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录制倒计时第三天,练习室的灯光亮到深夜,杨昊轩坐在编曲设备前,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编曲软件界面不断跳动着音符,耳边回荡着古筝与电子音效交织的旋律,正是他为总决赛个人solo准备的原创歌曲《融》。
桌角的咖啡已经凉透,旁边散落着几张写满音符的乐谱,上面画满了修改痕迹,有的地方被红笔圈出,标注着“调整鼓点力度”“双声叠加音量平衡”,都是刚才李荣浩过来指导时留下的建议。杨昊轩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戴上耳机,点击播放键,重新聆听刚修改完的编曲片段,眉头微蹙着捕捉每一处细节。
这首《融》的创作灵感,源于李健休息日时的点拨。当时李健拿出几张国际音乐专辑,翻到一首融合了东方古典与西方电子的曲目,笑着对他说:“音乐本就没有国界,你有双声嗓的优势,又擅长国风编曲,不如试试把国风跟国际流行元素结合,既能展现你的特色,又能让舞台更有记忆点。”
这番话像一道光,瞬间点亮了杨昊轩的创作思路。他当即就决定,个人solo要走“东西方融合”路线,不仅要融入国风与电子,还要加入自己刚在三公舞台上突破的摇滚元素,用三种风格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几天排练间隙,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融》的创作中,白天琢磨歌词意境,晚上打磨编曲细节,连吃饭都要对着乐谱,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灵感。
耳机里的旋律播放到国风段落,古筝的音色温柔婉转,搭配他提前录制的女嗓小样,清亮又带着几分古典韵味,像月光洒在古桥上,细腻动人。杨昊轩轻轻跟着哼唱,手指在桌面上来回敲击,感受着旋律的节奏,突然觉得古筝的尾音可以再延长两拍,更能凸显国风的悠远意境。他立刻停下播放,点开编曲轨道,找到古筝声部,调整音符时长,又反复试听了几遍,直到满意才继续往下听。
电子段落的旋律紧接着响起,合成器制作的动感音效瞬间打破了国风段落的静谧,节奏变得明快起来。杨昊轩设计的男嗓小样低沉有磁性,跟着电子鼓点的节奏演唱,每一个字都踩在节拍上,充满了现代感。这一段是他特意为展现反差感设计的,用国风与电子的强烈对比,突出“融合”的主题。不过他总觉得电子音效的层次感还不够,便又添加了一层轻微的贝斯音,让旋律更饱满。
就在这时,练习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李荣浩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进来,看到杨昊轩专注的样子,脚步放轻了许多,直到走到他身边才开口:“还在琢磨呢?都快凌晨一点了,不累吗?”
杨昊轩摘下耳机,抬头笑了笑,眼底带着几分疲惫,却藏不住对作品的热情:“荣浩老师,您怎么还没休息?我再调整一下摇滚段落的编曲,总觉得还差一点味道。”
李荣浩把一杯热咖啡放在他面前,自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拿起桌上的乐谱翻看着:“刚在隔壁练习室跟队员打磨完团队秀,过来看看你这边进度。摇滚段落我上午听了一版,双声叠加的效果不错,但鼓点力度太弱,撑不起来摇滚的爆发力,你调整得怎么样了?”
“我正想改这个呢,”杨昊轩指着编曲软件上的鼓点轨道,“上午您说完我就记下来了,刚才试了几种鼓点音色,还是觉得不够劲,不知道该怎么调整。”
李荣浩凑到屏幕前,仔细看着鼓点轨道的参数,思考了片刻,伸手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几种不同的鼓点音色,又调整了音量和节奏:“你试试这个失真鼓点,再把底鼓的音量调高两分贝,军鼓的击打频率加快,这样既能突出摇滚的力量感,又不会盖过双声叠加的声音。”
杨昊轩按照李荣浩的建议调整参数,点击播放。摇滚段落的旋律瞬间爆发出来,失真鼓点的力度十足,搭配吉他的失真音色,充满了冲击力。他的男嗓与女嗓同时响起,双声叠加在一起,既有男嗓的厚重,又有女嗓的清亮,两种音色完美融合,与摇滚元素碰撞出强烈的火花,比之前的版本惊艳了不少。
“太绝了!荣浩老师,这样调整之后,爆发力一下子就出来了!”杨昊轩兴奋地说道,眼里满是惊喜,困扰他许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李荣浩笑着点头:“摇滚的核心就是爆发力,鼓点是关键,只要鼓点撑起来,整体氛围就到位了。不过双声叠加的音量还要再平衡一下,女嗓稍微降一点点,避免盖过男嗓,两种音色对等,融合感才更强。”
杨昊轩立刻照做,调整完双声叠加的音量,又反复试听了几遍摇滚段落,每一个细节都仔细打磨,确保没有任何瑕疵。李荣浩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提出一些小建议,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等摇滚段落调整完成,杨昊轩又把整首歌完整播放了一遍。从国风段落的温婉动人,到电子段落的动感明快,再到摇滚段落的激情爆发,三种风格过渡流畅自然,没有丝毫违和感。双声嗓在不同段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国风段落的女嗓仙气十足,电子段落的男嗓沉稳有范,摇滚段落的双声叠加震撼人心,完美诠释了“融合”的主题。
“这首歌绝对能惊艳全场,”李荣浩听完,忍不住称赞道,“三种元素融合得很巧妙,双声嗓的运用也比之前更成熟,既有你的个人特色,又有创新,总决赛个人solo拿高分没问题。”
杨昊轩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这几天的熬夜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看着屏幕上的编曲轨道,想起自己穿越以来的经历,从一开始刻意藏起才华,不敢在舞台上展露双声嗓,到后来逐渐放开自己,在一次次舞台上突破自我,从国风到摇滚,从改编到原创,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坚定。而这首《融》,不仅是他对音乐风格的突破,更是他对自己音乐道路的一种诠释——打破边界,融合创新,在音乐的世界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谢谢您荣浩老师,要是没有您的指导,我肯定做不出这么好的效果,”杨昊轩真诚地说道,端起桌上的热咖啡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全身,驱散了不少疲惫。
李荣浩摆了摆手:“不用谢,好作品都是磨出来的,你本身就有才华,又肯下功夫,能做出这样的歌很正常。不过也别太拼了,剩下的细节明天再打磨,早点回去休息,养足精神才能好好排练。”
杨昊轩点了点头,知道李荣浩是关心自己,便保存好编曲文件,关掉编曲软件,收拾好桌上的乐谱和设备。两人一起走出练习室,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脚步声回荡。路过其他练习室时,偶尔能听到里面传来轻微的乐器声,显然还有其他嘉宾在熬夜排练,总决赛的氛围越来越浓,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回到酒店房间,杨昊轩并没有立刻睡觉,而是拿出手机,打开录音软件,对着《融》的歌词反复试唱。他先是单独练习国风段落的女嗓,调整气息,确保每一个音符都唱得精准,尾音的延长要自然流畅;接着练习电子段落的男嗓,控制好节奏,让声音更有磁性;最后练习摇滚段落的双声叠加,找准两种音色的平衡,避免出现气息不稳的情况。
试唱到摇滚段落时,他特意加大了音量,双声叠加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充满了力量感。他闭上眼睛,感受着音乐带来的激情,仿佛已经站在了总决赛的舞台上,面对着台下无数观众,尽情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那一刻,他不再有任何紧张和顾虑,只剩下对舞台的渴望和对音乐的热爱。
唱完一遍又一遍,直到嗓子有些发干,杨昊轩才停下。他翻看手机里的歌词,上面写着“东韵西声,撞破边界,烟火人间,万物相融”,每一句都是他对“融合”主题的理解,也是他对音乐的追求。他相信,只要在舞台上用心演唱,一定能打动观众和评委,让大家感受到东西方音乐融合的魅力。
洗漱完躺在床上,杨昊轩的脑海里还回荡着《融》的旋律,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拿起手机,刷了刷微博,看到粉丝们都在期待总决赛的舞台,超话里全是为他加油的留言,还有粉丝晒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应援灯牌和手幅,上面印着“杨昊轩总决赛c位”“双声歌仙问鼎巅峰”等字样,满满的都是支持。
看到这些,杨昊轩心里暖暖的,更加坚定了要在总决赛舞台上好好表现的决心。他给粉丝们发了一条微博,配文:“《融》已初具雏形,总决赛个人solo准备中,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一起期待舞台吧”,又附上了一张自己在练习室里对着乐谱的背影照。
微博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很多粉丝评论点赞。
“昊轩终于更新微博了!期待《融》的舞台,肯定超惊艳!”
“看背影就知道很认真,昊轩辛苦啦,注意休息!”
“东西方融合太绝了,已经开始脑补舞台画面了,坐等总决赛!”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支持你,你永远是最棒的!”
杨昊轩看着粉丝们的评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充满了动力。他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里再次浮现出《融》的旋律,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他站在总决赛的舞台上,灯光聚焦在他身上,古筝、电子、摇滚三种元素交织的旋律响起,他用双声嗓尽情演唱,台下的观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认可和喜爱。
第二天一早,杨昊轩早早地就起床了,洗漱完简单吃了点早餐,便拿着乐谱去了练习室。他打算今天把《融》的歌词再打磨一下,调整几个用词,让意境更贴合旋律,同时还要跟乐队老师对接编曲,确定乐器演奏的细节,确保舞台效果完美。
走到练习室门口,他就听到里面传来古筝的声音,推门进去,发现乐队的古筝老师正在试弹《融》的国风段落,旋律温柔婉转,比他用编曲软件制作的小样更有感染力。
“老师,您来得真早,”杨昊轩笑着走进来,把乐谱递给古筝老师,“这是我调整后的乐谱,国风段落的尾音我延长了两拍,您看看演奏起来会不会有难度。”
古筝老师接过乐谱,仔细看了看,又试弹了几遍尾音延长的部分,点头说道:“没问题,这样调整后更有韵味,演奏起来也不费劲。不过古筝的音色可以再调得亮一点,更能凸显女嗓的清亮。”
“好,听您的,”杨昊轩说道,看着古筝老师调整古筝音色,心里越发期待舞台效果。
随后,乐队的其他老师也陆续赶来,杨昊轩把编曲文件发给大家,逐一对接每个乐器的演奏细节。吉他老师负责摇滚段落的失真音色,电子合成器老师负责电子段落的音效,鼓手老师按照李荣浩调整后的鼓点轨道练习,大家各司其职,反复排练,不断磨合,力求每一个乐器声部都能完美融合。
排练过程中,杨昊轩也跟着乐队一起演唱,时不时停下来跟老师沟通调整。比如电子段落的合成器音效,他觉得可以再加入一点轻微的回音效果,让旋律更有层次感;摇滚段落的吉他solo,他建议吉他老师增加几个滑音,更能突出摇滚的野性。老师们都很认可他的想法,一一调整,让整首歌的编曲越来越完善。
不知不觉间,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融》的乐器排练已经基本成型。杨昊轩跟着乐队完整演唱了一遍,三种元素的融合更加流畅,乐器演奏与双声嗓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他能明显感觉到,这首歌在乐队的加持下,比单纯的编曲小样更有生命力,舞台表现力也更强了。
“太完美了!这样的效果,总决赛舞台肯定能炸场!”鼓手老师忍不住称赞道,其他老师也纷纷点头附和。
杨昊轩笑着道谢,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距离总决赛还有两天时间,剩下的时间里,他还要反复排练,打磨演唱细节,调整舞台动作,确保在舞台上能展现出最好的状态。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编曲还是演唱,无论是技巧还是情感,他都全力以赴,只为在总决赛的舞台上,用《融》这首歌,给所有人带来一场惊艳的音乐盛宴,也为自己的披哥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午,杨昊轩又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练习室里,古筝的古典韵味、电子的现代动感、摇滚的激情爆发交织在一起,伴随着他的双声嗓,回荡在每一个角落,也预示着总决赛的个人solo舞台,注定会成为一场难以忘怀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