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李振邦准时醒来。这个习惯是在朝鲜养成的,回到上海后也改不掉。他轻手轻脚地起床,怕吵醒隔壁房间的父母。
厨房里,母亲已经在准备早饭。见他进来,嗔怪道:“怎么不多睡会儿?”
“习惯了。”李振邦接过母亲手里的锅铲,“我来吧。”
他熟练地煎着鸡蛋,母亲在一旁看着,眼里带着欣慰:“在朝鲜学会做饭了?”
“嗯,有时候帮炊事班搭把手。”
六点整,父亲也起床了。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吃早饭。稀饭,咸菜,煎鸡蛋,简单却温馨。
“今天要去分局开会?”父亲问。
“是,研究治安联防的事。”
父亲点点头:“好好干。”
七点整,李振邦推着自行车出门。清晨的弄堂里已经很热闹,邻居们互相打着招呼。
“振邦上班去啊?”
“哎,张阿姨早。”
骑在熟悉的街道上,李振邦心里很踏实。这种平凡的日常生活,在朝鲜时是他最怀念的。
公安局离得不远,骑车十五分钟就到了。他把自行车停在车棚,正好遇见科长老王。
“早啊,振邦。”
“王科长早。”
办公室在三楼,朝南。李振邦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流进来。桌上已经堆了些待处理的文件。
八点整,科里的人都到齐了。每天早上的例会,大家汇报前一天的工作情况。
小张第一个发言:“昨天处理了两起邻里纠纷,都是为公用部位的使用问题。”
“要耐心调解。”李振邦说,“多从邻里和睦的角度做工作。”
接下来是各片区治安情况的汇报。李振邦认真听着,不时记上几笔。
“最近盗窃案有所增加,”老王说,“特别是自行车盗窃。”
李振邦想了想:“可以在各里弄开展防盗宣传,提醒居民锁好车辆。”
散会后,李振邦带着小张去南京路巡逻。五月的上海,天气正好。街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华景象。
“李科长,上海真热闹啊。”小张感慨道。
“是啊,”李振邦点点头,“所以要好好守护这份安宁。”
他们边走边检查各商铺的治安情况。在一家百货公司门口,发现有个可疑人员在转悠。
李振邦上前询问:“同志,需要帮忙吗?”
那人神色慌张,支吾几句就快步离开了。
“记下这个人的特征。”李振邦对小张说,“通知各巡逻组注意。”
中午,他们在公安局食堂吃饭。伙食比在朝鲜时好多了,但李振邦还是保持着节约的习惯,从不浪费粮食。
“李科长在朝鲜受苦了。”同桌的老刘说。
“比起前线的战士,我们算很幸福了。”李振邦说。
下午处理文件。有一份是关于建立居民治安联防队的请示报告,李振邦仔细审阅后,提了几点修改意见。
“可以在各里弄先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他对老王说。
“这个思路好。”老王表示赞同。
快下班时,林淑娴来了电话。
“晚上有空吗?我爸妈想请你来家里吃饭。”
李振邦心里一紧:“好,我六点过去。”
挂了电话,他有些紧张。这是第一次正式去见林淑娴的父母。
下班后,他先回家换了身干净的中山装。母亲听说他要去见林淑娴父母,忙前忙后地帮他整理衣领。
“带点礼物去,”父亲说,“我这儿有盒新茶。”
林淑娴家住在虹口区的一栋公寓楼里。李振邦提着茶叶和点心,站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才敲门。
开门的是林淑娴。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连衣裙,显得格外温婉。
“来了?”她微笑着让开门。
林淑娴的父母都在家。父亲是中学教师,戴着眼镜,很斯文。母亲是医生,气质很好。
“伯父伯母好。”李振邦礼貌地问候。
“快请坐。”林母热情地招呼。
客厅不大,但布置得很雅致。书架上摆满了书,墙上挂着字画。
林父泡了茶,和李振邦聊起来。
“听说你在朝鲜待过?”
“是,待了三个月。”
“很辛苦吧?”
“还好,同志们都很照顾。”
林淑娴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不时插几句话调节气氛。
晚饭很丰盛,林母亲自下厨做了几个拿手菜。席间,林父问起李振邦的工作。
“现在在公安局负责治安管理。”
“这个工作很重要。”林父点点头,“维护社会安定。”
林母更关心他的家庭情况:“你父母身体还好吗?”
“都很好,谢谢伯母关心。”
饭后,林淑娴送李振邦下楼。
“我爸妈对你印象很好。”她说。
李振邦松了口气:“那就好。”
夜晚的街道很安静。两人并肩走着,路灯把身影拉得很长。
“下周休息日,我们去公园走走?”李振邦提议。
“好啊。”
送李振邦到公交车站,林淑娴说:“路上小心。”
回到家里,父母都还没睡,在等他。
“怎么样?”母亲关切地问。
“挺好的。”李振邦把见面情况简单说了说。
父亲点点头:“林家是书香门第,很好。”
第二天上班,李振邦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最近盗窃案频发,他压力很大。
“要加大巡逻密度。”他在科务会上说,“特别是夜间巡逻。”
晚上,他亲自带队巡逻。深夜的上海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电车声。
“李科长,您回去休息吧,”小张说,“有我们呢。”
“再走一圈。”
走到外滩时,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年轻人。李振邦示意队员们散开包围。
“警察,请出示证件。”
那几个年轻人想跑,但被及时控制住了。经查,他们身上有盗窃工具。
“带回去审查。”李振邦说。
回到局里,已经凌晨两点。李振邦还在审阅笔录,老王来了。
“振邦,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工作。”
“把这个案子审完就走。”
回到家时,父母早已睡下。李振邦轻手轻脚地洗漱,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他想起了在朝鲜的夜晚,也是这样熬夜工作。
第二天是休息日,但他还是去了局里。积压的文件太多,必须抓紧处理。
中午,林淑娴来找他,见他还在工作,有些心疼。
“怎么不休息?”
“把这个弄完就好。”
林淑娴把饭盒放在桌上:“我妈做的红烧肉,给你带的。”
“谢谢。”李振邦心里一暖。
吃完饭,林淑娴帮他整理文件。两人配合默契,工作效率高了很多。
“有你帮忙真好。”李振邦说。
“以后经常来帮你。”
下午三点,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李振邦送林淑娴回家。
“下周我爸妈想请你父母吃个饭。”林淑娴说。
“好啊,我回去跟他们说。”
这个消息让李振邦的父母很高兴。
“是该正式见个面了。”母亲说。
父亲拿出珍藏的酒:“这瓶酒留着到时候喝。”
接下来的日子,李振邦更加忙碌。除了日常工作,还要准备双方父母见面的事。
他利用在朝鲜学到的管理经验,改进了治安档案的管理方法。把各片区的治安情况制成图表,一目了然。
“这个办法好,”老王说,“可以推广到各分局。”
小张学得最快,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李科长教得好。”小张说。
“是你自己肯学。”
周五晚上,双方父母在饭店见面。气氛很融洽,李父和林父聊得很投机。
“孩子们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决定吧。”林父说。
“是啊,新时代了。”李父表示赞同。
饭后,李振邦送林淑娴回家。
“我爸妈很喜欢你父母。”她说。
“我爸妈也是。”
走到林淑娴家楼下,李振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
“这个送给你。”
是一支钢笔。
“希望你用这支笔,写出更美好的未来。”
林淑娴接过钢笔,眼睛湿润了:“谢谢。”
“等我忙完这个月的治安整治,我们去看电影。”
“好。”
回到家,父母还在客厅等他。
“谈得怎么样?”母亲问。
“很好。”
父亲点点头:“找个好日子,把婚事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