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的太阳毒辣刺眼,宋家庄的晒谷场上挤满了庄民和外营的难民。赵狗子被押在高台中央,双手反绑,跪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他的身后,站着两名护庄队员,手里握着大刀,眼神坚定。
宋阳站在高台上,对着台下的众人道:“今天处决赵狗子,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给大家一个警示,宋家庄是我们所有人的家,谁要是背叛这个家,勾结外敌,不管是老庄民还是新庄民,都只有死路一条!”
台下一片寂静,庄民们的目光都落在赵狗子身上,有的眼神里满是愤怒,有的则带着一丝惋惜。赵狗子抬起头,看着台下的庄民,又看了看宋阳,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
“行刑。”宋阳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护庄队员举起大刀,寒光一闪,赵狗子的人头落地。台下的庄民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却没人敢喧哗,他们知道,这是对背叛者的惩罚,也是对所有人的警告。
处决完赵狗子,宋阳又对着众人宣布:“李老四、王二麻子等人,因被引诱参与叛乱,从轻处罚,罚修庄墙三个月,每日口粮减半;小李和外营的两个难民,知情不报,罚去挖深井,直至水脉问题解决。”
庄民们纷纷点头,觉得处置公平。宋阳看着台下的众人,继续道:“现在庄里虽然面临缺水缺粮的困难,还有清军和溃兵的威胁,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互相扶持,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从今天起,所有人都要坚守岗位,努力干活,为了自己,也为了宋家庄!”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庄民们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之前因为配给制产生的不满,因为叛乱带来的恐慌,都在这场果断的处置中烟消云散,他们看到了宋阳的决心,也看到了宋家庄的希望。
下午,宋阳亲自带队,对庄内和外营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他让王二柱带着护庄队员,逐一排查庄民的住处,询问是否有其他可疑人员;让李氏负责外营的清查,重点关注近期加入的难民,尤其是和赵狗子有过接触的人。
“小哥,外营有三个难民,之前和赵狗子走得很近,不过他们只是跟着赵狗子蹭过几次粮,没有参与叛乱。”李氏对着宋阳道,“我已经警告过他们,要是再敢和可疑人员接触,就立刻驱逐。”
宋阳点点头:“做得好,只要没参与叛乱,就不用处罚,多关注就行。现在庄里的人够少了,能不驱逐就不驱逐。”
清查一直持续到傍晚,没有发现其他叛乱分子。宋阳站在庄墙上,望着庄内忙碌的景象,庄民们有的在修庄墙,有的在挖深井,有的在工坊里打造火器,每个人都在为了宋家庄的生存而努力。外营的难民们也安静了不少,有的在帮着挖野菜,有的在帮着搬运物资,不再像之前那样抱怨。
王二柱走到宋阳身边,手里拿着一份清查报告:“小哥,所有可疑人员都排查完了,没有其他同伙。过山风那边,我们派了斥候去查,他还在黑风山旧寨,不过手下的溃兵跑了不少,看样子短时间内不敢再来了。”
宋阳松了口气,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内患肃清,外患暂时缓解,虽然水脉枯竭的危机还在,但至少现在,宋家庄有了喘息的机会。
“通知下去,今晚加一顿粮,每人多给半斤红薯干。”宋阳对着王二柱道,“大家这几天辛苦了,也该让大家吃顿饱饭,鼓鼓士气。”
王二柱眼睛一亮:“好!我这就去安排!”
傍晚的晒谷场上,庄民和难民们领到了额外的红薯干,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孩子们拿着红薯干,高兴地跑着跳着;大人们则坐在田埂上,一边吃着红薯干,一边聊着天,讨论着明天该怎么挖深井,怎么修庄墙。
宋阳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他知道,这场雷霆镇压,不仅肃清了内患,还凝聚了人心。虽然未来的路依旧艰难,缺水缺粮,外敌环伺,但只要庄民们团结一心,只要还有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宋家庄就一定能挺过去,在这乱世里,继续走下去。
夜色渐深,庄内的灯火渐渐亮起,映着庄民们忙碌的身影。宋阳握紧腰间的玉佩,感受着里面传来的微弱波动,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水脉枯竭的十日之期,已经开始倒计时,他必须尽快找到新的水源,否则,这场刚刚平息的内乱,只是宋家庄危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