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本来沉雅有度,自谓机敏而有巧思,结果在大殿上跪了好几个时辰,这家伙憋屈的,回到家以后,腰酸背疼,说不出的疲累。
他负责营造洛阳,兼营匠制,和大量礼仪制度的制定,几案盈积,现在也没精力管了。
刚将整个人趴到软榻之上,美丽小妾甜甜的过来,想给他按摩推拿一下,舒展一下筋骨,没想到门外人喊马嘶,陛下的诏令又来了!宣李冲即刻进宫!
他苦笑着翻身坐起,突然有种感觉,伺候拓拔宏比伺候冯太后还累人呢,这家伙精力太旺盛了,简直就是没完没了!
不由得仰天长叹,我这四十五岁的小身板,干不过二十九岁的大体格子了。
没办法,还得抖擞精神,马上进宫。
拓拔宏一见他来了,仿佛忘记了刚才的不快,笑呵呵招呼他近前赐座。
李冲有点趔趄胆怯,眼神闪烁,他还搞不明白,陛下叫他干什么,是有好事,还是又要熊他一顿。
拓拔宏也笑了,先前拿他朝堂立威,确实有点不地道,赶紧把话拉了拉,道:“李爱卿,近前来,朕知道你统摄经史,尤善文义,朕每制定一项律令,都要听听你的意见……”
李冲这才松了一口气,慢悠悠走到御案一侧,搭个边坐在椅子上,拱手道:“臣必竭尽所能,奉上侍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行了,套话就不用说了,朕有几个事,你来帮朕参谋一下,第一件事,朕把大魏的度量衡统一一下,可有出处?”
李冲立刻来了精神,道:“此项事宜,确实应该改一下了,咱们大魏可以统一改用长尺、大斗,依据的话,可依《汉志》制定!”
拓拔宏道:“我就说没有你解决不了的事情,好,咱们就改用长尺、大斗,废除那些杂七杂八的衡量器具,太不方便了。”
“第二件事,你负责营建新都工程,现在看也基本接近尾声了,干的特别好,朕真心满意,朕要在洛阳设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这事,你还得接着谋划。”
李冲笑了笑道:“臣之前已经琢磨过这事了,地址都选好了,国子学安置在碑林那里,甚为合适,陛下放心,很快就能成型。”
“那可真不错,对了,金墉宫修建得怎么样了?”
“基本完毕。”李冲回答得干净利落。
拓拔宏点点头道:“果然没有什么事,交给爱卿我是不放心的,勤奋强力,孜孜不倦,就这样吧还有人弹劾你呢……”说罢,拓拔宏拿出几封奏折,递给他看。
原来是御史薛聪弹劾李冲的折子,说他过多照顾家人,将自己的子侄通通安排了工作,有的不太胜任。
李冲马上站起身,脸色一变,握着奏折的手,轻微颤抖。
拓拔宏道:“这就是我在大殿上让你跪着的原因,都知道你荣宠极盛,咱们君臣关系又好,难免大家都盯住你找毛病,因此,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惩戒于你,也是保护你的意思,你可懂得?”
李冲扑通一声,又跪下了,眼泪夺眶而出,不停磕头谢恩。
拓拔宏赶紧将他拽了起来,道:“就你我君臣两人,不用跪来跪去的,你也不要跟薛聪过不去,他这人德行才气俱佳,弹劾人时,不畏强横,朕有时想要宽容某个人,他总是和朕争辩,脸红脖子粗的,寸步不让,有时候朕见了他,也不能不害怕,都想绕着走,何况其他人呢?”
李冲擦了一下额头汗珠道:“臣回去以后,立刻清理门户,把那些不胜任的子侄,该降降,该免免,该回家种地回家种地。”
“行,你自己看着办吧。朕相信你!”拓拔宏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冲明白,这是拓拔宏在给自己机会,自己必须有所收敛。
薛聪可不是一般人,孝文帝对他极其重视,绝对的心腹,不然皇宫中的卫士禁兵,不可能全部交给薛聪统管。
新进选拔勇猛的武士十五万人,担任羽林、虎贲,也是由薛聪负责的,为的是充实皇宫宿卫,你说这人得罪得起吗?
“行了,这事就算过去了,你既理文博,又兼营造,剞劂在手,终日不倦,实在是居功至伟,朕升任你为太子少傅,陇西公。”
李冲免不得又要跪下几番推辞,拓拔宏坚持封授,调笑道:“王睿当年还封了中山王呢,卿差啥呀,不要过谦了!”
一句话又点到了李冲心坎上,造的老脸通红。
拓拔宏哈哈大笑,道:“罢了,朕跟你开个玩笑,你再把下面的事情给朕参谋一下,这才是大事!”说罢,拓拔宏脸色突然一紧,李冲也跟着他的脸色严肃起来。
“早先咱们大魏国民,不爱使用钱币,习惯以物易物,所以大魏一直没有自己的钱币,商贸不便,民生受阻,这事必须得解决一下。”
李冲道:“这事,臣已经上奏过多次了,请陛下诏令有关部门,铸造钱币!”
拓拔宏也笑了,道:“你可真是人才。凡是朕要改制的,你都事先想到了……”
李冲揉了揉鼻子,有点小尴尬,微微低下头。
“既然你上奏过,可琢磨过,大魏钱币,取什么名字好呢?”
李冲眼神一愣,摇摇头,道:“具体名称,臣还没来得及想,请陛下酌定吧。”
这可不是他能瞎说的。
拓拔宏手指弹拨,轻拍了案几几下,道:“太和五铢钱怎么样?”
李冲大赞,非常棒,特别好,陛下你太会取名字了!
“今年快到年底了,朕诏令下去,令有关部门准备,也得一段时间,朕估计明年三四月份,铸造事宜便能大体齐备,以后公私方面,就要一律开始使用太和五铢钱了。”
李冲钦佩的看向拓拔宏,这位帝王胸中自有宏图,都很超前,具有革命性。
多少年,才能出一位这样的帝王?
如此有胸襟,有眼界,有谋略,居然被自己碰到了,作为臣下,也是一件莫大幸福幸运之事!
孝文帝拓拔宏把眼光收了收,道:“还有一件最大的事,压在朕心头!不知该和谁商量。”
“何事啊?”李冲探寻着问。
“朕要改姓!”
李冲差一点又跪下去,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是随便能改的?
“你别惊讶,要想汉化彻底,就不能再留着鲜卑族的印记,咱们北方人称‘土’为‘拓’,为开疆拓土之意,拔又通后。
“土后”便是指大魏,我们的祖先为黄帝后裔,以土德而称帝,所以姓拓跋。
土,正色之黄,五行居中,运化中州,乃万物之元,所以朕觉得应该改姓为‘元’,你觉得怎么样?”
“元?”李冲重复了下,低下头思索,最后突然抬头道:“妙极!“拓跋”为鲜卑族姓,无论如何都带有游牧族群的标识,中原百姓从心里难以接近,极易疏离,而“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意为万物本源,极有正统性!还包括万物!
将皇室定姓为“元”,融入华夏姓氏体系,这样就可向中原士族与百姓传递,大魏皇室不是异族,而是华夏正统继承者!
这样会极大消解疏离感和对立,那么,咱北魏就不是鲜卑人统治中原,而是承续华夏文脉的正统王朝!
如此,北方士族会愿意主动归附,即使是南朝那边,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认同,为一统南北做好准备!”李冲赞不绝口!
“知朕者,李爱卿也!”
很快,君臣所研究的事项,通通诏令实行!
拓拔宏的执行力是超前强大的!
公元496年,春正月,诏令下发,拓拔皇室通通改姓为“元”!
孝文帝拓拔宏不再是拓拔宏,而是元宏!
你会说,老元家有啥名人吗?怎么有点耳生呢?
这不是有一个了吗?元宏!后面还有一大群呢!乌央乌央的,都曾青史留名。
另外:
元好问,了解一下!
元稹,了解一下!
元芳,这事你怎么看???