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世镜略加思索后说道:“帮主,若是我丐帮众多弟子大量前来此地,恐怕会引发诸多事端,而且极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察觉。”
孙宇闻听此言,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对啊!如此庞大的兵源究竟从何处而来呢?总不能只盯着丐帮这一只羊拼命薅羊毛吧!他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白世镜,心中暗忖,似乎丐帮这只羊的羊毛也快被薅得差不多了。
就在孙宇苦思冥想之际,突然间,他像是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对啊!他目光灼灼地看向白世镜,兴奋地说道:“白长老,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完全可以招募那些年轻的乞丐到这里来接受训练。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兵源的问题,还能给这些乞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孙宇越说越激动,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去俘虏那些土匪。对于那些穷凶极恶、手上沾满平民百姓鲜血的土匪,一律格杀勿论。至于其他的土匪,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他们有罪,就罚他们去挖矿;如果他们无罪,那就将他们收入军中,训练成合格的士卒。”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其他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秦四,缓声道:“秦四,你结合陌刀的特点和用法,创造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使用方法。这套方法不仅要适合陌刀本身,还要能够传授给步兵们,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至于骑兵,则一律使用马槊。”
秦四和白世镜闻言,连忙齐声应道:“是!”
然而,在领命的同时,白世镜的心中却是一阵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帮主的这番话已经表明了他的心意——造反,推翻大宋王朝!这对于丐帮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而丐帮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实在是难以预料。
孙宇在交代完任务后,便转头看向了四当家。此时的他,已经不再需要这个家伙了。尽管与其他当家相比,四当家并不算太恶劣,但他终究还是得死。只见孙宇随意地一挥手,一道由灵气汇聚而成的剑光骤然闪现,如闪电般疾驰而过,瞬间将四当家的身躯刺穿。
随着四当家的倒地身亡,孙宇的身影却如同鬼魅一般,轻盈地踏空而行,迅速消失在了黑夜的天空之中,仿佛他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得目瞪口呆,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卧槽!神仙啊!”
“帮主竟然是神仙!”
“帮主万岁!”
“推翻大宋,一统天下!”
现场嘈杂不堪,人声鼎沸,喧闹异常。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中,人们对孙宇的忠心却如火山喷发一般,急剧暴涨。白世镜见状,也如梦初醒,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孙宇,心中被孙宇展现出的实力深深震撼。
他从未想过,这位代理帮主竟然拥有如此神乎其技的能力,这简直就是神仙下凡啊!白世镜不禁暗自感叹,同时,他对孙宇的忠心也在不知不觉间超越了对乔峰的忠心。
时光荏苒,一个月转瞬即逝。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整个天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湖依旧是那个江湖,人们照常过着自己的生活,该吃饭的吃饭,该喝酒的喝酒,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然而,大宋和契丹之间的战争却愈演愈烈,局势愈发紧张。尤其是最近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由于丐帮未能及时向大宋将领传递重要情报,导致大宋的精锐部队在雁门关战场上遭遇惨败,损失极其惨重。不仅如此,就连雁门关这座重要的关隘也被契丹将领攻陷,落入敌手。
尽管契丹成功占领了雁门关,但他们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此并没有继续乘胜追击,攻打大宋,而是选择在雁门关驻扎修整,以防备大宋军队的反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大宋朝廷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他们迅速征集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雁门关,决心夺回这座战略要地,重振大宋的军威。
在广袤的雁门关前,双方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汇聚,人数多达上百万之巨。大宋军队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雁门关不远处。他们迅速安营扎寨,稍作休整,以恢复长途跋涉带来的疲惫。
一时间,整个雁门关被紧张而凝重的气氛所笼罩,仿佛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即将来临。人们都在默默等待着那决定生死存亡的一刻。
三天转瞬即逝,大宋军队在最高将领的指挥下,如钢铁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向雁门关挺进。他们军容整齐,士气高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和决心。
与此同时,契丹人也在紧张地加固城墙,严阵以待,准备抵御宋兵的猛烈进攻。城墙之上,弓箭手们弯弓搭箭,瞄准着远处逐渐逼近的敌军。
战场西侧的土坡上,孙宇勒住马缰。一千名骑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明光铠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马槊斜指地面,槊尖的寒芒刺得人睁不开眼。这些骑兵都是从乞丐和降卒中精挑细选的壮汉,经秦四等人用大秦的练兵之法打磨了一个月,虽不及大秦锐士,却也多了几分悍不畏死的锐气。
“陛下,宋军的先锋已经开始攻城了。”秦五策马来到孙宇身侧,指着城下正在架设云梯的宋军,“您看,他们的阵型乱得很,后面的弓箭手连掩护都做不好。”
孙宇冷笑一声。大宋以文御武,领兵的将领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连最基本的步弓协同都不懂。他故意压下辽军增兵的情报,就是要让这五十万“最后的精锐”撞个头破血流。
城楼上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契丹人的箭雨如黑云般压向宋军。城下顿时响起一片惨叫,云梯上的士兵纷纷坠地,后面的步兵挤成一团,竟自相践踏起来。那文官将领在中军帐里急得跳脚,却连像样的应对命令都发不出来。
契丹将领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狂喜。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传令下去,让大军做好出击的准备!”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仿佛整个契丹军队都能听到他的呼喊。
与此同时,他再次高声喊道:“契丹的勇士们,放箭!用你们的箭矢击退宋兵!”随着他的命令,无数支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宋军,带着凌厉的气势,呼啸着划破空气。
经过一个时辰的激烈厮杀,宋军的攻城速度明显减缓下来。然而,就在此时,一阵清脆的鸣金声突然从后方传来。这是收兵的信号,攻城部队开始缓缓后退。
令人惊讶的是,宋军并没有因为鸣金而陷入混乱,他们的撤退显得异常有序。这是因为这次鸣金收兵并非由大宋文官操控,而是由战场上的将领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决策。
契丹将领目睹着这一幕,心中略微有些失望。他原本期望能够通过守城战给宋军造成更大的损失,但现在看来,他们契丹人似乎并不擅长这种防御战。
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守城的契丹士兵伤亡竟然与攻城的宋军相差无几。这个发现让他意识到,继续坚守城池可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于是,契丹将领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守城,转而出城与宋军进行野战。他相信,在开阔的战场上,契丹人的骑射优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