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入韩志军到任后的第五个月。表面上,天州政坛风平浪静,韩志军依旧保持着支持市政府工作的姿态。然而,暗地里的角力从未停止。他主导的省生态科技走廊项目已经正式立项,之前被划走的高新区核心地块上,很快就要举行奠基仪式。而我主导引进的华创和科芯项目,在b区的推进依旧遇到各种无形的阻力,赵劲松几乎每周都要去协调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更让我警觉的是人事布局。韩志军以优化班子结构为由,在近期一次常委会上,提议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调任市政协文史委主任。这个位置看似平调,实则是明升暗降。而接任的,是一位刚从省报业集团调来的干部,据周海了解,此人与陈家三女儿陈雪掌控的传媒体系过往甚密。
我感到一张针对舆论和宣传阵地的网正在收紧。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发生了。
一个周五的傍晚,我推掉应酬,在市委宿舍附近的翠湖公园散步。暮色渐沉,湖面波光粼粼,我正思考着如何应对韩志军在宣传口的布局,一个网球滚到我脚边。
先生,麻烦您!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跑来,衣着不俗,举止得体。
我捡起球递给他,抬头时看见不远处站着个气质独特的中年男子。他穿着休闲的polo衫和长裤,看似随意,但细节处尽显精致。
不好意思,打扰您散步了。他缓步走来,笑容温和,林市长,久仰。
我与他握手,注意到他眼神中的锐利被很好地隐藏在儒雅的外表下。您是?
陈宇。他递上一张素白名片,只有名字和一串手机号码,冒昧打扰了。
陈宇!京城陈家的二公子,韩志军背后金主的亲弟弟,也是他商业上的竞争对手。我的心猛地一沉,这绝非偶遇。
没想到陈总会在这里。我保持平静。
来天州考察一些投资机会。他与我并肩沿着湖岸散步,正好住在附近的酒店,带孩子出来活动活动。
我们走了一段,他忽然说:林市长最近压力不小吧?我大哥那个人,做事向来如此。
他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与韩志军的关系,语气中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
韩书记工作认真,要求严格,这对天州发展是好事。我官方地回应。
陈宇轻笑一声:林市长不必如此谨慎。说实话,我很欣赏你在天州做的一切。整顿吏治,推动改革,这些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但你做得很好。
他停下脚步,正视着我:我大哥代表着陈家的传统路线,一切以政治利益为先。但我觉得,时代在变,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政客。
这话说得相当直白,几乎是在暗示他与韩志军之间的理念分歧。
陈总过奖了。我只是在尽自己的本分。
本分二字,说来轻巧,做来不易。他意味深长地说,特别是在有人掣肘的情况下。我观察你很久了,林市长。你是个有能力、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被埋没。
他靠近一步,声音压低:如果有更合适的发展平台,更充分的施展空间,你愿意考虑吗?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在招揽我,而且是以一种与韩志军对立的姿态。
我现在就在为天州人民服务,这就是最好的平台。我平静地回应。
陈宇并不气馁,反而露出欣赏的神色:好,我就欣赏林市长这样的气节。不过,请记住,在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找我。我陈宇虽然主要经商,但在政界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特意强调了志同道合四个字,暗示着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资源。
另外,他补充道,我三妹陈雪那边,如果需要帮忙,我也可以代为沟通。她在宣传口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这句话更是直指当前韩志军通过陈雪掌控天州舆论的布局。
离开公园时,陈宇最后说:林市长,我大哥能给你的,我都能给。他不能给的,我也能给。请你认真考虑。
坐进车里,我握着那张素白的名片,心情复杂。陈宇的出现,让本就复杂的局势更加微妙。这不仅是招安,更是一场陈家内部的权力博弈。而我,似乎成了他们兄弟相争的一个筹码。
但换个角度想,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陈家内部的矛盾,可能成为我在夹缝中求生的突破口。
只是,与虎谋皮,需要万分小心。一步走错,就可能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