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壶与自身意念产生的那一丝微妙共鸣,让沈清辞心潮起伏。她隐约触摸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然而,研究并非一蹴而就。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将更多心思放在了消化近期所得,以及陪伴家人上。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沈清辞担心昊昊和家中老人适应不及,便利用空间药材,精心调配了一种“秋梨润肺膏”。选用空间沃土培育、汁水丰盈的雪梨,佐以川贝、百合、玉竹、蜂蜜,更添入几滴灵泉和一丝蕴含生机的源初之力,文火慢熬成膏。膏体晶莹,入口清甜,咽下后肺腑滋润,对预防秋燥咳嗽有奇效。
“妈,嫂子,这秋梨膏每天给昊昊冲水喝一杯,您和爸平时觉得嗓子干也可以含一勺。”沈清辞将几个装得满满的玻璃罐子放在厨房。
苏婉柔尝了一小勺,顿觉喉咙舒爽,惊喜道:“这可比外面买的枇杷膏效果好多了!我们小辞真是个小神医!”
周小雅也连忙道谢,给昊昊冲了一小杯,小家伙抱着杯子喝得津津有味。
陆战北自然也分到了一罐。他如今已习惯沈清辞时不时的“投喂”,默不作声地收下,却在无人时,会仔细地看着那琥珀色的膏体,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温和力量,冷硬的心湖一次次被这细腻的关怀触动。
这天是休息日,阳光正好。沈卫国从部队回来,手里还提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鲫鱼。
“嘿,今天训练结束,在河边摸的,正好给昊昊炖汤喝。”沈卫国笑着将鱼递给周小雅。
“哥,你这手艺可以啊。”沈清辞打趣道。
“那当然,你哥我当年在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沈卫国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起当年的“英勇事迹”,引得昊昊仰着小脑袋,一脸崇拜地看着爸爸。
沈建国坐在院子里看报纸,听着儿女的说笑,嘴角带着轻松的笑意。苏婉柔和周小雅在厨房里忙碌,准备着午饭,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着说笑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陆战北挽起袖子,主动去井边帮忙打水、杀鱼。他动作利落,沉默却可靠。沈清辞则拿出银针,趁着家人都在,给父母和兄嫂都简单做了个保健针灸,疏通一下因劳累或旧伤有些滞涩的经络。她的手法轻柔精准,蕴含着一丝源初之力的滋养,几人做完后都感觉浑身轻松,精神焕发。
“有小辞在,咱们家可真成了保健站了。”沈建国放下报纸,笑着感慨,语气中满是骄傲。
午饭格外丰盛。鲜美的鲫鱼豆腐汤,红烧肉,清炒时蔬,还有沈清辞拌的爽口小菜。一家人围坐一桌,昊昊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挥舞着小勺子,吃得满脸都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种平淡而真实的幸福,如同最有效的良药,滋养着沈清辞和陆战北因连番战斗而略显疲惫的心灵。
午后,趁着家人午休,沈清辞再次进入灵魂空间。她没有直接去触碰被封印的青铜壶,而是盘膝坐在界门虚影之下,静心凝神,回忆着推演【镇魂安神符】时,那种关于“金”之“守护”与“坚固”的意念感悟。
她尝试着,不再用精神力去“看”那些纹饰,而是去“感应”,去“共鸣”。她将自己的意念,想象成一道坚韧无比的屏障,一道蕴含着庚金锋锐却又内敛守护之意的能量结构。
起初,青铜壶毫无反应。但沈清辞并不气馁,持续保持着这种空明而专注的状态,任由那玄妙的意念在识海中流转。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她的精神力即将耗尽之时,那被源初之力封印的青铜壶,壶身之上,一道原本极其黯淡、几乎与锈迹融为一体的细微纹路,忽然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与此同时,一股比庚金之气更加古老、更加晦涩的意念碎片,如同穿越了万古时光,悄然流入沈清辞的感知中。那并非具体的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意”——一种以自身之“坚”,守护一方“净土”,抵御外邪侵蚀的古老誓言与法则片段!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沈清辞心中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青铜壶,恐怕并非简单的容器或能量源,它更像是一种……承载了某种古老“守护”法则的“礼器”或者“碑刻”!其上的纹饰,就是这种法则的显化!
冥河寻找它,难道是想破坏这种守护?还是想利用这种法则?
她退出空间,虽然精神有些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她似乎找到了正确解读青铜壶的方向。
推开房门,发现陆战北正站在她门外,眉头微蹙,似乎感知到了她刚才精神力的大量消耗。
“我没事,”沈清辞对他笑了笑,眼神清澈,“只是有了一点新发现。关于那壶的。”
她简单地将自己的感悟告诉了陆战北。
陆战北听完,沉默片刻,道:“守护……与‘昆仑’的侵蚀,似乎是两种相反的力量。”
“没错!”沈清辞眼睛一亮,“所以,这青铜壶的力量,或许能成为对抗‘昆仑’意识的关键之一!”
这个可能性,让两人都看到了新的希望。
傍晚,沈清辞正在厨房帮苏婉柔准备晚饭,客厅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沈建国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逐渐变得严肃。
挂断电话后,他走到厨房门口,对沈清辞和闻声走出来的陆战北沉声道:“刚接到消息,‘影先生’在城西彻底消失了,我们的人跟丢了。而且,根据一些零散的线索推断,他可能已经离开了京城。”
离开了?
沈清辞和陆战北对视一眼。这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影先生”费尽心思寻找青铜壶,如今宝物易主,他竟没有试图夺回,反而选择了离开?
是知难而退?还是……另有图谋?或者说,青铜壶也并非他唯一的目标?
“主教”电文中的“守碑人”三个字,悄然浮现在沈清辞的脑海。
风雨欲来的压抑感,似乎并未因“影先生”的离开而消散,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