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京城,中科院大楼。
一间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比冰点还低。
国内物理学界的泰斗,以严谨犀利着称的学部委员李振邦,正捏着那两份来自红旗七所的报告,
他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高耐磨轴承合金,性能数据比西德的样品还好百分之三十。”
“新型耐寒橡胶,零下五十度,弹性恢复率百分之九十八点七。”
李振邦放下报告,没说话,但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那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他带的一名博士生,小心翼翼地开口:
“老师,这个数据……确实有些惊人。”
“惊人?”李振邦冷笑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喜悦,只有刺骨的寒意,
“这不是惊人,这是惊悚!”
啪!
他手中的钢笔被狠狠地摔在桌上,墨水溅出来,在那份写着“百分之九十八点七”的报告上,留下了一团刺眼的污迹。
“浮夸风!这是典型的浮夸风又刮回来了!”李振邦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冰锥,狠狠扎进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半个月,攻克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世界级难题?数据完美得像教科书里的理论值!王建国他以为我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种鬼话也敢往上报!”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那股子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学者怒火,让空气都变得稀薄。
“上一次出现这种‘奇迹’,还是大炼钢铁的时候,一亩地能产十万斤粮!结果呢?我们走了多少弯路,吃了多少亏!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容忍!”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知道,李老是真的动怒了。
这位老先生,一生最恨的就是弄虚作假,
在他眼里,一个错误的数据,比一百个失败的实验更可恶。
许久,李振邦停下脚步,目光变得锐利如刀。
“通知下去,立刻组织一个高规格的专家视察组,
成员必须覆盖材料学和高分子化学两个领域。”他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三天之内,我们出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仿佛能穿透千里,看到那片荒凉的戈壁。
“我倒要亲自去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看一看,
他们到底是请了什么神仙下凡,敢跟我玩这种把戏!”
…
王建国放下话筒的时候,手还在抖,脸色比墙上的石灰还要白。
“所……所长,咋了?京城那边不信?”李明和陈思远紧张地围了上来,
他们刚刚还在讨论,下一批猪肉是做成腊肉好,还是灌成香肠好。
“信?”王建国苦笑一声,感觉自己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信个鬼!李振邦要亲自带队来突击检查!”
李振邦?!
劈得李明和陈思远头皮发麻,浑身汗毛倒竖。
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搞科研的还能不知道李振邦是谁?那是国内物理学界的活阎王!
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一张嘴能把人批得祖坟都冒青烟!
他亲自来?还是突击检查?
“这可怎么办?!”李明急得在原地团团转,“总不能把绵绵藏起来吧?可要是不藏,李老那双眼睛,跟x光似的,一眼就能看出不对劲啊!”
陈思远也慌了神:“是啊,咱们总不能跟李老说,我们的灵感,是听一个七岁小丫头抱怨橡皮泥太硬来的吧?这话一出口,咱们七所就不是科研单位了,是精神病院!”
办公室里,刚刚还因为肉包子而充满的快活空气,瞬间被名为“绝望”的低气压笼罩。
王建国捂着额头,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他知道,靠“运气”和“思想觉悟”这种鬼话,糊弄一下下面的办事员还行,想糊弄李振邦那只老狐狸,简直是痴人说梦。
就在三个大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从墙角传了过来。
姜绵绵正趴在她的专属小地毯上,用新买的彩色铅笔画画。她画了一个穿着粉色棉袄的小女孩,小女孩手里举着一根巨大的、五颜六色的棒棒糖。
她听到了大人们焦急的对话,虽然听不太懂,但“京城来人了”这几个字她还是捕捉到了。
她放下铅笔,迈着小短腿跑到王建国身边,扯了扯他的衣角,仰起那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大眼睛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王爷爷,京城是什么样子的呀?”她歪着小脑袋,一脸期待地问,“是不是有好多好多店铺,里面卖的糖果,比市里百货商店的还要多,还要好吃呀?”
“……”
王建国、李明、陈思远,三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只关心糖果好不好吃的小祖宗,
一时间,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是啊,天塌下来,在这孩子眼里,可能都还没有一块糖重要。
可就是这句童言无忌的话,却像一剂强心针,莫名其妙地让王建国那颗快要跳出嗓子眼的心,稍微安定了一点。
他深吸一口气,将姜绵绵抱了起来,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
“对,京城的糖果最多最好吃。”
他摸了摸姜绵绵的小脑袋,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甚至带上了一丝疯狂的赌徒气息,
“等爷爷把那些来看咱们的客人招待好了,就带绵绵去京城,把所有好吃的糖都买回来!”
他转头看向已经面如死灰的李明和陈思远,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慌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要看,就让他们看!他们要问,就让他们问!”
“所长,您的意思是……”陈思远不确定地问。
王建国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
那神情,像极了姜绵绵画里那只偷了鸡的老狐狸。
“咱们的‘秘密武器’,是能随便藏起来的吗?越是藏着掖着,越显得我们心虚!”
他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冒险的光芒,
“我们不但不能藏,还要大大方方地摆出来!
但是……怎么摆,什么时候摆,摆给谁看,这其中的学问,可就大了去了!”
一场“地方”与“中央”的斗智斗勇,一场围绕着“科学”与“玄学”的终极博弈,
就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室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千里之外的京城,李振邦在出发前,鬼使神差地做了一个决定。
“小张,去档案室,把红旗七所从建所以来的所有资料,
包括所有的人事档案,全部调出来,我要在路上看。”
他总觉得,这两份报告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他尚未理解的逻辑。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去拼凑出事情的真相。
在厚厚一摞已经泛黄的档案中,他很快就找到了姜平远夫妇的资料,
普通,平凡,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然而,就在他准备将档案合上时,
一张被订在档案袋内侧的、薄薄的信封,吸引了他的注意。
血红色印泥盖下的、触目惊心的戳。
【绝密】
【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