火气息。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帆布包,里面装着那本已经被翻得卷角的笔记本,还有一份连夜整理好的 “老字号痛点清单”,纸张边缘被指尖摩挲得有些发毛。
三天前,当她在茶馆角落的木板上发现那张泛黄的便签时,心跳几乎要冲出胸腔。便签上是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周末辰时来茶馆,带你的痛点清单。杨崇德。” 这几个字她看了不下二十遍,确认每一个笔画都透着真诚,才敢相信那位只在李姐口中听过的 “销售老江湖”、前老字号协会会长,真的愿意见她这个职场新人。
“妹儿,来了?” 茶馆老板正搬着竹椅往外摆,竹椅腿在青石板上摩擦发出 “吱呀” 的声响。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腰间系着油腻的围裙,看到吴梦琪,脸上堆起憨厚的笑容,“杨老特意交代了,给你留了靠窗的老位置。”
吴梦琪连忙点头道谢,目光不自觉地瞟向茶馆深处。晨光透过木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几个早起的茶客坐在八仙桌旁,手里端着紫砂壶,慢悠悠地啜饮着,重庆话的闲聊声像溪水般潺潺流淌。这里的一切都和她第一次来调研时一样,却又似乎有些不同 —— 空气中仿佛多了一丝期待的张力。
她在靠窗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刚好能看到山城步道蜿蜒向上的景致,青石板路像一条墨绿色的丝带,在吊脚楼之间曲折延伸。吴梦琪掏出笔记本,指尖在 “数字化断层” 几个字上轻轻点着,这是她整理的核心痛点之一。旁边贴着陈婆婆的凉糕摊照片,老人对着智能手机发愁的样子被定格在画面里,旁边标注着 “技术缺失 + 信任缺失” 的双重困境。
“得好好想想怎么说。” 吴梦琪深吸一口气,从帆布包里拿出小镜子。镜子里的自己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那是连续熬夜整理资料的痕迹,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又试着把痛点清单在心里默念了一遍:“目前重庆老字号主要面临三大困境:一是数字化断层严重,82% 的商户缺乏线上运营能力;二是物流成本高企,真空包装损耗率超过 30%;三是品牌认知度低,优质老手艺藏在深巷无人知……”
念到一半,她轻轻摇了摇头,觉得太像生硬的工作报告。杨崇德是前辈,肯定更想听接地气的分析,而不是这些冰冷的数字。她合上笔记本,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那些鲜活的面孔:陈婆婆颤抖的手、周婶无奈的叹息、张老板愤怒的咆哮、刘叔警惕的眼神…… 这些才是最真实的痛点。
“应该从他们的故事说起。” 吴梦琪重新睁开眼,眼神变得坚定。她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快速写下几个关键词:“陈婆婆的凉糕 —— 外卖设置困境”“周婶的酸辣粉 —— 包装漏油难题”“张老板的火锅 —— 冷链变质投诉”“刘叔的面 —— 信任壁垒”。这些具体的案例像珍珠一样,串联起老字号面临的共性问题,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
“妹儿,喝杯老鹰茶润润喉。” 茶馆老板端来一杯热茶,粗瓷茶杯边缘有些磕碰,却透着古朴的质感。茶水呈琥珀色,热气氤氲中散发着独特的焦香,“杨老喜欢实在人,你就把你在老街看到的、听到的跟他说说,不用紧张。”
吴梦琪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踏实了许多:“谢谢老板,我就是有点紧张。听说杨老是销售界的前辈,以前把重庆火锅卖到了全国?”
“可不是嘛!” 茶馆老板在她对面的竹椅上坐下,烟斗在手里把玩着,“当年杨老操盘那个火锅品牌,硬是凭着‘匠人故事 + 地域特色’的路子打开了市场。他常说,销售不是卖产品,是卖信任,卖情怀。”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杨老眼光毒得很,一般的项目入不了他的眼。他肯见你,说明你这老字号的事真有戏。”
这番话像暖流一样淌过吴梦琪的心田。这段时间在老街奔波,她听够了质疑和嘲讽,李伟的 “捡芝麻” 论、张莉的 “没前途” 说、甚至王经理的 “边缘业务” 定位,都让她偶尔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做无用功。但此刻,来自老茶馆老板的肯定,和杨崇德愿意见面的姿态,都像微光一样照亮了前路。
她再次翻开笔记本,这次把重点放在了解决方案上。在 “数字化断层” 下面,她写下 “分级帮扶计划”:对陈婆婆这样的高龄商户,提供 “一对一” 基础操作教学;对周婶这类有学习意愿的,组织小型培训班;对张老板这样的年轻一代传承人,对接专业数字化工具。每个方案旁边都画了小小的笑脸,代表不同商户的接受程度。
针对 “冷链成本高” 的问题,她画出了改进版的共享冷链流程图。在原来的磁器口、洪崖洞、十八梯三个核心仓储点基础上,新增了 “中央厨房预处理中心”,标注着 “统一包装、标准化检测”,这样能进一步降低损耗率。取货点也从长江索道和李子坝轻轨站扩展到了地铁站出口和热门景区服务中心,用红色五角星标出客流量最大的三个位置。
“品牌认知度” 这一项,她写得格外用心。受杨老 “匠人故事” 理念的启发,她设计了 “山城老味道探访计划”:组织游客跟着老匠人学做凉糕、酸辣粉;拍摄 “百年手艺” 纪录片,在短视频平台推广;开发老字号联名伴手礼,包装上印老照片和匠人故事。这些想法在她心里盘桓了很久,此刻终于清晰地落在纸上。
阳光越升越高,透过木窗棂在笔记本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跳动的灵感。茶客渐渐多了起来,竹椅摩擦声、茶杯碰撞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市井交响。吴梦琪偶尔抬起头,看着窗外蜿蜒向上的山城步道,那些青石板铺就的台阶一级级延伸,消失在远处的晨雾中,像极了她此刻的职场路 —— 虽然陡峭,充满未知,却总有微光在前头指引。
她想起入职鼎盛商贸时的雄心壮志,想起签下首单时的激动狂喜,想起被李伟陷害时的委屈无助,想起在枇杷园暴雨夜画出第一张冷链流程图时的兴奋不已。这些经历像一颗颗珠子,被时间的丝线串联起来,构成了她成长的轨迹。而今天,或许就是这条轨迹上的重要转折点。
“杨老来了!” 茶馆老板突然站起身,恭敬地望向门口。
吴梦琪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攥紧了。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把笔记本和清单摆放整齐,深吸了一口气。晨光中,一个穿着青布褂子、戴着老花镜的老者缓步走进茶馆,身形挺拔,步伐稳健,手里拄着一根红木拐杖,却不像需要借力,更像一种习惯。他的头发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温和,扫过茶馆时带着了然的微笑。
“杨老,您来了!” 茶客们纷纷打招呼,语气里带着尊敬。
杨崇德微微颔首,目光最终落在靠窗的吴梦琪身上。他径直走了过来,拐杖点在青石板上发出 “笃笃” 的声响,节奏沉稳。吴梦琪站起身,紧张得手心冒汗,刚想开口问好,却被杨崇德温和的目光制止了。
“就是你给我留的纸条?” 杨崇德在她对面的竹椅上坐下,声音洪亮,带着重庆人特有的爽朗,“小姑娘看着面生,倒是有勇气,敢在我这老骨头面前谈老字号的事。”
“杨老您好,我叫吴梦琪,在鼎盛商贸做销售。” 吴梦琪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我最近在磁器口、十八梯这些地方做调研,发现很多老字号商户遇到了些困难,想向您请教。” 她把痛点清单和笔记本往前推了推,指尖因为紧张微微颤抖。
杨崇德没有立刻看清单,而是端起茶馆老板刚送来的老鹰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落在吴梦琪身上:“鼎盛商贸?王强那个小伙子现在是部门经理了?”
“是,王经理是我的直属上司。” 吴梦琪有些惊讶,没想到杨崇德认识王强。
“那小子当年跟着我跑过几个火锅加盟店,还算机灵。” 杨崇德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不过他太急功近利,总想着做大事,看不起小生意。你跟着他,能坚持跑老街调研,不容易。”
这番话让吴梦琪心里一震,原来杨崇德对公司的情况这么了解。她突然明白,杨崇德愿意见她,或许不只是因为那张纸条,更是因为他一直在关注着重庆老字号的发展,关注着像她这样愿意脚踏实地做事的年轻人。
“您过奖了。” 吴梦琪真诚地说,“我只是觉得这些老手艺太可惜了,他们有好东西,却不知道怎么让更多人知道。比如陈婆婆的凉糕用井水镇了三十年,周婶的酸辣粉熬汤要六个小时,这些都应该被看见。”
杨崇德终于拿起了那份痛点清单,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了推,仔细看了起来。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侧脸上,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手指在 “数字化断层”“冷链成本高” 等字样上轻轻点着。茶馆里的喧闹仿佛瞬间远去,吴梦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还有杨崇德翻纸页的沙沙声。
她紧张地观察着杨崇德的表情,既期待又忐忑。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传说中的行业前辈,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她的神经。窗外的山城步道上,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脚步声、笑声顺着风飘进来,给这紧张的等待增添了几分生气。
杨崇德看了足足有十分钟,才放下清单,目光深邃地看着吴梦琪:“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吴梦琪定了定神,开始讲述她的解决方案。从分级帮扶计划到共享冷链优化,从匠人故事挖掘到联名伴手礼设计,她尽量让自己的表述清晰而有条理,偶尔引用陈婆婆、周婶他们的真实案例。说到激动处,她甚至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出示意图,解释新增加的中央厨房如何降低损耗。
杨崇德始终没有打断她,只是偶尔在关键处点点头,或者提出一两个精准的问题:“冷链成本测算过吗?”“老字号商户之间的利益怎么平衡?”“资金从哪里来?” 这些问题直击要害,让吴梦琪不得不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来回答。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透过木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茶馆里的茶客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他们这桌始终保持着专注的氛围。当吴梦琪讲完最后一个想法时,喉咙已经有些发干,手心也全是汗,但心里却充满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杨崇德看着她,嘴角慢慢露出一丝微笑,眼神里带着赞许:“小姑娘,这些想法很扎实,看得出是真的在老街泡过、用心过。” 他拿起拐杖站起身,“走,带你去个地方,有些东西光说不行,得亲眼看看。”
吴梦琪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收拾好笔记本和清单,跟着站起身。阳光照在杨崇德的背影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她看着老人稳健的步伐,又望了望窗外蜿蜒向上的山城步道,心里突然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她不知道杨崇德要带她去哪里,但她能感觉到,一个重要的契机正在悄然展开。就像这山城步道,虽然陡峭曲折,但只要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总能看到新的风景。而那些藏在老街深处的老手艺,那些困扰着陈婆婆、周婶们的难题,或许真的能在这位前辈的指引下,找到一条通往新生的道路。
吴梦琪紧了紧帆布包的背带,快步跟上杨崇德的脚步。老茶馆的老鹰茶香和市井喧闹被抛在身后,前方的晨光里,似乎有无数的可能性在等待着她去探索。这杯清晨的老鹰茶,这场意料之外的会面,或许正是照亮她职场前路的那道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