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如同雕塑一般,静静地伫立在一旁,他的身影在喧闹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然而,他的沉默并非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他深知此时此刻,任何言语都显得多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的讨论愈发激烈,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杂的海洋。然而,孙宇却不为所动,他的目光始终落在这些人身上,仿佛能透过他们的外表看到内心深处的绝望。
的确,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了解大明如今的状况。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如今已经陷入了破败不堪的境地。经济凋敝、民生困苦、政治腐败……种种问题堆积如山,让人看不到一丝希望。
就在这时,二十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现场原本热烈的讨论声也渐渐平息下来。众人似乎意识到,再怎么争论也无法改变现实,于是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孙宇。
孙宇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我想,你们应该明白我接下来的打算了。”他的声音不大,但却在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没错,我就是要造反。”孙宇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他并没有给众人太多反应的时间,紧接着便继续说道:“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加入我大秦,与我一同开创一个属于天下穷苦百姓的盛世。”
说到这里,孙宇稍稍停顿了一下,他环顾四周,目光与每一个人交汇,仿佛在观察他们的反应。然后,他用一种充满激情的语调说道:“在这个盛世里,人人有衣可穿,人人有饭可吃,人人有房可住,人人有地可种,老人有所依靠,孩童有所养育。”
话音未落,孙宇突然缓缓一挥手。只见黑龙铁骑们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黑豹,整齐划一地手持陌刀,动作迅速而利落。他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抹布,开始仔细地擦拭刀身。陌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即将被赋予的使命。
这二十多万汉人,看着眼前这群如杀神般的士兵,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果断,仿佛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这些士兵们的每一个举动都透露出一种冷酷和决绝,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然而,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那少年的话语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黑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极具穿透力,让人无法忽视。
“加入大秦,你们还有一线生机;不加入,你们只有死路一条!”少年的话语简单明了,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人们的心上。
这些汉人心中满是无奈,他们知道无论怎样选择,自己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一个选择是必死无疑,而另一个选择虽然充满了未知和风险,但至少还有成功的可能。相比之下,这个选择显然要好得多。
尽管大秦用武力威慑的做法让人觉得有些简单粗暴,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我等愿意加入大秦!”这一声声高呼,如同滚滚雷鸣,响彻整个草原。这声音中既有对生存的渴望,也有对未知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绝和无奈。
孙宇站在高台上,满意地看着这一幕。他一挥手,大声喊道:“我们回家!”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这二十多万汉人如同一股洪流,浩浩荡荡地朝着山海关缓缓进发。他们的步伐虽然有些沉重,但却充满了希望和决心。
巴图尔率领着蒙古铁骑在队伍四周仔细查探,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敌人;吕布则带领八百黑龙铁骑跟在队伍后方,以防有追兵突袭。
此刻,孙宇身旁,是一位身着银光铠,手持龙胆亮银枪,胯下骑着照夜玉狮子的英俊青年。这便是孙宇新任命的辽东铁骑统领——赵云,他正陪伴在孙宇身边。
不仅如此,孙宇还给每一支军队都精心安排了统领。比如,重甲步兵的统领便是典韦。
孙宇站在高坡上,远远地眺望着那支正在缓缓前行的庞大队伍。队伍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然而,这队伍的行进速度却异常缓慢,仿佛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孙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之情。他原本计划带领这些人尽快逃离建奴的控制,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幸运的是,建奴在大明劫掠的物资异常丰富,这才使得他有足够的资源来维持这支庞大队伍的生存和迁徙。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二十多万汉人,孙宇将他们分成了二十四队,每队大约有一万人。这样的安排不仅方便了组织和指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队伍的行进效率。
孙宇抬头看了看天空,发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即将降临。他意识到,如果继续赶路,队伍很可能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甚至遭遇危险。于是,他当机立断,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随着孙宇的一声令下,二十多个庞大的营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搭建起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物资,搭建帐篷,生火做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孙宇看着这一切,心中稍感安慰。
然而,当他环顾四周时,心中却涌起一阵懊悔。他暗自叹息道:“唉,早知道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之前就不该把沿途的部落都消灭掉啊。如果留下几个据点,我们就可以在那里补充一些物资和战马,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了。”
而另一边,刚从大明退出来的皇太极,率军一路向东,接连攻克永平、滦州、迁安、建昌营等地后顺利出关。然而,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一名探马便带着一名浑身是伤、身着镶蓝旗服饰的女真勇士匆匆赶来。
皇太极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这名镶蓝旗的女真人,一见到皇太极,便放声大哭起来:“大汗,您一定要为我们旗主报仇啊!旗主大人死得太惨了,直接被人连人带马,一刀劈成了两半!”
听到这话,皇太极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他连忙问道:“那些战利品损失了多少?”与此同时,皇太极心中暗自思索,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竟让后金勇士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他心想,那些物资可至关重要,那可是用来拉拢各个贝勒的资金啊!济尔哈朗,真是有愧于自己。要是物资损失惨重,济尔哈朗的家族就等着灭亡吧。
这时,那名镶蓝旗士兵支支吾吾起来。他这副模样,让在场的其他人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却都不敢贸然插话,生怕引火烧身。
皇太极见状,猛地站起身,怒吼道:“说!那次的战利品到底损失了多少?”
那名镶蓝旗士兵结结巴巴地说道:“大汗,战利品……都被劫走了。”
听完这话,皇太极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但他很快强打起精神,继续详细询问具体情况。经过一个时辰的反复询问,皇太极和在场的所有后金将领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众人心中不禁想到:“嗯……怎么说呢,济尔哈朗,还真是挺倒霉的。”
这时,皇太极一摆手,立刻有两名士兵走进来。“拉下去砍了,你的主子都死了,你也下去陪他吧!”皇太极满脸嫌弃地挥挥手。
那名镶蓝旗士兵直接被带走,没过一会儿,便传来一声凄惨的叫声。不过,在场的人对此都显得很漠然。
这时,豪格向前迈出一步,刚想要说话,却被皇太极抬手示意他退下。经过刚才的了解,皇太极知道对方实力强大,豪格前去恐怕会有危险。这种危险的事,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皇太极的目光落在了多尔衮身上。正在人群中努力低头,试图不引起注意的多尔衮,突然感觉到有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他抬头一看,正好与皇太极的目光对视。
多尔衮心中一阵苦涩,他知道这次自己是躲不过去了。于是,他向前一步。
还没等多尔衮开口,皇太极便抢先说道:“既然十四弟愿意主动请缨,带人前去夺回战利品,那再好不过了。”
没等多尔衮回应,皇太极紧接着说道:“此次就由十四弟和十五弟带领本部人马,我再给你们调拨两万蒙古八旗,随你们一同前去。我不要求你们将敌人全歼,至少要缠住他们,我随后便带兵赶到。”
多尔衮此时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无奈领命。一个时辰后,多尔衮带着多铎,率领镶黄旗以及两万蒙古八旗,踏上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