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脉草原返回后,孩子们总念叨着音乐会的余韵。“要是能把《两界同心歌》的声音留住就好啦!”妞妞把玩着声纹风铃,语气里满是惋惜。青禾突然眼睛一亮,翻出压在手作角木桌下的《灵植秘录》:“你们看!书上说有一种‘忆音花’,花瓣能记录声音,只要注入灵气就能重现!”阿羽立刻凑过来,翅膀拍得“呼呼”响:“我们去灵脉森林找忆音花吧!要做能留住灵音的手作!”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带着《灵植秘录》和采集工具向灵脉森林出发。龙界的阿鳞早已在森林入口等候,他手里捧着一盆小巧的植物,叶片呈淡蓝色,顶端顶着未开放的花苞:“这就是忆音花幼苗,长老说它需要灵脉泉水和两界灵气共同滋养才能开花!”青禾小心翼翼地接过花盆,用木系灵气轻轻触碰花苞:“我们把它种在灵脉泉边,说不定很快就能开花!”
孩子们在灵脉泉旁选了块灵气浓郁的空地,小石头用刻刀挖好土坑,青禾将忆音花幼苗种下,阿羽提着灵脉泉水小心浇灌,阿鳞则在花盆周围撒上龙界的“凝灵砂”。刚种下不久,忆音花的花苞就微微颤动起来,淡蓝色的花瓣缓缓展开,花心处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宛如声音的波纹。“快试试能不能记录声音!”阿羽急着拍手,清脆的掌声刚落,忆音花的花瓣就轻轻闪烁,将掌声完整地重现出来,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忙着制作“灵音记忆手作”。青禾将忆音花花瓣摘下,用灵植汁液浸泡后压制成薄片,再与清溪小镇的水纹草叶片贴合,做成“忆音书签”——只要对着书签说话,花瓣就能记录声音,翻看书签时,声音便会随着灵气流动缓缓响起。阿羽则将忆音花花瓣嵌入灵草琴的琴身,“这样弹奏时,琴不仅能发声,还能把旋律记下来,下次不用弹奏也能听到!”
小石头的创意更巧妙,他选取一块空心的共鸣灵木,将忆音花花瓣贴在木筒内壁,再在木筒两端嵌上灵晶共鸣珠,制成“忆音筒”。对着木筒说话,声音会被忆音花记录,转动灵晶珠还能调节播放的音量。有一次,灵鹿路过时对着忆音筒轻鸣,之后每当有人靠近,忆音筒就会传出灵鹿温柔的叫声,让手作角增添了几分灵动。
孩子们还带着灵音记忆手作回到灵脉草原,将音乐会的旋律一一记录。阿羽抱着改良后的灵草琴弹奏《两界同心歌》,琴身的忆音花花瓣闪烁着微光,将旋律完整保存;青禾则用忆音书签记录下两界居民的合唱声、灵晶水纹灯的光影声,甚至灵脉泉水的流淌声。当他们把这些手作带回同心苗圃时,手作角仿佛变成了“灵音博物馆”,轻轻触碰一件手作,就能听到灵脉草原音乐会的热闹与温馨。
消息传开后,两界居民纷纷来到手作角体验。一位参加过音乐会的龙界老者,拿着忆音书签听到自己的合唱声时,眼眶湿润:“没想到还能再听到那天的歌声,太珍贵了!”清溪小镇的李婶则定制了一个忆音筒,“要把孩子们的笑声录下来,挂在集市的摊位上,每天都能听到好心情!”
陈渊看着孩子们的灵音记忆手作,对林浩宇说:“从无声的手作到有声的灵音,再到能留存声音的记忆手作,孩子们用灵植为两界的美好时光做了最好的见证。”林浩宇点头:“这些手作不仅是工艺品,更是承载着情感与记忆的纽带,让两界的情谊有了更长久的寄托。”
夕阳下,孩子们围坐在共生符文旁,把玩着手中的灵音记忆手作。青禾提议:“我们把这些手作送到各个手作分站,让更多人能听到灵脉草原的音乐会,听到两界共生的声音!”大家纷纷点头,灵音书签在手中闪烁着微光,仿佛在呼应这个充满温情的约定。而那些被记录下来的灵音,也将随着手作的流转,在两界传递着永不消散的“同心”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